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56株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性测定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中国兽医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查新疆部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药物敏感性和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现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和K-B琼脂扩散法对56株单增李斯特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12种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8.6%(16/56)的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而K-B琼脂扩散法检测19.6%(11/56)菌株耐药。56株单增李斯特菌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能、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敏感,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耐药。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发现,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2.5%(7/56)、10.7%(6/56)、10.7%(6/56),多重耐药菌株占7.1%(4/56)。在18株表型耐药菌株中,61.1%(11/18)的菌株携带相应的耐药基因,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以tetM为主,红霉素耐药基因为ermB,氯霉素素耐药基因为cat。而在38株非耐药表型菌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b-cr和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的检出率分别高达57.9%和39.5%。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5%~100%。新疆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出现耐药,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不完全符合,应引起关注。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抑菌圈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成本高,农产品价格低,农资企业如何破局?
《营销界 》 2019
摘要:目前农业的天花板和地板效应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农资企业和我沟通"其产品进新疆的定位问题",我对此的一贯回答是:"新疆农资产品一定要因地制宜,要区分林果产业和大田作物,要注意农业成本和效益,要注意节本和增效是两个问题。"我想,把这个问题展开了,就可以回答"现如今,化肥、灌溉价格高昂,小麦、玉米价格低廉,农民不愿意种了,你怎么看"的问题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异丙甲草胺对甜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和甜菜幼苗的安全性评价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室内盆栽法,根据精异丙甲草胺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了精异丙甲草胺对甜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和甜菜苗期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精异丙甲草胺对甜菜田的常见杂草有一定防效,防治效果:稗草>龙葵≈反枝苋>苘麻。在1944 g/hm~2施用量下对稗草、反枝苋、龙葵、苘麻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 04%、80. 65%、79. 56%、24. 24%,4种杂草的IC_(90)分别是1267. 12、3872. 50、3821. 05、8671. 96 g/hm~2。精异丙甲草胺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高于阔叶杂草。精异丙甲草胺对甜菜苗期生长量有影响,株高、根长、鲜重、干重都受到抑制,随着施用浓度增大,抑制率也上升。但在合适的剂量范围中,药剂对甜菜苗期的影响较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新疆农垦科技 》 2019
摘要:研究不同滴灌量对新疆北疆玉米生长和产量因子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新疆滴灌种植玉米的最佳灌水定额,以优化滴灌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灌溉规程。本研究通过田间灌溉区组试验,以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调查测定了4个滴灌定额:4 200 m~3/hm~2、4 800 m~3/hm~2、5 400 m~3/hm~2和6 000 m~3/hm~2玉米的生长性状、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土壤中盐分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玉米生长,茎粗和叶面积增加最为明显,但当灌溉量增加到6 000 m~3/hm~2时,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对植株籽粒及总体干物质积累效应以灌溉量5 400 m~3/hm~2最优。玉米产量与灌溉量呈抛物线关系,当滴灌量较常规灌溉量(4 800 m~3/hm~2)增加12.5%(5 400 m~3/hm~2)时,籽粒产量显著提高,增幅9.88%;而当滴灌量较常规增加25%(6 000 m~3/hm~2)时,籽粒产量增幅不显著。增加灌溉量对土壤盐分具有显著的淋洗作用,土壤盐分向35 cm以下土层运移。综合各处理玉米地上植株生长、产量及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推荐北疆地区滴灌玉米适宜灌溉定额为5 400 m~3/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活性物质在肉及肉制品脂肪氧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动物采食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植物或其提取物,不仅可以改善动物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且能够促使其肉制品的营养成分更为均衡,有利于加工和保藏。在肉制品加工及保藏过程中添加生物活性物质,不仅能使肉制品脂肪处于较低的氧化状态,而且对产品的质构、感官特征等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有利于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本文对在动物饲养、肉制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应用天然活性物质进行营养改善、品质调控的研究,尤其是在脂肪氧化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天然活性物质在动物饲养、肉及肉制品加工中的利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肉制品的安全生产方面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放牧过程中的位移时空特征
《草业科学 》 2019 CSCD
摘要:对绵羊放牧行为的研究可为放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石河子市东湾镇一大滩和紫泥泉种羊场的绢蒿(Seriphidium)荒漠草地与放牧绵羊为研究对象,使用GPS对放牧绵羊的实时轨迹数据进行获取,通过ArcGIS对GPS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究绵羊放牧过程中的位移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放牧季节,绵羊行走的速度随着季节的移动呈先增加再趋于平缓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一日的变化中,绵羊行走速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随着坡度的增加,行走速度变化呈抛物线趋势,在坡度为43°时,速度最大。放牧绵羊的采食路径、行走速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差异明显,主要与草地植被生长、地形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IPI-4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作为四大重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对公共安全及畜牧业发展威胁极大。其毒力岛4(LIPI-4)是新发现的一个潜在毒力因子,与LM的神经感染和母胎感染密切相关。以54株食源性LM的DNA为模板,针对LIPI-4的6段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的方法检测LIPI-4的携带情况并对携带株的LIPI-4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54株LM中有5株携带LIPI-4基因,携带率为9.26%;5株食源性LM LIPI-4基因的同源性均为100%,与CC1代表株LM09-00558 LIPI-4基因的同源性99%以上;对LIPI-4中EIIC结构域分析表明5株食源性LM LIPI-4均为PTS~(Lac)家族。食源性LM携带LIPI-4基因且属于PTS~(Lac)家族,研究LIPI-4基因对进一步了解LM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IPI-4 PTS~(Lac)家族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型李斯特菌arcD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 2019
摘要:为了对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型李斯特菌LM5567的arcD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实验利用PCR方法对arcD基因进行扩增,连接至pMD19-T载体,将连接产物转化至DH5接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菌株进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扩增获得的arcD基因序列长为915bp,克隆得到arcD基因的阳性转化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rcD蛋白属于跨膜蛋白,无信号肽序列;LM5567的arcD基因核苷酸序列与02-6680株(4b,奶酪,加拿大)相似性99.9%,与10-0811株(1/2b,螃蟹,加拿大)相似性99.7%,与10-0809株(4b,粪便,加拿大)、81-0558株(4b,脑脊髓液,加拿大)、02-1103株、02-1792(4b,奶酪,加拿大)和81-0861株(4b,卷心菜,加拿大)相似性均为100%。LM5567arcD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上述菌株相似性为89.4%~89.9%。本实验成功克隆了arcD基因,为进一步探究arcD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arcD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秆起拔力关键因素的研究及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棉秆起拔力是设计棉秆拔秆收获机械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为了研究收获期的棉秆高度、棉秆直径、土壤含水率、土壤坚实度等因素对棉秆起拔力的影响,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的试验田进行了棉秆起拔力的测试试验,采集了其中5块试验田棉秆起拔力、棉秆直径、土壤坚实度、土壤含水率和棉秆高度的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已测得5块试验田的数据中,第3组棉秆起拔力最大,单株棉秆最大起拔力为821.1 N,平均起拔力为534.49N;第2块试验田的棉秆起拔力最小,单株棉秆最大起拔力为7 2 6.1 N,棉秆平均起拔力为473.62 N。对已获取的5块试验田数据做的回归分析表明:同一块试验田的棉秆起拔力与棉秆直径成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率越高,起拔力越小;土壤紧实度越大,起拔力越大;棉秆高度与棉秆直径成正比。
关键词: 棉秆起拔力 棉秆高度 棉秆直径 土壤含水率 土壤坚实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