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特早熟板栗优良单株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连续3年的实生选种、田间调查观察,从众多实生老树中筛选出2个8月中下旬成熟、单果重分别为11.56 g和11.90 g、果实外观漂亮、油黑有光泽、品质优良的特早熟板栗优良单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叶片主要养分含量及营养诊断适宜值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对广东省芒果产区215个叶片样本的N、P、K、Ca、Mg含量及相应产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芒果高产树与低产树的叶片N、P、K含量差异不明显,Ca、Mg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低产树养分的离散变异程度明显高于高产树,高产树叶片的N、P、K、Ca、Mg含量处于相对适宜水平,低产树的叶片养分含量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高产树的叶片养分对产量的贡献很大程度上依靠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认为芒果营养诊断值为:N 1.60%~1.88%、P 0.140%~0.180%、K 0.72%~0.98%、Ca 1.43%~2.15%、Mg 0.147%~0.28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辛料在粤式传统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应用现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介绍了粤式传统肉制品的分类,对香辛料在粤式传统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应用种类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结合香辛料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广东香辛料产业的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粤丰B的香味遗传分析与SSR标记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水稻香味的遗传机制比较复杂,从1930年开始,就对香味的遗传机理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不同的研究者所得出的结果不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但目前所找到的PCR标记与香味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偏大,不利于有效地开展香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此,进一步对水稻香味性状的遗传及其基因的精细定位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爆玉米花香型水稻品系粤丰B和无香味品种320B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粤丰B的香味遗传机制,并利用SSR标记对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进行了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水稻香味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有香为隐性,无香为显性;在纯合基因型中水稻叶片的香味与米粒的香味呈高度的一致性;但在杂合的基因型中,叶片无香的单株,其米粒有不香与有香的分离;并将隐性香味基因(fgr)定位于第8染色体上,位于SSR标记GR01和RM223之间,与两标记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3cM和5.7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两种亚致死剂量的农药混用对斜纹夜蛾体内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8±1)℃下,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为靶标昆虫,测定亚致死剂量的乐斯本、除尽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混用后对幼虫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乐斯本和SlNPV混合悬液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SOD活性显著高于清水、病毒和乐斯本单独处理组,12 h、24 h和36 h时分别为清水对照的1.18、1.35和1.25倍;除尽和SlNPV混合悬液处理后12 h,其酶活性低于清水、SlNPV和除尽单独处理组。乐斯本和病毒混合悬液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CAT活性高于清水、病毒和乐斯本单独处理组,12 h、24 h和36 h时分别为清水对照组的2.79、1.09和1.53倍;除尽和病毒的混合悬液处理后,其酶活性除12 h时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外,其他时间均低于清水对照。在正常和中毒的斜纹夜蛾体内均未测出POD活性。可见,农药与病毒混合处理主要影响了CAT活性。
关键词: 斜纹夜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乐斯本 除尽 核型多角体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剂量和免疫次数对鸡毒害艾美耳球虫免疫保护力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相对增重率(RBWG)、饲料转化率(FCR)和盲肠相对卵囊产量(ROP)为指标,评价了1次或2次分别以1×103个或3×103个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孢子化卵囊(SO)/鸡剂量免疫接种后特异性免疫力的产生和持续时间。笼养岭南黄肉雏鸡于3日龄1次或3日龄和10日龄2次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E.necatrix SO后,于17日龄(2次免疫组为24日龄)、34日龄和50日龄时以14×104SO/鸡剂量的同源卵囊攻虫,结果表明,免疫后2周卵囊接种鸡已产生坚强免疫力,1次免疫接种者(17日龄)高、低2个不同剂量组的RBWG、FCR和ROP分别为95.5%、2.32、24.54%和101.4%、2.32、21.1%;而2次免疫组(24日龄)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106.5%、2.44、9.3%和98.2%、2.38、7.48%。至34日龄和50日龄攻虫时,这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下降更为明显,但2次免疫处理组的这些指标均明显优于1次免疫者;同一次处理的不同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结果揭示,雏鸡口服免疫接种一定剂量的E.necatrix孢子化卵囊后可迅速诱导鸡体特异性免疫力的产生,但免疫保护力在笼养条件下持续时间较短。
关键词: 鸡 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 卵囊 免疫接种 免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