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分逆境对园艺作物品质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盐胁迫是作物生产中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本研究根据已有的报道,从品尝品质、次生代谢物的积累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等3个方面对盐胁迫对园艺作物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沿海滩涂盐碱地耐盐植物的筛选和生产提供指导。


磷在“沉积物-自然生物膜-上覆水”三相体系中的迁移转化
《湖泊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表水体中沉积物表面通常会附着一层自然生物膜,对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会忽略这一生物层面,因而,开展磷在"沉积物-自然生物膜-上覆水"三相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软性填料表面形成的自然生物膜模拟沉积物表层以及悬浮颗粒物表层的自然生物膜,开展磷在沉积物-自然生物膜-上覆水之间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曝气情况下,自然生物膜界面的存在均能够显著降低上覆水中总磷、溶解态总磷、溶解态无机磷的含量,明显抑制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向上覆水释放.研究证明自然生物膜在水体磷的迁移转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研究沉积物-上覆水界面之间磷的迁移转化行为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物膜界面的存在.


再生水灌溉对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与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等氮量条件下不同比例再生水氮替代化肥氮,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chinensis)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100%化肥相比,采用44%~77%氮素替代率的再生水灌溉,对白菜的产量及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再生水氮替代化学氮肥施用可以显著促进白菜还原糖含量的增加,并且随着替代率的增加而提高,对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影响不大;再生水灌溉提高了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无显著影响;再生水连续灌溉3茬可造成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再生水灌溉替代化肥氮肥施用,不仅节约化学氮肥,而且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实现氮素养分的循环利用,但连续施用多茬再生水应注意土壤盐分增加带来的影响。


菜用甘薯新品种宁菜薯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宁菜薯3号系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福薯18作母本进行开放授粉,从杂种实生苗中选育的优质高产菜用甘薯品种,经多年、多点异地鉴定后定名。介绍了宁菜薯3号的选育过程、产量、食味评分、农艺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微波膨化重组型紫薯白灵菇脆片的工艺优化
《粮油食品科技 》 2014
摘要: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重组型紫薯白灵菇脆片加工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以感官得分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膨化时间、紫薯白灵菇(质量比为1:1)添加量和水分平衡时间对重组型紫薯白灵菇脆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组型紫薯白灵菇脆片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厚度0.6 mm、微波功率700 W、膨化时间121 s、紫薯白灵菇添加量16.9 g、特精粉50 g、水分平衡时间1.3 h,此时其感官得分为91.8。产品外观平整、颜色均匀,微孔大小适度、一致,香味浓郁且口感酥脆。
关键词: 重组型紫薯白灵菇脆片 微波膨化 响应曲面法


基于SSR标记的短季棉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长江流域缺乏适合短季棉材料分子分析的SSR引物问题及加强对引进短季棉材料遗传信息的了解,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的15份短季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214对候选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基本覆盖棉花26条染色体的68对引物,对15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检测出178个有效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62个;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介于0.244 9~0.906 1,平均0.693 8。品种指纹分析结果显示,在15份材料中,12份材料可采用特征引物进行一次性区分,其他材料需采用引物组合来实现与其他品种的区分,利用4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21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5.25个,构建了15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利用NTSYS-pc2.1软件聚类分析表明:材料基因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5~0.79,平均为0.62,在相似系数0.68处可将材料分为5大类,结合系谱对聚类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为短季棉资源鉴定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矮生菜豆速冻加工新工艺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4
摘要:矮生菜豆是江苏省南通市重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但其速冻加工工艺存在劳动效率低、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应用豆荚掐头去尾机和刀豆分级机优化矮生菜豆速冻加工工艺,每1 t产品用工数下降98.2%,加工成本仅为老工艺的18%;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出口合格率从80.5%上升至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