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苦瓜白粉病响应基因McMLO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LO基因作为感病因子在调控寄主植物对白粉病的应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苦瓜McMLO1基因在白粉病胁迫下的基因功能,以苦瓜自交系K24为材料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生物信息预测及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cMLO1基因全长4019 bp,包含15个外显子,其中CDS序列长为1707 bp,编码568个氨基酸.ProtParam预测显示,McMLO1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5.40 ku,理论等电点为9.36,属不稳定亲水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上;McMLO1蛋白包含一个由477个氨基酸组成的MLO保守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cMLO1与黄瓜MLO蛋白的同源性较高.qRT-PCR检测结果发现,McMLO1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茎、果实等组织.白粉病接种后,McMLO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并在6 h达到峰值,推测该基因参与了苦瓜对白粉病侵染的早期应答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内PBAT/秸秆基地膜降解特性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降解地膜在设施内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取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为研究对象,同时设立PE地膜组和不覆膜组进行对比,将其应用于江苏地区设施番茄生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探究地膜在降解过程中微观结构与形貌、力学强度的变化特性,同时测定地膜在应用过程中对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地膜产品的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在120d覆膜期内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逐步发生了降解。PE地膜在120d覆膜期内表征和力学性能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无降解行为发生。降解地膜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与PE地膜相当,且均优于不覆膜组。降解地膜组和PE地膜组的番茄果实折合667 m~2产量,分别比不覆膜组高出13.5%和15.0%。地膜综合效益分析表明,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综合效益较佳。因此,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江苏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效果良好,后续可在设施内外其他作物上进行推广试用。
关键词: 秸秆 降解 地膜 设施番茄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新品种'苏蒌1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栝楼新品种‘苏蒌1号’是以‘皖蒌9号’优良变异单株9-1519为母本,湖北十堰武当山野生栝楼HB-0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周期210d左右,中熟;瓜水滴形,幼果绿色,成熟果为深绿色,老熟果为橘黄色。1年生植株平均鲜瓜产量约20 456 kg·hm-2,平均产籽约2 308 kg·hm-2,2年生平均鲜瓜产量约24 372 kg·hm-2,平均产籽2 791 kg·hm-2。高抗蔓枯病和炭疽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小麦分离物基因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防控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病,于2019年自青海省循化县小麦田采集疑似感病病叶,并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并克隆得到BYDV-GPV株系全基因组序列,对克隆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和碱基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在采集样品中检测到BYDV-GPV株系,克隆得到了 BYDV-GPV小麦分离物基因组,其序列全长为5 676 bp,包含3个非编码区和6个开放阅读框,编码6个蛋白,与BYDV-GPV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8.17%,并聚在一个分支上,表明该分离物为BYDV-GPV.获得的青海BYDV-GPV序列在3′UTR出现碱基突变,多了 4个碱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汁和灭菌方法对藕汁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莲藕汁因其特有的风味,多年来一直为消费者喜爱.为确定不同加工方式对藕汁风味的影响,采用压榨和匀浆2种方法制取生鲜莲藕汁,并分别进行了超高压(high pressure processing,HPP)(400 MPa,10 min)和高压蒸汽灭菌(autoclaving,AU)(121℃,15 min)2种灭菌处理.藕汁挥发性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机的方法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定量感官描述法对香气差异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57种成分,其中醇类13种,醛类11种,酸类1种,酮类2种,烃类9种,酯类4种,含硫类3种,杂环类13种,肟类1种.压榨藕汁总峰面积在HPP和AU处理后分别增加6.89和19.53倍,而匀浆藕汁仅增加1.23和1.40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挥发性成分和香气感官属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压榨生鲜汁与其AU处理样品在主成分1方向距离最远,说明压榨汁对处理更为敏感.HPP处理样品与未灭菌样品聚集并以青草香为特点,相关成分有正辛醇、异戊醛等;AU处理可以增强总香气强度并体现为甜香、谷物香、果香,与硫化物、杂环类、烃类等成分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制汁方式和灭菌方式的不同均会使挥发性成分和香气发生改变,而AU处理的影响大于HPP处理,尤其压榨汁表现更为明显.该研究为藕汁生产中风味的评价与调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 藕汁;挥发性成分;制汁方法;超高压处理;高温蒸汽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脯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的化学途径分析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贮藏期间草莓脯褐变的化学途径,将草莓脯分别于37、25、4℃条件下贮藏,测定其色泽以及抗坏血酸、总酚、3种游离糖、5种游离氨基酸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个温度下草莓脯L*、a*、b*值均呈下降趋势,贮藏90d色差△E为11.42~33.33,说明草莓脯贮藏期间色泽发生明显变化;抗坏血酸、总酚、游离糖和氨基酸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5-HMF含量则呈线性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谷氨酰胺含量外,其他色泽及化学指标与△E呈显著、极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P<0.05、P<0.01、P<0.001),说明色泽变化可能是抗坏血酸降解、多酚氧化和美拉德反应等途径的共同作用结果;聚类分析则将样品分为两类,较高温度、较长时间贮藏的样品与其他样品能够得以区分,说明温度与时间对褐变程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总之,在草莓脯贮藏期间的褐变过程中,同时存在抗坏血酸、酚类、糖和氨基酸参与的褐变反应,但各成分含量变化与褐变程度存在不同步性.本实验结果可为草莓脯贮藏期间的褐变控制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愈创木酚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机制
《江苏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源酚类化合物愈创木酚可以显著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愈创木酚对禾谷镰刀菌的作用机制,采用RNA-Seq技术从转录组水平分析禾谷镰刀菌在0.4μl/ml愈创木酚胁迫下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共筛选到905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表达量上调的基因为464个,表达量下调的基因为441个。差异表达基因的COG、GO及Pathway功能分析发现,愈创木酚影响禾谷镰刀菌氧化应激反应、膜组分及离子运输途径。表明,愈创木酚处理后,禾谷镰刀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受到了破坏,Ca2+运输途径受到破坏,同时愈创木酚作为抗氧化剂也能显著影响禾谷镰刀菌的氧化应激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现状调研分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采样监测等方式,对江苏省主要奶牛养殖地区的26家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旨在摸清奶牛粪污处理利用现状,进而梳理优化提升环节,并提出建议措施.结果发现:当存栏量≥1000头时,85.7%的奶牛场采用机械刮板清粪工艺,92.9%的奶牛场进行粪污固液分离;当存栏量<1000头时,83.3%的奶牛场采用人工干清粪或吸粪车工艺,50%的奶牛场进行粪污固液分离;粪便堆肥利用和粪水还田利用比例分别为88.5%和76.9%,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模式;73.1%的奶牛场将挤奶厅污水与牛舍粪污水混合处理.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存在节水减排措施不足、粪水无害化程度不够、农田施用不科学等薄弱环节,建议后续加强粪污减量技术、粪水水生植物净化工艺以及粪水安全还田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胶联合超声对鸡血豆腐凝胶物化性质、流变特性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凝胶物化性质、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合前期实验结果,本实验选择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复配质量比3∶7)和瓜尔豆胶-魔芋胶(复配质量比5∶5)两种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鸡血豆腐凝胶,并以产品出品率、粒径、Zeta电位、二级结构、凝胶流变性和体外消化率等为指标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瓜尔豆胶-魔芋胶联合超声处理后,鸡血豆腐凝胶出品率提高了 15.91%;Zeta电位分析结果显示,鸡血蛋白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加(P<0.05);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发现,鸡血内部蛋白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形成的鸡血蛋白凝胶网络更加稳定;流变学分析结果显示,鸡血豆腐凝胶体系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明显上升,但相位角δ变化不明显;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体外消化率提升至82.93%.瓜尔豆胶-阿拉伯胶联合超声处理后,鸡血豆腐凝胶出品率、粒径、Zeta电位、二级结构、流变性和体外消化率呈现出与瓜尔豆胶-魔芋胶联合超声处理组类似的趋势,但整体效果略低于瓜尔豆胶-魔芋胶联合超声处理组.综上,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不仅能改善鸡血豆腐凝胶特性,还能提高其消化率,本实验可为肉鸡养殖与屠宰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集素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凝集素是一类能与糖及糖类物质特异性非共价可逆结合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部分凝集素具有抗虫、抗菌、抗病毒以及靶向识别特定微生物种类等功能,因而成为农业绿色防控和食品防腐保鲜及致病微生物筛查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凝集素在农业病虫害防控、农业生产调节、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控及筛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状况,并探讨了其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农业绿色防控和食品防腐保鲜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提供最新的文献资料和思路.
关键词: 凝集素 农作物病虫害 农业生物防控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食品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