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AMF侵染状况及根际土壤性状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上海地区稻-麦轮作模式下稻季最佳施氮量,以8年田间定位试验点的稻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AMF侵染状况及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0 kg/hm2时,增施氮肥可显著促进水稻增产,施氮水平与产量呈正相关(r=0.923),超过200 kg/hm2后,增产效应不再显著;在0—300 kg/hm2时,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水稻根际土壤pH、有效P和速效K含量降低,有机质含量增加,施氮水平与土壤pH、有效P和速效K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84、-0.979和-0.952);在氮磷钾养分配比不平衡时,土著AMF的侵染性能提高,帮助水稻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更多养分以应对逆境;增施氮肥可促进水稻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增殖,施氮水平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5和0.820);施氮200 kg/hm2处理的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种群比例(B/T)最高,真菌种群比例(F/T)最低,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A/F)和细菌与真菌数量比(B/F)均最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综合代谢能力最强,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综上,在上海地区单季粳稻种植过程中氮肥施用量以200 kg/hm2为宜,有利于减缓耕作土壤酸化,保护土壤微生态结构平衡和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 施氮水平;水稻产量;丛枝菌根真菌;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


桑黄9个萜类合成酶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森林与环境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高等药用真菌桑黄的萜类合成酶(TPS)基因的功能,从桑黄全基因组中分离获得TPS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其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桑黄基因组中分离出9个SsTPS基因,除SsTPS2蛋白质没有特征基序外,其余SsTPS蛋白质均具有TPS的典型特征基序;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9个SsTPS聚为2个支系,初步推测SsTPS1为倍半萜合成酶,且可以催化合成α-muurolene; SsTPS3、SsTPS4、SsTPS5、SsTPS9属于倍半萜合成酶,SsTPS3和SsTPS5合成δ-cadinene的类似物或衍生物,SsTPS4和SsTPS9分别合成β-copaene、α-muurolene的类似物或衍生物; Ss TPS2为三萜合成酶。Ss TPS1、Ss TPS4、Ss TPS6基因在所有培养基中均不表达,其余基因呈现差异化表达,Ss TPS7仅在添加肌醇为碳源、大豆蛋白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中低量表达; Ss TPS2、Ss TPS3、Ss TPS5、Ss TPS8、Ss TPS9分别在添加果糖为碳源、大豆蛋白粉为氮源、牛肉浸粉为氮源、酵母粉为氮源、香蕉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表达量最高。基因簇分析显示,Ss TPS1和Ss TPS4编码基因所在contig有基因簇的存在。


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群体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的种属和产毒化学型,从上海地区分离获得小麦赤霉病菌65株,其中奉贤区23株、金山区10株、浦东新区12株、青浦区15株、嘉定区5株.鉴定结果表明:1株菌株属于SCAR类型I,是禾谷镰刀菌,其余64株为SCAR类型V,属于亚洲镰刀菌.化学型分析表明:48株为3-ADON型,数量最多;15-ADON型菌株最少,只有3株;其余14株是NIV化学型.其中,从奉贤区和青浦区的小麦中分离到3-ADON型、15-ADON型和NIV型3种化学型菌株;从金山区和浦东新区的小麦中分离到3-ADON型和NIV型;而从嘉定区的小麦中只检测到3-ADON型.研究表明:上海地区以产3-ADON毒素的亚洲镰刀菌为优势病原菌.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镰刀菌种群结构;毒素化学型


日粮中添加VEO-馥力康对成年比格犬健康状况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VEO-馥力康(一种能够控制释放速度的姜黄素)对成年比格犬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将20只体重为8~11 kg、5岁左右的雄性健康比格犬平均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添加了0.024%VEO-馥力康的试验日粮(VEO-馥力康添加组),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试验期间观察犬只精神状态,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犬只进行称重,分析体重变化情况;并对其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钙、丙二醛含量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VEO-馥力康添加组犬只更为活泼;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总胆固醇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三酰甘油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试验前比较,试验后VEO-馥力康添加组犬只体重增长速度显著提高(P<0.05);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上升(P<0.05),血小板数目极显著上升(P<0.01);VEO-馥力康添加组犬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三酰甘油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天门冬氨酸转移酶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犬只试验前后所有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VEO-馥力康能够促进比格犬血红蛋白合成,调节比格犬脂肪代谢模式,激活体内抗氧化系统,同时对肝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关键词: VEO-馥力康 比格犬 脂肪代谢 血清生化指标 健康状况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沪软1212'的选育及其品质特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培育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先以优质晚粳品种‘金丰’与优质早粳品种‘大华香粳’进行杂交,收获F1种子,并以其为母本,再与含有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及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的优良食味晚粳品种‘南粳46’为父本进行杂交,从F2世代开始利用与两个目标基因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通过连续多世代的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品质鉴定最终育成了同时含有Stv-bi和Wxmq基因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沪软1212’,并于2018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凭借突出的食味口感,2018年5月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关键词: 抗条纹叶枯病 低直链淀粉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食味品质 沪软1212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下消费者购买绿色认证农产品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市15个城区消费者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促进绿色认证农产品消费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上海市15个城区消费者数据为样本,利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背景下,影响地产绿色认证农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深入挖掘影响其首次和反复购买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整体上超过一半的居民对地产绿色认证农产品有过购买行为,但重复购买率低;在个体与家庭特征、消费习惯和认知态度的分析中发现:认知态度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最大;针对首次和反复购买两个行为阶段,户籍、产地重视度、品质信任度都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消费场所—农贸市场、优质农产品需求满意度呈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加大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提高绿色生产技术及改善政策环境等相关建议。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不同矾根品种耐热性评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越夏困难甚至死亡是限制许多矾根品种栽培和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热胁迫处理后不同品种表型和生理变化情况的研究,探讨矾根的耐热性评价方法,能够为其品种特性评价及耐热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45℃高温,对37个矾根品种分别开展3和6 h热胁迫处理,并测定相应的热害指数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通过对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之间以及不同时间热胁迫处理后Fv/Fm值与热害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进行矾根品种耐热性分析最佳指标的筛选.[结果]需经过6 h热胁迫处理,不同矾根品种之间的热害指数才会出现明显差异.而供试品种的叶片Fv/Fm值在热胁迫处理3和6 h后均出现明显下降,且总体呈现随胁迫时间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不同矾根品种耐热性分析的最佳生理指标是经45℃处理3 h后叶片的Fv/Fm值.[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进行矾根品种耐热性评价的方法.根据45℃处理3 h后叶片的Fv/Fm值,将矾根品种分为3类,即≥0.70(耐热性较强)类型,(0.55,0.70)(耐热性中等)类型和≤0.55(耐热性较弱)类型.据此筛选出'甜茶'橘子酱'等耐热性较强的品种12个,'桃色火焰'莓果'等耐热性中等的品种17个;'火警'柠檬黄'等耐热性较弱的品种8个.本研究能够为夏季适生性强的矾根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10种市售畜血豆腐产品食品安全指标的测定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我国血豆腐产品的食品安全现状,为血豆腐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取市场上销售的10个不同来源的食用畜血豆腐产品(A—J),每种检测5份,依据相关国标规定的方法检测了感官指标、理化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污染物指标、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瘦肉精含量、兽药和农药残留、甲醛等食品卫生和安全指标.结果表明:参照现行有效的相关食品安全指标要求,采用真空采血和低温灭菌方式的预包装猪血豆腐产品A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其他样品;10种样品的理化指标100%达标,预包装畜血豆腐的微生物指标达标率100%,裸装畜血豆腐的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微生物指标达标率为0;10种样品中均检测出污染物铬元素,但100%符合参照标准要求,汞元素达标率94%,汞元素超标样品主要为裸装豆腐样品(J);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到N-二甲基亚硝胺、瘦肉精、兽药和农药残留以及甲醛.综上,采用真空采血和低温灭菌工艺可使畜血豆腐的感官品质更佳;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的预包装畜血豆腐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达标率较好,来自手工作坊的裸装畜血豆腐存在一定程度的卫生安全隐患,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以及汞重金属污染物的超标,应加强对市场上裸装畜血豆腐产品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 血豆腐;感官指标;理化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污染;食品安全


超大型城市蔬菜价格波动特征研究-基于上海市蔬菜数据的分析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深入分析超大型城市蔬菜价格波动的聚集性、非对称性,根据蔬菜价格波动特征构建价格调控政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上海市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18种蔬菜价格数据,运用ARCH效应、GARCH等模型对蔬菜周均价波动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菠菜、大白菜等叶菜类蔬菜价格收益率具有波动集聚性.茭白、茄子、青椒等根茎类蔬菜的波动会迅速消失,其他7种蔬菜波动会缓慢消失.大白菜、大葱、茭白、鸡毛菜等叶菜类蔬菜价格不存在非对称性,刀豆、芹菜、茄子、青椒等根茎类蔬菜价格存在非对称性.对此,本文提出构建针对蔬菜不同品种的分类预警机制、完善蔬菜市场相关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优质品种蔬菜的保障能力等建议.


双孢蘑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及耐热机理
《菌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工厂化菌株A15和筛选得到的耐高温菌株A15-TH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高温胁迫对两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从氧化损伤修复及基础碳代谢-糖酵解途径两个角度探索双孢蘑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及耐热机理。高温胁迫下,对照菌株A15的菌丝生长速度降低,菌丝分叉增加;而耐高温菌株A15-TH菌丝生长速度高于A15,菌丝形态优于对照菌株,表现出对高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对两个菌株高温胁迫下氧化损伤及抗氧化酶系统进行研究发现,高温胁迫30–90min导致对照菌株A15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下降54.4%–59.6%,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活性升高,超氧阴离子(O2-)含量增加了34.9%–71.3%;此外高温胁迫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了O2-的清除效率。耐高温菌株在受到高温胁迫后的氧化损伤及氧化修复效果与对照菌株不同,一方面体现在正常状态下维持较低的细胞能量代谢和较高的ROS合成量;另一方面抗氧化系统中sod1、sod2、cat1与对照菌株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上调,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可以更有效地清除过量的活性氧,减轻高温对菌丝的氧化损伤。尤其在高温胁迫120min时,A15的线粒体功能及抗氧化系统受到严重损伤,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活性和CAT活性大幅度下降,但是A15-TH线粒体复合体Ⅰ、Ⅲ活性分别增加至正常状态下的1.4倍和8.9倍,CAT活性比对照菌株高128%,维持了正常的线粒体功能及对活性氧的有效清除。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胁迫下,双孢蘑菇菌丝的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糖酵解途径加快;耐高温菌株A15-TH在正常状态下和高温胁迫下,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菌株A15,具有更活跃的碳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