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梨果早优宝对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福建果树 2006

摘要:经梨果早优宝A型、B型处理后的果实与对照相比,单果重分别增加11.3%、16.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0.5和0.3个百分点,总糖含量分别提高0.5和0.78个百分点,可采成熟期提早5~7d,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纵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横径;对果实品质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以果实迅速膨大初期最为明显。

关键词: 梨果早优宝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台农业科技及其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研究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转基因抗虫水稻种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种质与5个非抗虫恢复系材料为亲本,按NC 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所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有效穗、穗长和每穗粒数等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千粒重、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2)非抗虫恢复系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要作用。(3)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关键词: 双价抗虫水稻 种质 产量性状 配合力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亲缘关系初探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摘要:红肉蜜柚系选育于琯溪蜜柚园中的优变株系,其果实成熟期、汁胞呈色显著不同于琯溪蜜柚,而其它生物学特性则与琯溪蜜柚难于区别;两者混栽或人工授粉均表现不亲和性,而授两者以外品种花粉,果实均能形成大量发育或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同时,两者花粉形态特征相似;ITS-PCR扩增片段大小一致、条带单一,进一步证实两者亲缘关系相近,不存在种间、近缘属间差异。由此推测,红肉蜜柚源自琯溪蜜柚芽变。

关键词: 红肉蜜柚 琯溪蜜柚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暑乌龙茶覆盖遮荫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概况

茶叶科学技术 2006

摘要:以自然光为参比光照,利用遮阳网覆盖遮荫夏暑季乌龙茶园,从生态、生理和生化三个方面探讨黄旦不同遮荫条件下(遮荫度为0%、30%、45%、60%)的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在安溪设点示范,研究黄旦、本山和铁观音3个乌龙茶品种不同遮荫(遮荫度为0%、30%、45%)的效应。多年试验与中试的结果表明:夏暑乌龙茶园适度遮荫,可以显著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完全避免连续高温干热天气对茶树造成的热、旱害,确保茶树安全越“夏”和连续生产;明显降低茶园杂草生长,防止茶园水土流失,研究提出了获取乌龙茶产、质兼优的适宜遮荫度,探讨了以某些重要的生态、生理和生化因子作为乌龙茶产量、品质反馈因子的可行性,形成了遮荫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的机理及调控技术体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前景极其看好。

关键词: 乌龙茶 覆盖遮荫 产量 品质 研究进展 创新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2006

摘要:选用63头断奶仔猪,分为处理1组(3000mg/kg普通饲料级氧化锌)、处理2组(250mg/kg纳米氧化锌)、处理3组(500mg/kg纳米氧化锌)三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仔猪,试验期20d。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500mg/kg)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与处理1组相比,提高9.91%),改善肉料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物质转化与主要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摘要:综述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对产量及其营养物质吸收、转化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草料替代木屑、麦麸等原料栽培食用菌可以明显改良食用菌的品质,降低食用菌子实体中Cd、Pb、Cr重金属的含量。合理调控菇类生长的环境因子,营造适宜的pH值、C∶N比值、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可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提高食用菌子实体产量。生产实践表明,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要注意特定工艺技术研究,尤其是最优C∶N比值的草粉专用配方筛选以及温、湿度调控至关重要。

关键词: 牧草 野生草 食用菌 物质转化 调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亲交配对小菜蛾产卵量、孵化率的影响

武夷科学 2006

摘要:本文观察了25±10C条件下小菜蛾杂交品系与近亲交配品系的产卵规律及卵的孵化率。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的小菜蛾在产卵总量、产卵前期、产卵期、雌成虫寿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分别为83.1-239.3粒/雌、1.6-3.2 d、6.8-11.1 d、10.7-15.4 d。但近亲交配的小菜蛾到一定代数后出现卵的孵化率下降、雌成虫不产卵的个体,即不育个体增多的现象。在本文观察中,近亲交配的小菜蛾连续培养到第3代时,卵的孵化率为71.1%,显著低于杂交系的93.9%;第4代自交系的孵化率为60.1%,亦显著低于第4代杂交系的96.1%。第3、4代近亲交配品系的小菜蛾雌成虫不育率分别为9.0%、17.9%。

关键词: 小菜蛾 产卵 孵化率 近亲交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惠安县紫山镇余甘子资源调查及开发建议

中国果业信息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