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鸡舍空气中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畜禽养殖舍是其病原体传播的一个重要传染源,但其在家禽舍气溶胶中的流行情况和特征并不明确.通过对从家禽养殖舍生物气溶胶采集而来的细菌进一步分离鉴定,共获得了10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其中松鼠葡萄球菌(41.18%)是最主要的菌种,此外还包括马胃葡萄球菌(21.57%)、腐生葡萄球菌(18.63%)、溶血葡萄球菌(10.78%)、木糖葡萄球菌(5.88%)等.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苯唑西林均呈现高耐药率.PCR检测结果显示,有36.3%的菌株携带有耐药基因mecA,且均对苯唑西林耐药,而mecA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标志耐药基因.

关键词: 家禽舍 气溶胶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 耐药性 mec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砂梨新品种'金鑫'

园艺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砂梨‘金鑫’为‘金水1号’与‘怀化香水’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势强,树姿半直立。果实近圆形或纺锤形,平均单果质量289 g,果皮绿色,果面平滑,果肉白色,肉质细疏松,石细胞含量0.18%,汁液多,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6%~11.5%。在武汉市郊8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40 d。以‘园黄’、‘金晶’等品种作为授粉树,丰产,盛果期产量39 450 kg·hm-2,抗黑斑病。

关键词: 砂梨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郧西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年度任务要求,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二队,于2015年10月12—21日在郧西县开展了资源的调查与收集行动,对郧西县安家乡、香口乡、湖北口回族乡、槐树林特场槐树乡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份,其中粮油种质资源78份、蔬菜31份、果树29份(有茶树资源5份)、药用植物资源1份。粮食类作物资源最有特色的是玉米和小豆资源,果树类资源中野生葡萄、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这些种质资源抗病性较强,食味独特。但是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需要加大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郧西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生菜生长、品质、养分吸收和硒转化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对生菜生长特性、品质、养分吸收和硒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生产合理施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芳妮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6个处理(0,0.5,1.0,1.5,2.0,2.5 mg/L Se),于生菜定植后第15,25天叶面喷施,研究硒对植株生长、品质、养分含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硒浓度小于1.5 mg/L时,促进生菜的生长,产量增加;当硒浓度大于2.0 mg/L,抑制了生菜的生长,产量降低.叶面喷施外源硒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可溶性总糖和总酚含量;低浓度外源硒(Se≤1.5 mg/L)增加了粗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而高浓度硒(Se≥2.0 mg/L)降低了其含量;类黄酮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生菜地上部分N、Ca、Zn含量随着喷施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喷施硒浓度的增加,Mg含量增加,而P、K、S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低浓度硒降低了生菜地上部Fe元素的含量,但随着喷施硒浓度的增加地上部的含量明显增加.生菜地下部N、S元素的含量随叶面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Ca、Mg、Fe、Zn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适量硒浓度(Se≤1.5 mg/L)增加生菜地下部K元素的含量,高浓度则降低了其含量.生菜地上部硒的含量以有机态硒为主,有机硒转化率均在80%以上.因此,喷施硒浓度为1.5 mg/L对生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和养分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富硒功能蔬菜的生产.

关键词: 生菜 亚硒酸盐 生长 养分吸收 硒转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核酸酶基因AtCaN2克隆及功能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拟南芥核酸酶AtCaN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与功能,从拟南芥中克隆了核酸酶AtCaN2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分析,蛋白质诱导、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结果表明,AtCaN2蛋白等电点为8.45,化学式为C_(1116)H_(1788)N_(310)O_(335)S_3,共含有3 552个原子数,为亲水性蛋白;AtCaN2与十字花科亚麻荠的同源性较高,同源性为87.89%,与谷子、高粱和玉米的同源性较低,同源性分别是56.42%,57.35%,56.47%,且在氨基酸序列中间具有高度保守的D-X-D序列;同时进化树分析显示AtCaN2与十字花科亚麻荠的亲缘性最近,与谷子、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亲缘性比较远,这些结果同氨基酸序列比对的结果一致;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定位于细胞质,与预测结果相符;蛋白质诱导和纯化得到大小约为35 ku的His-AtCaN2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正确翻译表达,且没有出现结构上的断裂或者降解的情况;小量诱导和大量诱导均有点突变后的His-AtCaN2(M)融合蛋白表达,且纯化后得到了点突变His-AtCaN2(M)较单一的条带;蛋白酶活性分析表明,His-AtCaN2融合蛋白对核酸底物具有降解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而His-AtCaN2(M)点突变融合蛋白对核酸底物没有降解能力,底物基本上未降解。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在植物体内研究AtCaN2基因的相关机理作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 拟南芥 核酸酶 AtCaN2 亚细胞定位 原核表达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干燥过程中酯类香气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食品科学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草莓片干燥过程中酯类香气化合物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干燥过程中草莓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并且考察干燥过程中与酯类化合物有关酶活性。结果表明,草莓在干燥过程中,新生成了己酸乙酯、乙酸辛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己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辛酯等含量增加,同时也有部分酯类化合物损失;主成分分析显示,干燥15 h的草莓片酯类香气化合物综合得分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乙醇脱氢酶与某酸乙酯以及乙酸辛酯、(S)-3-羟基丁酸甲酯等酯类香气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醇酰基转移酶与乙酸某酯、己酸甲酯和辛酸乙酯等呈显著正相关;脂氧合酶与乙酸辛酯、乙酸己酯、己酸甲酯、丁酸乙酯、癸酸乙酯、丁位辛内酯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草莓 酯类 酶活性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添加量对构树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添加量对高水分构树叶青贮后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设7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晾晒后的构树叶直接青贮)、试验第1~6组(新鲜构树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量分别为0、1.00×105、5.00×105、2.50×106、1.25×107和6.25×107 CFU/g).青贮60 d.结果表明:1)青贮30 d时,各组构树叶均有酸香味,第6组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和第1组的pH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增加,第1~6组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pH逐渐降低;除第1组外其余各组均未检出含有丁酸;对照组的构树叶相对饲喂价值低于其他各组(P<0.05).2)青贮60 d时,各组间感官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第1组出现了轻微臭味;植物乳杆菌高添加量组(第5和6组)构树叶青贮后的pH显著低于未添加组(对照组和第1组)(P<0.05);对照组和第1组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第1组丁酸含量为0.19 mg/k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上升,构树叶青贮后丁酸含量逐渐下降.与青贮30 d相比,青贮60 d各组pH下降不明显,相对饲喂价值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能促进高水分构树叶青贮成熟并提高其青贮品质,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青贮品质更佳.构树叶青贮30 d即可达到较好青贮品质.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高水分 构树叶 青贮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油菜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在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草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化学分析和瘤胃瘘管山羊动物模型研究饲用油菜的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特性,为饲用油菜饲喂反刍动物提供营养参数.试验测定华油杂62油菜盛花期及结荚初期植株营养成分含量,并用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波尔山羊测定饲用油菜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盛花期饲用油菜的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达到17.30%、11.48%,显著高于结荚初期(P<0.05);两个生长期饲用油菜的粗脂肪、粗灰分、钙、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盛花期植株中硫甙含量为10.17μmol·g-1、单宁含量为0.94%,均高于结荚初期.2)盛花期、结荚初期饲用油菜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随消化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升高;盛花期饲用油菜粗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在72 h时达到84.70%;干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在0~24 h快速升高,48 h后稳定在67%左右;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上升速度较慢,72 h时分别为48.22%和45.78%.结荚初期饲用油菜中干物质和有机物的瘤胃降解率在0~72 h均低于同时间点的盛花期.3)盛花期、结荚初期饲用油菜植株中各营养成分之间快速降解部分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均为最高,分别达到64.06%和68.81%;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成分(P<0.05),分别达到76.50%和75.13%.结论:盛花期和结荚初期饲用油菜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瘤胃降解率均较高,盛花期饲用油菜更易被山羊瘤胃消化.

关键词: 饲用油菜 营养成分 瘤胃降解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松弛素B对猪孤雌胚胎和体外克隆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对猪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猪体外胚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CB以及不同孵育时间的处理,筛选出CB对猪早期胚胎发育的最适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同时通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猪体外囊胚孵化期的细胞数差异,进一步研究CB对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CB浓度为7.5μg/mL时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的卵裂率分别为85.00%和90.23%,囊胚率为35.68%和42.58%,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采用7.5μg/mL CB处理电激活后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孤雌胚胎孵育4 h组的卵裂率(83.80%)和囊胚率最高(35.39%),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而克隆胚胎孵育6 h组的卵裂率(83.98%)和囊胚率最高(55.62%),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未添加CB处理的孤雌胚胎在囊胚孵化期的细胞平均数为28个,CB处理组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细胞平均数分别为36和52个,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猪体外孤雌胚胎用7.5μg/mL CB处理4 h可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克隆胚胎用7.5μg/mL CB处理6 h卵裂率及囊胚率最高,且囊胚期内细胞团细胞总数最多。CB处理有利于体外胚胎早期发育,提高克隆胚胎移植受孕率。

关键词: 细胞松弛素B 孤雌胚胎 克隆胚胎 囊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高山蔬菜是湖北省特色板块之一,2019年播种面积14.54万hm~2,总产量416.04万t,产值64.71亿元,为满足夏季鲜菜市场供应和山区农民致富发挥重要作用。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采取科学规划布局、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广轻简化生产措施、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强高山蔬菜公共品牌建设、强化财政支农政策等措施,推进湖北高山蔬菜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