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一起由细小病毒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断与预防

福建畜牧兽医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胭螨科新记录(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稻京福优组合主要性状配合力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本所新育成的3个不育系京福1A、2A、5A与8个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优良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了24个组合,估算了11个亲本的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24个组合主要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的相对效应值及遗传力。结果表明:杂交水稻京福优组合的杂种产量和相关性状的效应,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共同作用,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所占的份量比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在杂种优势中,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某些组合上,非加性效应表现非常突出,目前在其遗传原因尚未清楚前,大量配组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总配合力的效应值,粗略预测杂种优势。遗传力结果表明:播始历期、千粒重、穗长、株高遗传力较高,结实率的遗传力较低,这对不育系、恢复系选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籼型 三系杂交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料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普通单质肥料(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硫酸钾等)为原料,制备了N-P2O5-K2O分别为18-11-11和14-8-8的5种控释肥料,于2005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料品种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处理下,控释肥料可以减小肥料对花生结瘤的抑制作用,改善花生主要的农艺性状。与普通肥料1次性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增加荚果产量2.5%1~0.8%,增加生物量1.3%6~.9%,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3.9%1~5.8%、0.6%4~.2%和2.6%1~4.2%;与普通肥料分2次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的荚果增产-0.6%7~.5%,生物量增加-2.6%2~.8%,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5%5~.7%、2.7%6~.3%和-2.2%9~.4%。此外,控释肥料还可以改善花生的品质,提高花生仁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

关键词: 控释肥料 花生 产量 品质 养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福建省福清市农业、气象、灾情、生态环境、物候、遥感、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数据库。同时,针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分析不同生育期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指标,建立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农业生产防御对策数据库的检索系统。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数据库 检索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对影响龙眼ISSR-PCR扩增反应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适合龙眼的ISSR反应体系:PCR反应体积为20μl,其中模板DNA 25ng,引物0.2μmol/L,dNTP 100μmol/L,Taq DNA聚合酶0.5U,MgCl2 2.5mmol/L,10×PCR缓冲液2.0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退火温度1min,72℃延伸90s,40个循环;72℃延伸7min。

关键词: 龙眼 ISSR 体系建立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青梅中的7种有机酸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青梅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及琥珀酸等7种有机酸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l8(2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0.01mol.L-1KH2PO4(pH 2.8),流速为0.8 mL.min-1,柱温21℃,检测波长215 nm。有机酸的回收率为75.4%~121.0%;相对标准偏差为0.78%~2.12%;检出限为0.022~1.290μg.mL-1。测定了4种不同青梅样品中有机酸的含量。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青梅 有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松茸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及与产量的关系

食用菌学报 2007

摘要:研究了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菌株(出发菌株AbM9,AbM9经离子束注入选育的菌株AbML2、AbML7和AbML11,及AbM9单孢分离所得菌株AbMD3)在菌丝生长期、菇蕾期、一潮菇期和二潮菇期培养料的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姬松茸菌株AbML11产量最高,与AbML2、AbMD3、AbML7和AbM9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AbML11的产量与菌丝长速相关性不显著;5个供试菌株的淀粉酶活性在菌丝生长期均最高,与菌丝长速的相关性不显著;蛋白酶活性在菇蕾期最高,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一潮菇期最高,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8,达显著水平。本研究可为姬松茸高产菌株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姬松茸 胞外酶 纤维素酶 生物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比羽叶决明培养料对鸡腿菇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07

摘要:用不同配比的羽叶决明栽培料栽培鸡腿菇,测定其子实体中的脂肪酸含量,发现均含有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十四碳酸等6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含量差别较大。

关键词: 鸡腿菇 羽叶决明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杂交水稻塑篮播种法育秧及其最佳播种密度研究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摘要:在培育机插用杂交水稻秧苗时采用塑篮播种法播种,可提高播种均匀度,降低播种密度。从而有利提高秧苗质量,延长秧龄,最终有利增产。对塑篮播种法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培育的秧苗实施机插后进行漏苗率和均匀度合格率测定,参考行业有关机械插秧质量标准,确定最佳播种密度,供大面积实际生产应用时参考。结果表明:以机插漏苗率≤5%,均匀度合格率≥85%为机插质量合格标准,最佳播种密度为240g/m2。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育秧 机插 播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