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时空变化研究
《土壤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的研究是制定香蕉养分管理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香蕉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10个,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探讨养分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整体上较高,缺素少,而硼是普遍缺乏的元素;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质明显下降、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显著提高。从化肥消耗量变化、施肥结构及香蕉种植模式三方面探讨了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出血症病毒(RHDV)全基因组克隆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多株R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3对扩增RHDVCD株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了RHDVCD株包含全序列的3个片段,并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根据引物上唯一的交叉酶切位点,把三个克隆片段同时克隆到pUC18载体上,获得了RHDVCD株全基因组克隆,测定了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accessionnumberAY523410)。进行了CD株全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其他6株全序列比较及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除CD株外,其余6株(西班牙AST-89株、法国SD株、意大利BS89株、德国分离1株、德国分离2株、澳大利亚CzechV351株)之间的同源性均很高,在93.9%~100%之间,而CD株与其他6株之间的同源性均较低,在89.0%~89.6%之间。德国的2个分离株序列完全相同,应为同一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此7株病毒可形成2个明显的分支,中国CD株形成一个分支,其余欧洲、澳大利亚分离株开成一个分支,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技术研制管喂食品及应用效果的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06
摘要:利用膨化技术加工大米、大豆等,并以膨化后的物料作为管喂食品的基本原料,研制了1种营养全面、热量充足的肠内营养品,管饲切喉手术病人,结果显示:当原料水分11.5%~12.5%、粒度15~20目、m(谷物)∶m(豆类)=(80~90)∶(20~10),混和原料中油脂含量在4%以内,蛋白质含量在30%以内,较易膨化。管饲喂养30d,病人的营养状况是:7~10d病人达正氮平衡,从术前的(-5.36±5.18)g/d达到术后的(1.2±6.14)g/d,而对照组则从术前的(-4.33±3.45)g/d到术后的(-0.93±5.20)g/d,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病人血液中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也较对照组达显著差异。结论:该产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柑桔园土壤养分肥力研究
《土壤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掌握土壤养分肥力状况,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柑桔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70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Fe、Mn、B、Zn含量,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探讨其时空变化概况。结果显示:目前柑桔园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是低镁缺硼及钾、钙、镁养分不平衡;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土壤有效磷、锌、钾和氮含量有较大提高,有效钙含量降低,其余养分变化不大。土壤钙、镁含量在低水平上渐趋于相对平衡,而钾、镁不平衡状态仍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柑桔园土壤pH及多个中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建议在柑桔果园增施镁、硼肥及石灰或其它碱性肥料,减施磷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特异性结合并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迄今已在20多种植物体内发现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有关PGIP基因研究、PGIP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以及在抗病育种中应用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植物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基因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