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IVGMM和IVTobit的估计方法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农业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采用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总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为解决传统回归方法中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运用工具变量法和样本选择修正法探究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实际影响。[结果]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结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械化水平每提升1%,农户种植总面积增加0.428%,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0.43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就增加0.11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增加1.104%。[结论]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面积有稳健的正向效应,特别是对农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正向效应更大。与样本修正后工具变量估计相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会严重低估机械化水平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机械化水平 农户 种植结构 IVGMM模型 IVTobi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中杀线虫剂农药残留及风险评估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西瓜及其产地土壤和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对湖北某地的西瓜及其产地的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在西瓜中检出的阿维菌素在土壤和地表水中并未检出.全部44个土壤样品中有9个样品检出农药残留,占总体样本数的20%,共检出3种农药残留,检出率比较高(>10%)的农药是克百威;全部44个地表水样品中有3个样品检出农药残留,占总体样本数的6.82%,共检出1种农药克百威残留.说明湖北地区使用较多的杀线虫剂为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和克百威,而且检出农药均是未在西瓜上登记的农药,西瓜中二丁胺检出率高达90%,其中高毒农药克百威有检出.西瓜中检出的农药残留较少,其中阿维菌素和克百威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消费者的慢性风险保护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
关键词: 西瓜 农药残留 阿维菌素 克百威 二丁胺 健康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提取物和迷迭香提取物对鲈鱼风味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酵母提取物和迷迭香提取物混合腌制大口黑鲈背部鱼肉,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探究最佳腌制时间、调味料比例、料液比,确定了最佳加工工艺,并分析了腌制前后风味差异。结果表明:在4 ℃下,当0.15%酵母提取物与0.2%迷迭香提取物混合配制腌制液比例为1:3,鱼肉与腌制液料液比为1:4,浸泡50 min时感官评分最高;通过电子鼻分析表明,经腌制处理的鲈鱼与对照组气味差异明显;且在此配方处理下,脂质氧化分解产生的醛、酮、醇类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去腥效果明显;处理组鱼肉中IMP(次黄嘌呤核苷酸)、AMP(腺嘌呤核苷酸)2种主要呈味核苷酸含量增加,Hx(次黄嘌呤)、HxR(次黄嘌呤核苷)2种核苷酸含量下降,鲜味提升。
关键词: 酵母提取物 迷迭香提取物 大口黑鲈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核苷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肌抑素对PK15细胞MMP-2/7/9表达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肌抑素(MST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调控关系,探明MSTN对PK15细胞MMP-2/7/9表达的影响。对MSTN单等位基因敲除猪背膘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复苏前期制备的MSTN基因敲除PK15细胞系:单等位基因敲除的PK3108细胞系和双等位基因敲除的L18细胞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rern blotting分别检测PK15、PK3108和L18细胞系中MSTN、MMP-2/7/9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猪相比,MSTN单等位基因敲除猪背膘组织转录因子C/EBPδ、MMP-2/7基因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下调(P<0.01);细胞外基质中纤连蛋白(FN)和层连接蛋白(LN)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复苏的PK3108和L18细胞呈现绿色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K3108和L18细胞中MSTN、MMP-2/7/9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PK15细胞(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K3108和L18细胞中MSTN、MMP-2/7/9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K15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在MSTN基因敲除的PK15细胞中,MSTN功能缺失能显著降低MMP-2/7/9的表达,且MMP-2/7/9蛋白表达降低的趋势与MSTN蛋白表达的趋势相一致。
关键词: 猪 肌抑素(MSTN) 基质金属蛋白酶2/7/9(MMP-2/7/9) PK15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对硒吸收累积特性及其硒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茶叶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沙培试验,从动态角度研究了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下茶树对硒的吸收累积规律,并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结果发现,茶树不同部位对硒的累积量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硒保留在根部,在其体内的迁移率较低,硒的累积量和外源硒浓度、培养时间显著相关;当外源硒浓度在0~0.05 mmol·L-1时,茶树长势良好,但当浓度高于0.10 mmol·L-1时,茶树表现出中毒症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转录因子CsbHLH62及茉莉酸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丙二烯环化氧化酶基因(CsAOC)和脂氧合酶基因(CsLOX6)受到高浓度硒的诱导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与根系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茶树各部位对硒的累积与外源硒浓度和培养时间显著相关,基因CsbHLH62、CsAOC和CsLOX6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泰优2806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泰优2806与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2016-2017年,在湖北武穴、咸宁等地进行制种试验,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是选好基地和适宜的扬花授粉期,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科学管理创建高产群体,适时适量喷施"920"提高异交结实率,综合防治病虫害,严格除杂确保种子质量,及时收获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鼓泡式鱼类清洗机管路湍流数值模拟与优化
《食品与机械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Fluent软件对鼓泡管路中的分流管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分流管上每个喷气口气体的流速分布图,当分流管长为40cm时,每个喷气口气体的流速相近,产生的气泡均匀、可控。通过对分流管上的喷气孔径、孔距等相关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扩展的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不同气流速度对气体体积分数、湍流动能、湍流耗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流速与气体体积分数、湍流动能、湍流耗散率具有正相关性,当鼓泡管路中参考气流速度8m/s、喷气孔径6mm、喷气孔径间距70mm时,湍流动能转化比最高(67.7%)。验证实验表明:清洗时间、气流流量、清洗量对鲫鱼表面和腹腔的清洗效果影响显著,当清洗时间170s、气流流量145L/min、清洗量1.5kg时,清洗效果达92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2种模式下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相对于水稻单作模式,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增加16.3%,且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实现的;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3%、7.6%和22.7%;采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在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和水稻单作模式下直播水稻氮肥合理用量分别为102.4 kg/hm~2和139.6 kg/hm~2,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直播水稻合理施氮量较水稻单作模式降低了26.6%.由此可见,长期稻虾共作模式能够大幅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 直播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淫羊藿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淫羊藿ISSR-PCR的各组分(即引物, 2×Taq Master Mix,模板DNA)的最佳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为进一步使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淫羊藿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体系为:在20μL的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为30ng,2×Taq Master Mix的量为9.8μL,引物为0.325μmol/L。此外,筛选出7条多态性较好、条带稳定的引物(UBC-808, UBC814, UBC826, UBC827, UBC840, UBC846及UBC856),并对其进行温度梯度PCR,结果表明,所选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介于46.8℃~65℃之间。在此基础上,对13份淫羊藿种质资源进行ISSR扩增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扩增效果较好,稳定性强,对淫羊藿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川市藤茶黄酮成分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海拔1 500~1 600 m)采集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样品,采用60%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双波长(λ=208.4 nm,λ=293.2 nm)检测藤茶幼嫩茎尖总黄酮,平均含量高达453.67±11.26 mg/g;利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到3个化合物,利用LC-HR-ESI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二氢杨梅素(1)、杨梅素(2)和花旗松素(3);通过高效液相(HPLC)检测分析发现,利川市藤茶样品中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花旗松素的含量为别186.31±10.43、13.83±1.32、14.76±2.26 mg/g.
关键词: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总黄酮 二氢杨梅素 杨梅素 花旗松素 利川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