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链霉菌挥发性化合物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的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研究微生物代谢相关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研究者们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了更多新的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多种重要作用.在众多微生物中,链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最多、功能最复杂.以链霉菌为例,综述了其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VOCs)的类型、VOCs常用分离鉴定方法、VOCs对几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旨为链霉菌VOCs的深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链霉菌 挥发性化合物 植物病害 I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生化指标对铅胁迫的响应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重金属元素铅(Pb)对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Pb污染背景下谷子的安全生产和品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自然土壤加水为对照(CK,0 mg/kg),设5个外源Pb浓度处理(50、100、250、500和1000 mg/kg),分析不同Pb浓度处理对谷子萌发及苗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Pb浓度的增加,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000 mg/kg处理的相对发芽率仅有52.5%。叶绿素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Pb胁迫处理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Pb浓度为500 mg/kg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均达最大值,较CK分别增加58.3%、69.5%和64.3%。随着Pb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POD活性对1000 mg/kg高浓度Pb胁迫尤为敏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b浓度为5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较CK显著增加54.1%;Pb浓度为10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与CK相比显著降低14.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与Pb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质膜透性、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与Pb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Pb浓度下抗性指标相对值的平均值(敏感性)排序为:POD活性>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论】谷子在萌发阶段和幼苗时期均会受到Pb胁迫的影响,同时在响应Pb胁迫时,谷子能通过自身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提高其适应Pb胁迫的能力,但这种适应性有一定限度。

关键词: 谷子 Pb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技术创新与示范并举驱动南宫棉花产业发展-河北省农业(棉花·南宫)创新驿站

河北农业 2022

摘要:河北省南宫市现有耕地9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年产皮棉3.5万吨,是南宫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正常运行的大型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有云鑫、昌达、禾源棉业等6家,中棉紫光大型棉籽加工(榨油、蛋白质生产及棉酚提取等) 1家,泽润纺织、德凯纺织等纺纱织布企业2家。棉花产业链完整,是南宫市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棉花生产丰欠,直接影响南宫市农民收入、农业效益和农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高粱与糯高粱子粒抗性淀粉含量差异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22

摘要:高粱子粒的抗性淀粉含量与淀粉的利用有关,研究糯高粱与粳高粱的子粒抗性淀粉含量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利用2种不同类型的高粱.对来自全国9省12市的383份高粱材料进行子粒抗性淀粉含量测定,分析高粱子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分布特征,据此对高粱进行分型;并初步探索了高粱子粒抗性淀粉含量与子粒颜色的关系,以及环境对高粱子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83份高粱材料的子粒抗性淀粉含量为0.38%~31.64%,平均13.91%,偏度系数为-0.088,呈偏正态分布;糯高粱的子粒抗性淀粉含量一般低于4%,粳高粱的子粒抗性淀粉含量一般高于14%,将高粱大体分为高抗性淀粉含量型和低抗性淀粉含量型2种;高粱子粒抗性淀粉含量与子粒颜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白粒高粱的子粒抗性淀粉含量普遍较高,红粒高粱的子粒抗性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环境差异对高粱子粒抗性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高粱子粒抗性淀粉含量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高抗性淀粉含量的保健品开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高粱 粳高粱 糯高粱 抗性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及复合菌系构建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降解的高效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方法]在低温地区采集土壤,10℃初筛耐低温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液法进行复筛,利用DNS法测定CMC酶活性.将筛得菌株和实验室自存菌株结合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系,测定复合菌系CMC酶活性,测定秸秆降解率,并对代表性菌株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对最终确定的复合菌系中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10℃低温培养初筛得到55株耐低温菌株,刚果红染色法复筛得到8株具有明显水解圈的单菌株,其中包括细菌3株、真菌2株、放线菌3株,其中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到47.0 U/mL;根据拮抗试验构建了2个复合菌系,其纤维素酶活性分别达到31.0和53.0 U/mL;秸秆降解试验中,实验室和沙袋法的复合菌系2对秸秆的降解率分别达31.8%和45.1%,显著高于复合菌系1和对照组;对JGDZTX3进行产酶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温度为10℃,培养时间为4 d,初始pH为7,在此条件下CMC酶活性达到66.5 U/mL,这4个条件对产酶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复合菌系2的4个未知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白蚁菌、葡萄球菌、长柄木霉、芬莱氏链霉菌.[结论]通过该试验筛选得到的耐低温可降解纤维素复合菌系有较强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在北方低温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复合菌系 低温 纤维素酶 筛选 菌株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种植黄瓜设施土壤盐分、酸碱性和养分状况分析

土壤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冀中南种植黄瓜设施土壤盐分、酸碱性和养分状况,为提高土壤质量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在冀中南地区6个黄瓜设施栽培主产区以20 cm土层厚度、分5层采集1 m土层的设施内及其相邻或附近露地粮田土壤样品(分别称为设施土壤和粮田土壤),测定盐分、酸碱性及养分含量,分析该区域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变化状况。【结果】(1)与粮田土壤相比,冀中南设施表层(0~20 cm)土壤盐分、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显著增加,其平均含量分别为粮田土壤的1.78倍、1.43倍、2.56倍、7.59倍、2.56倍;土壤pH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0.54个单位。(2)不同采样点间设施土壤(0~20 cm)盐分、酸碱性、养分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土壤电导率变化范围为271.6~631.6μS cm-1,土壤pH变化范围为7.20~7.93,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范围分别为16.2~36.4 g kg-1、52.9~205.9 mg kg-1、107.5~315.6 mg kg-1、188.9~757.9 mg kg-1。(3)设施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同层粮田土壤,每层增幅分别为77.9%、69.2%、38.6%、25.1%、73.6%和161.3%、261.85%、224.7%、135.3%、120.4%,除40~60 cm与6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显著高于粮田土壤。【结论】与粮田土壤相比,冀中南种植黄瓜的设施土壤盐分积累严重、pH显著下降,养分含量显著提高、但不同养分间比例不平衡;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总量控制养分投入量和不同养分间比例,以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和pH下降趋势,进而提高土壤质量,为蔬菜高产稳产和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设施黄瓜 土壤质量 盐分 酸碱性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覆盖配合施肥对高寒山区杏扁叶片矿质元素及生长结果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复合覆盖配合施肥等措施对杏扁生长结果的影响,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北部高寒山区发展杏扁提供参考依据.以5年生优一杏扁为试材,地面不覆盖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施肥、地布+施肥和地布+秸秆+施肥3种栽培措施对杏扁植株生长、叶片矿质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措施均可促进新梢的生长,增大叶面积和比叶重,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3种栽培措施均能提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其中,地布+秸秆+施肥处理的N、P、K、Mg、Fe和Mn含量最高,地布+施肥处理的Cu和Zn含量最高;3种栽培措施均可以显著提高杏扁果实的单仁重、单核重和单株鲜核产量,但对出仁率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3种栽培措施对叶片矿质元素、杏扁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地布+秸秆+施肥处理最佳,其次为地布+施肥处理,再次为施肥处理.

关键词: 高寒山区 覆盖 杏扁 矿质元素 果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HMB19198在番茄叶片上定殖能力的分子检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HMB19198能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为快速、准确检测HMB19198在叶面的定殖能力,本研究通过对HMB19198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获得该菌株102bp功能未知的独有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HMB19198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引物和探针对HMB19198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有番茄叶片DNA干扰下,体系检测阈值为10~2拷贝/μL。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菌落计数法检测了HMB19198在叶片上定殖动态。叶片喷施1×10~8 cfu/mL的菌体悬浮液,0 d后菌体数量分别为1.7×10~8拷贝/g叶片和8.9×10~7 cfu/g叶片,2、4、6和8 d后菌株HMB19198在叶面的定殖数量逐渐降低,8 d后定殖数量分别为1.0×10~7拷贝/g叶片和1.2×10~7 cfu/g叶片。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菌株HMB19198悬浮液2 d后防效在80%以上,8 d后防效降为37.9%。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番茄灰霉病 定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ISSR-SCAR标记鉴定金针菇双-单杂交子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2个金针菇菌株为试材,采用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技术获得单核体,鉴定其交配型并构建双-单杂交组合,进一步利用ISSR-PCR技术研究亲本、杂交子及其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差异,以期为金针菇双-单杂交子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个金针菇菌株分别获得了 2种交配型的原生质体单核体,但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将FC6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FC6P23与F93配对构建完全亲和双-单杂交组合,获得杂交子FC693.ISSR-PCR扩增图谱结果显示FC693分别含有单核亲本受体核和双核亲本供体核的特异性条带T3和T9,表现为共显性,证明其为真正的杂交子,进一步将特异性条带转化为SCAR标记,利用多重PCR技术可对双-单杂交子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

关键词: 金针菇 双单杂交 ISSR标记 SCA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梨新品种——冀锦

中国果业信息 2022

摘要:“冀锦”是从以“金二十世纪”为母本,80-2-2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20年4月获得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该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300 g;果面光滑,绿黄色,阳面着红晕;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石细胞及残渣少,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综合品质优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