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早熟大果枇杷早钟6号引种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早钟6号枇杷在广州以北地区气候条件下,树势强健,粗生易长;物候期与原产地相比,夏梢抽吐期明显提前,盛花期较长且滞后;1年可抽生5次梢,结果母枝容易成花,不同结果母枝类型的商品果率为53.6%~91.5%;果实3月上旬末至下旬成熟,倒卵形,单果重40.13~52.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12.3%,100 mL果汁含酸0.20~0.60 mg;早结丰产性好,2年试结果,3年全面投产,5年生果园每667 m2产量达1 140 kg,是适宜广州以北山区发展的早熟大果枇杷良种。

关键词: 枇杷 早钟6号 引种 丰产性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红火蚁触杀型药剂的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测定了9种杀虫剂的触杀活性和其中8种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触杀活性测试表明,48%毒死蜱对工蚁的击倒速度和致死率均高,药后0.5 h工蚁死亡率达100%;氨基甲酸酯类药剂药后8 h工蚁的被击倒率达100%;5%氟虫腈10 000倍和10%溴虫腈10 000倍药液处理后工蚁的被击倒速度低,但药后24 h工蚁死亡率达100%;高效氯氰菊酯和杀虫双对工蚁的毒性是可恢复的。毒力测试表明,98%杀螟丹对红火蚁毒力最强,其次是10%溴虫腈和48%毒死蜱,而有机磷类的敌敌畏和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毒力表现较差,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一般。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溴虫腈、毒死蜱、杀螟丹等药剂可被推荐用于野外红火蚁的灌巢防治。

关键词: 红火蚁 触杀型杀虫剂 活性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复方口服液体外抗禽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菠萝的光合特性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室外3种不同密度的菠萝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密度菠萝的净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都呈现下行抛物线,早上与傍晚较高,下午15:30前后基本为0;其中密度4.6株/m2的净CO2吸收速率更显著(α=0.1)。此外,密度3的叶面有效光、温度、水分含量等生态因子也比另外两种密度(3.8株/m2、4.4株/m2)更有利于光合作用。

关键词: 菠萝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常用消毒剂对杂色鲍幼鲍的急性毒性试验

海洋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常温静水的条件下,分别用高锰酸钾、菌毒净、聚维酮碘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幼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依次为高锰酸钾>菌毒净>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对幼鲍24,48 h的LC50分别为17.1,5.18 mg/L。菌毒净对幼鲍24,48h的LC50分别为105,46.5 mg/L。聚维酮碘对幼鲍24,48 h的LC50分别为530,218 mg/L。菌毒净、聚维酮碘是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

关键词: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幼鲍 毒性试验 高锰酸钾 菌毒净 聚维酮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冬种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地引进了一批加工型和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粤引06-9和菜用型品种粤引06-4、粤引06-7在广东冬季种植表现较好,建议作进一步的表征试验。

关键词: 冬种 马铃薯 引种 加工型 菜用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不同水平海带粉对凡纳对虾生长及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在以鱼粉、豆粕、花生粕等为主要蛋白源的实用饲料配方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海带粉(0%、0.4%、0.8%、1.6%、3.2%、6.4%),喂养初重约0.68 g的凡纳对虾8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带粉添加水平的增加,凡纳对虾的增重率、饲料利用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的趋势在试验前期并不明显,试验中期海带粉的添加量为3%左右时,幼虾增重率最高;海带粉添加量为0.4%时,凡纳对虾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达到84.82%,显著高于0%、3.2%和6.4%添加组。随着饲料中海带粉添加量的增加,饲料的粗灰分含量增加,因此配方中大量使用海带粉,其适宜添加量需视基础配方和加工工艺以及对虾不同阶段生长和消化生理综合考虑。

关键词: 凡纳对虾 海带粉 表观消化率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蕙兰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探索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SDS、CTAB和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大花蕙兰叶片基因组DNA,发现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高,产率也较高。以5’-GGTGCTCCGT-3(’BA440)为随机引物,并以大花蕙兰品‘种金杯(’Cymbidiumhybridiumcv.HiroshimaGoldenCu“pSunnyMoon”)的DNA为模板,对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Mg2+、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和dNTP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2.0mmol/L、1.0U、0.20μmol/L、25ng和0.20mmol/L。扩增程序优化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0.5min,37℃退火1min,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

关键词: 大花蕙兰 基因组DNA提取 CTAB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肠辐照保鲜应用试验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鸡肉肠用聚乙烯(PE)和尼龙聚乙烯(ONY/PE)抽真空后包装,并经3.5 kGy,6.65 kGy和8.5 kGy60Co-γ射线辐照后,分别观察在家用冰箱、春季室温和夏季室温条件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辐照对鸡肉肠的感官指标无不良影响,品尝试验结果表现良好;经不同剂量辐照可延长其保藏期;用PE包装,辐照组比对照组的保质期分别增加了1.6倍、3.4倍和4.0倍;ONY/PE复合包装比PE可延长1倍左右保藏期。

关键词: 鸡肉肠 辐照 保鲜 延长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茎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简报)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通常称为液氮保存或LN(-196℃)保存,是目前植物种质资源长期稳定保存的理想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玻璃化法(Vitrification)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Uagami等首次

关键词: 香蕉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法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