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日本对苕子化感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装备技术 2014

摘要:苕子是重要的豆科绿肥作物,人类利用苕子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公元3世纪,西晋郭义恭的《广志》中已有种植苕子作为水稻有机肥的最早记载:"苕草,色青黄,紫花。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化肥的广泛、大量应用,使苕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兴起,迫切需要找到能替代化学除草剂、化学肥料的有效资材,苕子的作用又重新得到关注,特别是苕子化感作用的发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布在大豆20对染色体上的56对SSR引物,对育成的43份大豆品种(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56对SSR引物中有45对引物在43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利用这45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25个等位基因对43份大豆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并在45对引物中选择其中8对多态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SSR引物构建43份大豆品种(系)的指纹图谱。这8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将43份大豆品种(系)逐一区分开。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43份大豆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56~0.96,在相似系数0.68处,可将48份大豆品种(系)分为6大类群,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大豆 微卫星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立小型分散养殖粪污集中收集处理服务体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小、布局零散,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污染治理技术和监管成本相对较高,成为当前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农业源污染减排的重点、难点。结合常州市武进区礼嘉畜禽粪便治理中心成功运行的创新实践调研,探讨通过建立收集处理服务体系,创新运行体制机制,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实现"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社会化服务,综合利用"的小型分散畜禽养殖治污新路径,为推进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与模式参考,更大力度推动江苏省农业源污染减排。

关键词: 小型 畜禽养殖 收集 体系 综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城地区大棚草莓茬水稻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4

摘要:盐城市盐都区设施草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为减少连作障碍,果农常采用夏季覆膜高温闷棚消毒的方式,一年一茬,土地和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本研究集成创新了"大棚草莓—越光水稻"水旱轮作技术,以达到克服大棚草莓的连作障碍,消减草莓病害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与设施资源,增加优质稻米的生产和供应,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大棚 草莓 连作障碍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苗期根系和茎叶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湿大麦品种泰兴9425与湿害敏感品种Franklin构建的DH系及亲本为材料,在湿害胁迫条件下,考察了大麦苗期与耐湿性相关的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叶鲜质量和茎叶干质量,各性状均表现为连续分布,且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双向超亲遗传类型,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结合已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中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分析。5个根系及茎叶性状共检测到13个QTL,除第2、5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上均有分布,LOD值为2.59~3.83,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10.99%~20.7%。其中最大根长检测到2个QTL,控制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的QTL分别为2,3个,与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相关的均为3个。在第6、7染色体存在QTL成簇分布的现象,表明可能存在一因多效或QTL紧密连锁的情况。为大麦苗期耐湿相关根系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麦 苗期 加倍单倍体(DH)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根系和茎叶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菌糠基质对架式栽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双孢蘑菇菌糠的栽培基质对架式栽培草莓生长的影响以及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以菌糠∶草炭∶珍珠岩∶蛭石=1∶3∶1∶1为配比的基质处理,有机质、N、P、K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营养生长期植株冠面积及第3张叶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面积分别比对照高25%、3.8%、2.6%、17.4%,比对照增产9.59%(P<0.05),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说明该基质适宜草莓立体栽培。

关键词: 双孢蘑菇菌糠 基质 草莓 生长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分别于2011—2012年水稻抽穗期、结实期和收获期进行了杂草群落调查,并对杂草种群分布与土壤养分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稻的生育进程,田间杂草密度增大,而氮磷肥的配施也能有效减少试验区田间杂草的密度;牛毛毡、鸭舌草、耳叶水苋和水蕨是水稻生长期的主要杂草类型;在施入磷肥的处理中,莎草科杂草密度减少甚至消失,鸭舌草密度则增加,耳叶水苋和水蕨则是在没有施肥的处理生长最好;氮磷配施减少群落丰富度的同时能增加群落的均匀度,人为干预相对最少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群落结构的稳定发展。抽穗期RDA结果显示,第1、第2排序轴特征值分别为0.901和0.080,土壤全P、有效磷、全氮、碱解氮与第1排序轴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816、-0.810和-0.794。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显著影响稻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土壤养分库的差异性影响田面杂草密度和优势种群分布,影响稻田中杂草分布的土壤养分因子主要为氮、磷和有机质,土壤钾含量对杂草的总体分布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稻麦两熟制 稻田杂草群落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种玉米组分对其饮料产品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8种玉米为对象,研究糯玉米、甜糯玉米、甜玉米的主要组成成分(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糖类、淀粉及游离氨基酸)以及相应的玉米饮料的色差、黏度和稳定性,并通过分析玉米组分和玉米饮料的特性间的相关性,研究原料玉米的品种及组成成分对玉米饮料品质的影响要素。结果表明:甜玉米的水分和糖含量均远大于糯玉米,淀粉含量和灰分都显著低于糯玉米。甜糯玉米水分含量介于两者之间,其他组成和糯玉米相似。18种玉米制成的饮料产品中甜玉米的黄度显著高于糯玉米,甜糯玉米介于两者中但更偏向于糯玉米;糯玉米中苏科花糯2008和苏玉糯639及甜玉米中晶甜7号和8号的稳定性较好。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甜玉米制得的饮料的稳定性与其原料中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总糖含量则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玉米 饮料 稳定性 组分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芦荟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食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灵芝、金针菇优良菌株,混合发酵培养,探讨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工艺条件;将发酵液、菌丝体破碎,离心,取上清液与芦荟汁、柠檬酸、蔗糖按一定比例调配,经均质、灌装、杀菌得复合保健饮料成品,探讨饮料稳定性条件和饮料调配条件,进行感官评定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4℃,转速130 r/min,装液量80 mL/250 mL,培养8 d;稳定剂最佳配比为CMC-Na 0.18%、黄原胶0.05%、β-环状糊精0.30%;保健饮料最佳配方为调配液25%、芦荟汁10%、柠檬酸0.12%、蔗糖9%。研制出的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芦荟复合保健饮料口感好,营养全面,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关键词: 灵芝 金针菇 混合发酵 芦荟 保健饮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黄瓜泡菜工艺的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直投式乳酸菌制剂生产黄瓜泡菜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发酵生产泡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直投式乳酸菌制剂添加量1‰、蔗糖4%、食盐8%、姜4%、蒜4%、氯化钙0.3%、最适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5天。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泡菜色泽正常、香气柔和、口感清脆、滋味可口。

关键词: 直投式 乳酸菌 发酵 泡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