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试论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合作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台湾农业探索 2007

摘要:本文阐述了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内涵,指出了在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业合作组织,新农村建设,农村组织 创新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稻瘟病菌致病性及其无毒基因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1个已知抗性基因水稻品种测定2003—2006年从福建省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和闽中5个主要稻区采集分离的87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群体含有与所有测试抗病基因相应的无毒基因,其中66.67%的稻瘟病菌株表现较强致病力。病菌群体对水稻抗病基因Pi-d2、Pi-k(1)、Pi-km、Pi-kh、Pi-1(1)、Pi-z5(1)、Pi-z5(2)和Pi-1(2)的毒力频率均低于10%,提示这些抗病基因在福建省可作抗源使用。2003—2006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分别出现了40、37、36和38个无毒基因,其中有34个无毒基因在各年份均有分布,有30个无毒基因在5个主要稻区均有分布,Avr-a(2)、Avr-3(2)、Avr-ks、Avr-4b、Avr-b、Avr-kp(C)、Avr-km(C)、Avr-ta(C)、Avr-11(C)、Avr-19(t)、Avr-t和Avr-a(1)无毒基因的出现频率均低于30%,提示与之相对应的抗病基因在福建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育种中应慎用。含有17、14、23、18和16个无毒基因组合的病菌较多,其组合频率分别为13.79%、10.34%、9.20%、8.05%和8.05%。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致病性 无毒基因 毒力频率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在奶牛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介绍了福建省南平市大横奶牛场构建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复合型人工湿地各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N、P、BOD、COD、SS去除效果显著;同时,通过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栽种,解决奶牛青饲料,降低奶牛场的经营成本,达到养分的循环利用和去污目的。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 构建 奶牛场 污水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地果园套种牧草化感作用研究进展与若干启示

福建果树 2007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山地果园套种牧草的间作模式,综述牧草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当前化感作用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并提出若干设想。

关键词: 山地果园 套种 牧草 化感作用 研究进展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SSR分子标记在茶树遗传关系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茶叶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ISSR标记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十分有效的分子标记。本文主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9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研究,从4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引物,共扩增出14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31个,占91.6%。通过UPGMA聚类分析,39个茶树种质资源GS变化范围0.21~0.95,其中慢奇兰与竹叶奇兰GS值最大、遗传相似程度最高,遗传距离最近;崇庆枇杷茶与英红1号GS值最小、遗传相似程度最低、遗传学差异最大。聚类分析将39个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大类(GS=0.20),崇庆枇杷与英红1号,属于原始类型资源,归为一类;九龙珠与黄龙,属于较原始类型,也归为一类;其余的种质资源归为一类。据此认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

关键词: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牧草印度豇豆、印尼大绿豆在福州北峰生长性状及产能估算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在福州北峰进行了2年的印度豇豆、印尼大绿豆生长性状观察与测定,并对这两种牧草的营养成分、产能情况进行分析和估算。结果表明,印尼大绿豆全年产鲜草量为65 800 kg.hm-2,印度豇豆全年产鲜草量为54 700 kg.hm-2;印度豇豆株高明显高于同期生长的印尼大绿豆,但其平均单位高度的生物量却低于印尼大绿豆。印度豇豆的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分别为19.37%、3.56%和19.25%,均高于印尼大绿豆的18.10%、3.45%和18.87%,而其纤维素、木质素(34.02%和18.47%)却低于印尼大绿豆(35.32%、18.68%)。种植1 hm2印度豇豆和印尼大绿豆每年可分别获得60.77×106kJ和94.72×106kJ热能值;扣除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后,在福州北峰山地种植豆科牧草的太阳能利用率为0.271%~0.412%。

关键词: 印度豇豆 印尼大绿豆 豆科牧草 产能 估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发展高优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根据现阶段福建高优农业发展的特点,对其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就福建发展高优农业的科技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优农业 科技支撑体系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脉冲强光对熟地瓜干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脉冲强光可以有效地杀灭熟地瓜干表面污染菌,20 s处理可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5个数量级;25 s处理熟地瓜干的感官品质(色泽、气味、质地、味道)没有显著变化;理化品质(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变化率都不超过0.30%;在3个杀菌工艺参数中,闪照时间对熟地瓜干杀菌效果和理化品质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脉冲强光 熟地瓜干 杀菌效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态调节剂CHM-2对禽畜粪便高温堆肥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微生态调节剂CHM-2对鸡粪、猪粪、牛粪等禽畜粪便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化处理,探讨该制剂对堆肥过程温度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该制剂在猪粪、鸡粪、牛粪堆肥化处理中,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1.6℃、65℃、56.5℃,且持续时间达到无害化的要求;在种子发芽指数试验中,猪粪、鸡粪、牛粪堆肥到达GI>50%时间分别为15 d、15 d、10 d,均较EM对照组和空白组提早。

关键词: 微生态调节剂CHM-2 禽畜粪便 堆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测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选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福建分离株(PRRSV Fuzhou 01株)为制苗种毒。病毒经Marc 145细胞增殖、超速离心浓缩、甲醛灭活后,分别制成新型佐剂IMS1312灭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两种疫苗病毒含量约为108.0TCID50.mL-1。30头25日龄的PRRSV抗体阴性的断奶猪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6头,用于检测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两种疫苗首次免疫断奶仔猪后14 d可以检测到抗体,二免14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一免180 d后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在1∶320。两种佐剂苗在4℃放置12个月均不分层,并对断奶仔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