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麦轮作体系下抗除草剂稻麦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稻麦轮作区直播稻面积迅速扩大,直播连作田块杂草猖獗,田间除草剂与适播品种的应用需求愈发急迫,抗除草剂稻麦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我国稻麦轮作区种业与农化企业联合发展的新方向。抗除草剂稻麦的配合轮作不仅降低了全年杂草的防除成本,增加了作物产量,同时也减少了除草剂对当茬和后茬作物的副作用,特别是安全、低残留选择性除草剂与抗性种质材料的配合使用,将显著降低除草剂滥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野生稻和田间顽固性杂草的发生量,为助力实现稻麦轮作区稳产、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的生产目标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农药市场主要的除草剂种类,并且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2个角度介绍了与其对应相关的抗除草剂稻麦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为稻麦轮作区直播稻种植背景下抗除草剂品种(系)种药一体化栽培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肌红蛋白血红素辅基氧化修饰对肌球蛋白功能特性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血红素辅基氧化修饰对肌球蛋白溶解度、粒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氧化修饰后肌球蛋白凝胶动态流变学特性、凝胶强度、保水性、水分分布变化、分子作用力以及微观结构变化,揭示氧化修饰对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血红素辅基处理肌球蛋白,蛋白溶解度无显著差异,乳化稳定性、热诱导凝胶的凝胶强度以及持水力有所提高,蛋白凝胶网络致密均匀,血红素辅基通过提高肌球蛋白凝胶分子间作用力(二硫键)使凝胶结构更加均匀有序、致密、孔洞尺寸小;同时提高了凝胶的表面亲水性和凝胶持水力,增强了凝胶中蛋白-水分子相互作用,进而增加了凝胶中不易流动水的比例,使更多水分保持在凝胶网络结构中.高浓度血红素辅基处理造成肌球蛋白溶解度降低、粒径增加、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降低同时凝胶网络结构被破坏、流变曲线趋于平坦,持水力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监测及特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我国山东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多地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已对稻瘟灵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江苏省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为明确江苏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本研究分离了 2019年采自江苏省6个地区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01株,监测到13株稻瘟病菌为稻瘟灵的抗药性菌株,全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性频率为12.9%.除仪征市未监测到抗药性菌株外,其他5个地区徐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东台市以及宜兴市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40.0%、33.3%、11.5%、5.0%和5.9%.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其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13株抗药性菌株的EC50值为15.0~20.6 mg·L-1,其抗性水平在3.6~5.0之间,均表现为低抗水平.进一步对筛选到的稻瘟灵抗性菌株适合度分析发现,只有2株抗性菌株2019-33和2019-45适合度降低,其余抗性菌株均无明显变化.这13株抗性菌株与嘧菌酯、咪鲜胺以及稻瘟酰胺均不存在交互抗性,且抗性相关基因MoIRR未发生任何位点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乳剂研制及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已经登记的芽胞杆菌微生物杀菌剂剂型以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为主,剂型相对比较单一,为进一步提高货架期和利用效率,以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纳米材料作为载体,添加各种不同功能性助剂,在高速均质机的作用下剪切、均质,研制出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乳剂。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乳剂配方:发酵液70%~80%,吸附载体白炭黑10%~15%,大豆油30%~50%,乳化剂Span80和Tween80复配6%~10%,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1%~3%,防冻剂乙二醇2%~4%,增效助剂SY-6535 1.5%~2.5%。该制剂的性能指标为:活菌体含量大于8×10~8 cfu/mL,悬浮率大于85%,粘度225m Pa·s,热贮稳定性合格;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乳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发酵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下番茄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番茄与不同作物轮作后其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组成的差异,明确番茄土传病害发生的原因,在连种2茬番茄后设置番茄-番茄连作、茄子-番茄轮作、慈姑-番茄轮作3种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及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不同。轮作降低了番茄根际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效钾含量和缓效钾含量,提高了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菌群,其中2种轮作模式间的真菌属组成最为相似,均含有被孢霉属(Mortierella)、木霉属(Trichoderma)等抑制土传病害发生的生防真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值与Chao1指数呈正相关,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效钾含量和缓效钾含量均呈正相关。综上所述,轮作能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维持土壤菌群结构的平衡;土壤pH值对真菌群落的组成影响较小,土壤含氮量较高,导致土壤真菌多样性降低。慈姑-番茄轮作是减缓番茄土传病害发生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检测灰飞虱病毒种类
《生物技术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灰飞虱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作为病毒介体,可以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引起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病毒病害.目前对于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种类尚缺乏系统认识,难以开展利用昆虫病毒防治灰飞虱相关研究工作.为挖掘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资源,本文通过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对灰飞虱所携带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测序数据比对得到13种病毒,涉及8个病毒科和2种未分类病毒.除占据优势的水稻条纹病毒外,其余均为专性寄生的昆虫病毒,包括5种正链RNA病毒、2种单链DNA病毒和5种双链DNA病毒.在这些病毒中,发现了一种与果蝇A病毒较相似的新病毒,克隆出其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1-1932位核酸序列,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在氨基酸序列中发现RdRP掌型亚结构域保守区呈现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科(Permutotetraviridae)病毒所具有的"C-A-B"排列样式,确定该病毒是一种新的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暂命名为Laodelphax striatellus permutotetra-like virus(LsPLV).这是首次在半翅目昆虫中发现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本研究表明灰飞虱体内昆虫病毒种类较为丰富,为今后利用昆虫病毒生物防治灰飞虱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灰飞虱;昆虫病毒;小RNA深度测序;类复制酶置换四体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高效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基因型筛选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素是促进水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因素,其高效与合理的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培育含有氮高效基因的水稻品种,充分发挥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遗传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氮素的吸收、转运、再分配和再利用等环节,选择了OsNR2、OsNPF6.1、OsTCP19、OsLHT1和OsGRF4共5个基因作为水稻氮高效遗传改良的基因组合,根据已报道的功能位点设计得到与目标基因共分离的基因功能标记,包括6对等位特异PCR标记和1对InDel标记,并对70份常规籼稻,34份常规粳稻和84份太湖资源水稻材料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OsNR2在籼稻中分布较广,OsNPF6.1、OsTCP19、OsGRF4在籼稻中分布较少,但是均未在常规粳稻中检出;常规粳稻中仅含有OsLHT1;同时我们还筛选出2份材料同时含有OsNR2、OsNPF6.1和OsGRF4高效单倍型.本研究开发的功能标记和筛选出的材料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培育氮高效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水稻 氮高效利用 等位特异PCR标记 InDel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西北内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农作物多环境品种试验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品种生态区划分和试验环境评价与选择是提高品种选择效率的有效方法.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主产棉区,探索该棉区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和品种试验环境科学评价与选择,有利于试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棉花品种试验效率的提升.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西北内陆棉区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采用LG双标图和GGE双标图方法探索了试验环境间的相关性模式,并对各试验环境的代表性、鉴别力和理想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LG双标图揭示了西北内陆早熟棉区除乌苏外的沙湾、五家渠、奎屯、石河子、敦煌、博乐和精河等试点均属于同一品种生态区;南疆早中熟棉区除麦盖提外的巴州、阿拉尔、莎车、库车、拜城、库尔勒和图木舒克等试点属于同一品种生态区.2)各试验环境的鉴别力差异不显著,而早熟棉区的乌苏试点和早中熟棉区的麦盖提点的代表性及理想指数显著差于其余试点,其他试点间的差异不显著.3)早熟棉区各试验环境依据理想指数的综合优劣排序为沙湾>精河>五家渠>敦煌>博乐>石河子>奎屯>乌苏,早中熟棉区各试验环境的理想指数综合优劣排序为巴州>图木舒克>阿拉尔>库尔勒>莎车>拜城>库车>麦盖提.可见,乌苏和麦盖提点在品种试验方案优化中应当考虑更换,以提高试验的总体效率.本研究充分展示了LG双标图和GGE双标图在区域试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试验方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作物和其他目标区域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 西北内陆棉区 GGE双标图 LG双标图 试验环境 品种生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稗不同出苗时间和密度对机械直播水稻灌浆期根系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机械直播稻田稗最佳防控时间,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以人工除草处理为对照,研究稗不同出苗时间(水稻机械直播后0、7、14、21、28、35 d)和不同密度(1、3、5、7株·m-2)对机械直播水稻根系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稗出苗时间和密度对水稻产量有不同的影响,稗草出苗时间越早或密度越大,水稻减产越多.当稗密度为1株·m-2时,水稻机械直播后0~35 d出苗的稗均对水稻产量无影响;当稗密度为3、5、7株·m-2时,在水稻机械直播后21 d内出苗的稗均随其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水稻产量,之后出苗的稗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同时发现,产量显著降低后水稻的根系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根干重、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氧化力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也均显著降低.上述水稻根系指标的降低可能是机械直播水稻与稗伴生后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机械直播稻田稗草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甜瓜种子表型性状、含油率及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中国油脂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0个品种甜瓜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性状进行测定,然后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含油率,气相色谱法测定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并对种子表型性状、含油率与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最大的甜瓜品种为MW,MW的籽粒表面积、宽、千粒质量均最大;林蜜25号甜瓜品种的种子含油率最高,为32.532%,WQ的种子含油率最低,仅为17.915%;甜瓜种子油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为亚油酸,其次是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含量最低,亚油酸含量最高的甜瓜品种是常见小绿瓜,为75.011%,油酸含量最高的甜瓜品种是省工108,为31.289%,棕榈酸含量最高的甜瓜品种是WQ,为13.281%,硬脂酸含量最高的甜瓜品种是爽口 1,为9.862%;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油率与红度呈极显著正相关.3个品种的马泡瓜含油率较高,且皮薄,种子非常多,因而马泡瓜最适宜选育榨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