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电子鼻结合GC-MS检测玫瑰香葡萄贮后货架期内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两种技术,检测玫瑰香葡萄贮后货架期内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从香气成分的角度评价葡萄货架期品质。玫瑰香葡萄0℃冷藏20 d后出库,设置18℃~20℃、8℃~10℃两种货架温度,模拟常温销售和超市货柜销售,测定5 d货架期内的理化、感官、营养指标,结合电子鼻、GC-MS分析。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可以对不同货架时间的样品进行有效区分。GC-MS峰面积归一法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在货架期内发生变化,主要特征香气成分(E)-2-己烯醛、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等含量下降,乙醇、正己醇、乙酸等含量增加,峰面积总和下降,其变化规律与理化指标及电子鼻分析结果大致一致。因此,电子鼻结合GC-MS方法对玫瑰香葡萄货架期香气品质的判别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玫瑰香葡萄 温度 货架品质


天津地区露地越冬青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天津市武清区三里浅地区利用运河河滩地的特有土质进行越冬青葱栽培,选用早春易返青抽薹品种,适时播种、及时移植,早春升温后适时剪花薹和肥水管理,5月中旬即可收获商品青葱,每667 m2收获商品青葱4 000~6 000 kg。


中国主要落叶果树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中国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苹果、梨、桃、葡萄、枣、猕猴桃等6种主要国产落叶果树开展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研究,明确硒含量水平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水平,为水果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方法】从主产区(包括安徽、河北、河南、江苏、辽宁、山东、陕西和新疆)共采集760个水果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分别以硒耐受上限(UTL)、硒最高用量(UIL)和硒适宜膳食摄入量(AI)为评价标准,对中国成人和哺乳妇女每日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包括平均摄入量、最高摄入量、中间摄入量和最低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⑴测定的760个水果样品,平均硒含量为4.3μg·kg-1,最高硒含量为38.0μg·kg-1,硒含量<5μg·kg-1的样品占78.2%,富硒(硒含量≥10μg·kg-1)样品占14.2%;⑵样品间硒含量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80.0%(枣)、110.0%(葡萄)、116.8%(梨)、125.7%(猕猴桃)、126.0%(苹果)、148.2%(桃)和136.5%(总体);⑶硒平均含量依次为枣(7.3μg·kg-1)>葡萄(6.4μg·kg-1)>桃(5.5μg·kg-1)>猕猴桃(5.3μg·kg-1)>梨(4.7μg·kg-1)>苹果(1.3μg·kg-1);⑷陕西的梨和桃以及陕西和新疆的葡萄,其硒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同类水果;⑸中国居民来自6种水果的硒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032μg·d-1(猕猴桃)、0.120μg·d-1(苹果)、0.183μg·d-1(葡萄)、0.197μg·d-1(枣)、0.213μg·d-1(桃)、0.222μg·d-1(梨)和0.968μg·d-1(总体);⑹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风险指数均低于100%,为0.001%—99.702%(成人)和0.001%—31.847%(哺乳妇女)。【结论】中国6种主要落叶水果的硒含量均普遍较低,富硒产品比例均不高。枣硒含量最高,苹果硒含量最低,其他4种水果之间硒含量差异不明显。有的省份之间水果硒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哺乳妇女来自6种水果的硒摄入风险均较成人低。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生产富硒水果是增加中国居民硒膳食摄入量的有效途径。
调亏灌溉对玫瑰香葡萄与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调亏灌溉技术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为玫瑰香葡萄精确水分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调亏灌溉条件下,研究玫瑰香果实及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成分变化,以及主要功能性成分——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调亏灌溉对玫瑰香葡萄与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调亏灌溉均能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中的总酚、单宁含量,降低了果实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葡萄酒与葡萄果实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存在差异,80%常规滴灌量处理降低了葡萄酒中的总酚和单宁含量,而其余调亏灌溉处理均提高了葡萄酒中的总酚和单宁含量;所有调亏处理均提高了葡萄酒中的总类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0%常规滴灌量时,玫瑰香葡萄和葡萄酒品质均为最好。


西瓜新品种‘抗病948’和‘申抗988’杂交种纯度及其遗传特异性的SSR标记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西瓜杂交新品种‘抗病948’和‘申抗988’及其亲本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对其种子纯度及遗传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研究。从38对SSR引物中筛选得到2对特异性引物(引物BVWS00209和BVWS00233)可以鉴定出‘抗病948’和‘申抗988’杂交种的纯度,结果表明:‘抗病948’与‘申抗988’的种子纯度分别为97%和98%。SSR标记鉴定结果与‘抗病948’和‘申抗988’的大田植物学形态特征鉴定结果符合率高达99%以上,并通过分析比较各亲本种质的SSR引物的多态性表现,构建出‘抗病948’和‘申抗988’亲本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可为开展‘抗病948’和‘申抗988’西瓜新品种的杂交种纯度室内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SSR标记 种子纯度 特异性 指纹图谱


蔬菜种植者新品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天津市的调查数据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面询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天津市的蔬菜种植者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Logistic模型,从种植者特征、蔬菜生产、外部环境等3方面对影响蔬菜种植者新品种选择的12个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影响蔬菜种植者新品种选择的关键性因素。结果表明,种植者特征(受教育程度、种植年限)、蔬菜生产特征(主栽品种类型、设施类型、有无购买到假冒伪劣种子)对蔬菜种植者购买新品种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蔬菜种植者 新品种选择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平菇对重金属铅和镉吸收富集规律研究
《食品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天津自有品种-平菇M2013-1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栽培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和硝酸铅,研究平菇对栽培基质中重金属镉(Cd)和铅(Pb)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不随环境而改变,在栽培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发生了迁移或生物转化。平菇子实体对栽培基质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系数:Cd为0.28~2.13,Pb为0.023~0.171,富集能力Cd>Pb。对Pb的吸收富集相关方程为y=-0.000 4x2+0.042 5x+0.118 6(x、y分别为栽培基质、子实体中重金属的含量),相关系数R2=0.964 2,当限量值为y=1.0 mg/kg时,栽培基质的临界值为35.625 mg/kg,对Cd的吸收富集相关方程为y=-0.080 7x2+2.252 8x-0.504 9,相关系数R2=0.972 3,当限量值为y=0.2 mg/kg时,栽培基质的临界值为0.315 mg/kg。


新型三唑桥联杂化复式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化学学报 》 201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Cu(I)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点击化学),以乙酸酐修饰单叠氮环糊精为底层,炔基衍生的天然环糊精为顶层,在硅胶表面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天然-乙酰基衍生化"三唑桥联杂化复式环糊精手性固定相材料(ANCDCSP),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固定相材料可提供包合作用、氢键给体、氢键受体、偶极-偶极作用等多重识别位点以及底层和顶层环糊精间的协同效应.在HPLC反相分离模式下,该固定相材料对10种丹磺酰氨基酸类(Dns amino acids)、10种小分子芳香酸(phenyl carboxylic acids)、5种异噁唑啉类(isoxazolines)以及多种其它手性对映体具有良好的手性拆分效果.其中Dns-Phe、DL-3Ph Lac A以及Bendroflumethiazide的分离度分别达到5.3、4.1和4.1,且多数手性对映体的分离度优于课题组先前制备的复式天然环糊精手性固定相(DCDCSP).
关键词: 点击化学 复式环糊精 手性固定相 手性识别 高效液相色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