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种肥力水平土壤施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春玉米为供试材料,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进行大田试验,设计配方施肥(TFR)、农民习惯施肥(FP)和对照(CK)3种施肥方式,研究高、中、低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农学效益的影响。连续两年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高、中、低土壤肥力区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1%、13.2%和9.3%;与对照(CK)相比玉米产量分别增加33.7%、39.9%和47.6%。根据试验年份的物价计算,扣除肥料成本后,每公顷TFR比FP和CK玉米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1.2%和9.2%。产量可持续指数表明,中肥力区增产效果最优。尿素的利用率为22.4%,普通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为9.9%,硫酸钾的利用率为21.2%。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益分别为8.7、11.5和9.9 kg·kg~(-1)。配方施肥对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为山西省春玉米"两高一优"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为合理施肥提供数据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玉米不同品种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节水灌溉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优选节水高产型品种是农艺及生物节水的重要措施;试验在半干旱区大田条件下,选用生产上主推的10个密植型春玉米杂交种,对丰水年型下不同品种的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全生育期耗水量以潞玉36最高,利民33最低;各品种对拔节期至抽雄期的土壤供水能力最敏感,且此阶段是造成品种间耗水量差异的主要时期;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大丰30、富友968、先玉335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低耗水型品种,迪卡M9和利民33为低产、低水分利用效率、低耗水型品种;康地4574、郑单958、潞玉36、晋单65、京科968则产量较为接近,但均为高耗水型品种。研究为该区选择节水、高产型玉米品种提供基础,并对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幼胚体细胞胚的发生及植株再生
《西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梨枣胚龄30~40d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噻苯隆(TDZ)、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脱落酸(ABA)及其组合对幼胚胚乳看护培养效果、体细胞胚发生、成熟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小梨枣幼胚(30~40d)胚乳看护培养的培养基为MS+IBA0.2mg·L~(-1)+BA0.5mg·L~(-1)+NAA 0.1 mg·L~(-1),成胚率达62.07%;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TDZ 0.6mg·L~(-1)+IBA1.5mg·L~(-1)+NAA 0.1mg·L~(-1),诱导率为53.32%;在MS+6-BA 0.3mg·L~(-1)+NAA0.02mg·L~(-1)组合下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发生率可达71.43%;ABA可促进体胚的正常发育,质量浓度为0.5mg·L~(-1)时,体细胞胚结构完整,体胚成熟率为21.83%;将成熟的体胚转接到含有IBA 0.03mg·L~(-1)+GA30.03mg·L~(-1)的培养基中,体细胞胚萌发形成完整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多酚对苦荞淀粉和小麦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苦荞淀粉和小麦淀粉为原料,研究低添加量(1%~4%)苦荞多酚与两种淀粉共糊化后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其透明度、凝沉性、糊化特性、质构特性、抗性淀粉含量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多酚与两种淀粉的共糊化显著降低了淀粉糊的透明度和沉降体积比,淀粉糊的凝沉加快;两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值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淀粉更易糊化;同时两种淀粉胶质构参数显著降低,苦荞多酚添加量为4%时苦荞淀粉和小麦淀粉硬度分别下降了19.74%和54.18%;苦荞多酚的存在显著提高了淀粉中抗性淀粉含量(15%~30%)。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共糊化后苦荞多酚促进了淀粉颗粒的交联和聚合。苦荞多酚对淀粉理化性质的改变可视为一种提高抗性淀粉含量的物理改性方式,苦荞粉可作为高抗性淀粉食品的优质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主栽燕麦品种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追溯其亲缘关系,并为燕麦遗传育种提供关键数据,对39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的15个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9份燕麦推广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7个质量性状中以粒形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4,叶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635;8个数量性状中以单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55。(2)聚类分析将39份燕麦品种的8个数量性状分为5个类群,类群Ⅳ为高产育种目标资源材料,类群Ⅰ可作为选育大粒型燕麦的亲本,类群Ⅱ为高秆品种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类群Ⅲ的有益性状不明显,类群Ⅴ为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优良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素内酯对阔世玛胁迫下谷子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阔世玛胁迫下谷子叶片的光合荧光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为谷子田磺酰脲类除草剂阔世玛的安全应用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缓解除草剂药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次,以杂交高产谷张杂5号和普通优质谷晋谷21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待幼苗长至3—5叶期时,喷施7.5 mg·L~(-1)阔世玛,药后1 d,分别叶面喷施清水(对照)、0.05、0.1、0.2和0.4 mg·L~(-1)的油菜素内酯,7 d后对所有处理的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鲜重等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糖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在7.5 mg·L~(-1)阔世玛胁迫下,谷子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产量(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显著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还原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升高。药后1 d喷施适宜浓度的BR能部分缓解阔世玛对谷子的药害,显著提高谷子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光合色素含量、Pn、Tr、Gs、Fv/Fm、ETR、Y(NO)、NI、SS及SPS活性,并显著降低Ci、Y(NPQ)、还原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其中,0.05—0.1 mg·L~(-1) BR对缓解张杂5号阔世玛药害的效果较好,0.1—0.2 mg·L~(-1) BR对缓解晋谷21号阔世玛药害的效果较好。≥0.4 mg·L~(-1) BR不能缓解阔世玛药害。【结论】7.5 mg·L~(-1)的阔世玛对谷子产生显著药害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其光合色素含量,抑制了PSⅡ光化学活性,影响了糖代谢的正常运转。0.1 mg·L~(-1)的油菜素内酯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提高PSⅡ光化学活性、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卸出、维持蔗糖代谢平衡等来缓解阔世玛对谷子光合作用的抑制。
关键词: 谷子 油菜素内酯 阔世玛 光合能力 叶绿素荧光 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肠球菌厌氧菌株感染导致犊牛腹泻的诊治报告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2016年3月上旬,山西省晋中市某奶牛场新生犊牛先后发病,症状主要为持续腹泻、白色水便,诊断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厌氧菌株感染引起的肠炎,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山西省晋中市某奶牛场饲养奶牛500多头,其中的20多头犊牛于2016年3月上旬出现持续性腹泻等肠炎症状。奶牛场主人用氟哌酸、多酶片和肠道保健性药物治疗发病犊牛5~7 d,无效,有8头犊牛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养模式对群养初产母猪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90头4月龄、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3个组:群养群饲(对照Ⅰ组)、限位栏饲养(对照Ⅱ组)和智能化饲喂试验组,每组30头,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群养初产母猪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在试验第12、15天血清孕酮含量以及雌二醇峰值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Ⅰ和对照Ⅱ组(P<0.05),对照Ⅰ和对照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浓度在各个检测点试验组均低于对照Ⅰ和对照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Ⅰ和对照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智能化饲喂饲养模式使母猪之间有了行为、社交与心理的交流,避免了神经官能症、刻板和规癖等行为,从而在心理上健全了母猪的体质,使母猪运动量增加,符合母猪生长、生活习性,实现动物福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豆象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理化性质
《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抗豆象绿豆品系B18、B20、B24和A22为试材,以感虫绿豆品种晋绿1号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绿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其在高温、酸碱及超声波下绿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稳定性。结果表明,4个抗豆象绿豆品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感虫品种,且均与对照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其中B18活性最高,高达70.2TI U g–1,B20和A22活性次之,B24活性最差,但仍高达55.2 TI U g–1。4个抗豆象绿豆品种在不同温度、不同p H和不同振幅超声波下,残余活性均比对照高,且残余活性均随温度升高、温浴时间延长而降低,p H在2~12之间,随p H值的升高,残余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p H值为6~8之间残余活性最高,残余活性也随超声波辐射强度升高、时间延长而降低,且4个抗虫品种中B18的耐高温性、耐酸碱性和耐辐射性最强,B20次之,B24的耐高温性、耐酸碱性最差,A22耐辐射性最差,说明在不同温度、p H和超声波处理后,B18、B20是抗豆象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残余活性保存最高的2个品种,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 抗豆象绿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活性 温度 pH 超声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