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干旱胁迫下鸭茅苗期抗旱性生理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选择ZXY-173等4份自俄罗斯引进的野生鸭茅种质,研究其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ZXY-744,最小的是ZXY-706;ZXY-173和ZXY-706质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ZXY-580和ZXY-744出现单峰变化,在胁迫第8d后达到最大;ZXY-173和ZXY-744脯氨酸含量在干旱胁迫第8d达到最大,而ZXY-580和ZXY-706的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逐渐达到最大;4份材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ZXY-706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率胁迫至12d时为最小。
太行山区板栗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果农之友 》 2007
摘要:太行山区是山西板栗的两个主要的栽培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刺激,板栗作为生态经济型果树在左权县等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栽植面积和产量也逐渐提高;但由于树龄的增长


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田间测定了2%戊唑醇湿拌种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400~600 g拌种100 kg,防治效果达80.8%~90.4%,增产7.0%~10.1%,且对玉米出苗安全。


太行山(南部)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太行山位于山西省东部,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其独特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太行山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真菌资源极为丰富.在五年时间里对太行山南部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十余次实地考察,共采集标本60种,拍摄照片76张,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态分布和习性,为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提供了依据.


抗黄矮病小麦种质的遗传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以抗黄矮病小麦种质为母本、丰产性品种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鉴定所有F1代及保留组合6个世代的抗病性,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和加权最小二乘法分析抗病基因的遗传效应,根据Castle-Wright方法估计抗病种质的最小抗病基因数目。结果表明:抗黄矮病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抗病基因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表现为加性×加性和加性×显性;黄矮病抗性遗传力较高,变幅为69.15%~97.75%;抗病种质"02R084"和"02R493"分别含有1对抗病基因,且在不同遗传背景中基因互作方式存在差异。


山西省晋扁系列扁桃新品种区划分析及建议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目前我国仅在新疆有一定的扁桃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扁桃这种营养丰富果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加,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为显著。生产上存在着栽培品种良莠不齐,不适宜地区盲目发展,以及栽培管理水平落后,效益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扁桃生产者的信心和积极性,限制山西省扁桃产业的发展。笔者就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潜在出发点,对山西省各区域进行比较分析,从宏观角度初步划分山西省晋扁系列扁桃发展的适宜区域,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使扁桃产业成为山西省适宜栽植扁桃的干旱、半干旱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