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边鸡IGF-ⅠR基因AluⅠ位点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寻找与边鸡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本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边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基因AluⅠ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位点对边鸡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边鸡IGF-ⅠR基因AluⅠ位点存在多态性,在外显子2的376bp处有1个G→A突变,产生了GG、GA和AA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87、0.296和0.017,GG为优势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为0.835,为优势等位基因。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座位在边鸡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8、14、16和18周龄时,GG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5),GG基因型个体的开产体重极显著高于GA基因型个体(P<0.01),但并不能说明该位点可以作为影响边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标记。IGF-ⅠR基因外显子2的AluⅠ位点(G→A)可能是影响边鸡生长性状的一个遗传标记。
关键词: 边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基因 生长性状 繁殖性状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小食心虫几丁质合成酶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几丁质合成酶2(GmCHS2)基因序列和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新型杀虫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转录组数据和RACE技术首次获得GmCHS2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GmCHS2,GenBank登录号为KY242360),利用其他昆虫同源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GmCHS2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结果]GmCHS2基因序列全长4991 bp,开放阅读框为4554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长267 bp,3'端非编码区长170 bp,共编码1517个氨基酸,包含了14个跨膜螺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基因属于几丁质合成酶2类基因.GmCHS2基因在试虫不同发育阶段都有表达,预蛹期和成虫期表达量最高;不同组织中,前肠和中肠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后肠,其余组织表达量很少或不表达.[结论]本文研究了GmCHS2基因在梨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部位的表达特性,该基因可能在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几丁质合成酶 表达谱 荧光定量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量表达GhAPX基因提高中林美荷杨耐盐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林美荷杨扦插易成活、木材材质好、生长周期短,是中国重点推广的绿化造林树种。为提高该树种的耐盐性,本研究将GhAPX基因导入中林美荷杨基因组中,以期获得耐盐性提高的株系。我们采用叶盘法将GhAPX基因导入中林美荷杨基因组中,对所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 blotting检测,将检测后的转基因植株进行0.5%的氯化钠盐胁迫处理,其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中林美荷杨耐盐株系的获得为该树种在盐碱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新的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前去雄携带叶片数对玉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超前去雄携带叶片数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试验品种郑单958,种植密度90 000株/hm~2,当能摸到雄穗苞叶内穗苞时去雄,每2 d隔1行去2行雄穗,雄穗完全抽出时停止,统计每个处理平均携带叶片数,设有3.2、2.8、2.6、1.6、0.5片叶5个处理,以不去雄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携带2.8片叶的处理,完熟期穗位叶SPAD值增加了16.7%;在灌浆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增加了5.2%;平均灌浆速率增加了5.6%,最大灌浆速率增加了6.0%,灌浆最大活跃期延长3.9 d;穗干质量增加了25.4%,单株干质量增加了11.1%;百粒质量为32.32 g,比对照增加了10.6%,产量为14 879.10 kg/hm~2,比对照增加了2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嘎啦'苹果花药培养种质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单倍体花药离体培养是农作物包括果树育种中种质资源创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苹果是染色体高度杂合且自交不亲和树种之一.在当前苹果主栽品种中,'嘎啦'具有早熟、丰产、稳产、多抗的优良性状,是苹果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花药单倍体育种也是苹果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嘎啦'苹果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并获得纯合再生植株,为创制新的纯合体种质资源,加速苹果新品种培育进程提供材料.[方法]采集'嘎啦'苹果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早期的花药(未开放的花蕾),低温处理后进行离体培养,经胚状体诱导,分化培养形成再生苗,再经生根培养获得花药再生植株.之后利用FACS流式细胞仪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分析.取再生植株叶片分离DNA,选用80个来源于苹果HIDRAS数据库的SSR标记对所有植株进行PCR扩增,经过凝胶电泳和荧光毛细管电泳鉴定再生植株纯合基因型.移栽成活后,对每个再生株系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过去3年中,共接种的74 200个'嘎啦'花药,从未被污染的5万多个花药中成功诱导形成386个胚状体(胚状体诱导率0.7%),经分化培养获得64株再生苗(植株再生率16.6%),最终经生根培养、移栽获得30个成活再生株系.其中包括28个二倍体株系,1个单倍体株系和1个四倍体株系.SSR标记用于纯合性鉴定,PAGE结果表明再生株系均为花粉(小孢子)单倍体细胞来源.为了鉴定这些再生植株基因型,从80个SSR中筛选出17个SSR标记(其余SSR标记不具有多态性或带型杂乱)对所获得的30个再生株系进行基因型鉴定.17个SSR标记所对应的PCR扩增物能有效区分鉴定不同再生植株基因型.继代培养60 d后的形态学观察显示不同再生株系的株高、叶长、叶宽等特征差异明显.不同二倍体纯合植株的植物学特征也存在?
关键词: '嘎啦苹果'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SSR标记 纯合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新品种‘东葫8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东葫8号’是以自交系‘A-28’为母本、自交系‘628-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西葫芦新品种。该品种早熟,在山西南部春露地从播种到采收单瓜质量250 g左右的嫩瓜需43 d。株型直立,开展度大。叶片五角深缺刻,叶色深绿,上有少量白色斑点。第1雌花节位6~7节,雌花多,成瓜率高,商品瓜长棒形,果实纵径24~26 cm,果实横径5~6 cm,皮色翠绿、光泽亮丽。田间抗病毒病能力较强。春季露地每667 m~2产量3 700 kg左右。适宜山西早春及秋延后保护地及露地生产。2013年7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种子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晋太1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后代材料2003F1686矮败为母本,长687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692.8kg/hm2,比对照(2013—2014年度为长4738,2014—2015年度为中麦175)平均增产8.7%,产量居第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498.2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9%,产量居第1位。籽粒容重790g/L,粗蛋白质含量13.16%,湿面筋含量28.9%,稳定时间3.3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冻、抗病、抗热、抗青干、灌浆快、落黄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检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谷子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提供一种快速、简便、无损的分析方法进行谷子品种资源鉴定和筛选。以191份山西核心谷子种质为材料,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光谱预处理,分别建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_(cal))分别为0.977 0和0.907 3,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3%和0.466%,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_(2val))分别为0.989 6和0.977 2,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25%和0.368%。对于谷子蛋白质和淀粉的预测,化学法和近红外仪器法测定间无显著差异,近红外测定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说明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能够满足对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种衣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测定及保苗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小地老虎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山西省春播玉米常受其为害。传统的喷雾防治常因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而效果欠佳。采用种衣剂包衣种子能及时、高效地防治小地老虎幼虫。为筛选出对小地老虎幼虫毒力高且内吸性强的种衣剂,采用浸虫法测定了2种种衣剂和1种常规喷雾药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并进行了2种种衣剂包衣防治小地老虎幼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毒力最高,其LC_(50)、LC_(90)分别是67.75、1 095.14 mg/L。田间玉米接4龄幼虫7、14、21 d,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的保苗效果分别是84.13%、90.24%、90.2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秋冬季节环境参数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对商品肉鸡层叠式立体养殖模式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分析不同季节笼养肉鸡环境参数的差异,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的同一栋鸡舍,在秋季和冬季饲养周期中,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连续监测3~6周龄肉鸡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测定点均匀分布在舍内4个位置,比较秋季和冬季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肉鸡生长后期,冬季舍内环境温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两个季节的温湿度均可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需求。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冬季舍内氨气浓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秋季(P<0.05);同时冬季舍内空气微生物总菌数显著高于秋季(P<0.05)。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内温度在不同季节可保持恒定;在冬季饲养期,舍内湿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微生物总菌数升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换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