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菜豆晕疫病菌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菜豆晕疫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本试验利用菜豆晕疫病菌arg K特异性序列设计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AMP)引物,进行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5株菜豆晕疫病菌的LAMP产物呈阳性结果,而参试的其他病原菌不产生扩增反应。LAMP检测基因组DNA和菌悬液时,其灵敏度分别达到0.632×10-4ng/μl和7.3×102CFU/ml,该方法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有效应用于口岸菜豆晕疫病菌的检测。


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田间试验,研究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植物源药肥,可显著提高温室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比叶面积、全株干质量、雌花数、雌花节率和坐瓜率,降低黄瓜雌花节位;提高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B/F值,降低真菌数量,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黄瓜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施用植物源药肥还可显著增产增收,较常规施用化肥处理增产11.9%,1 hm2增收29 801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活性与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正相关;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真菌数量极显著负相关,并与放线菌数量和B/F值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正相关,与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B/F值相关不显著。以上结果显示,施用植物源药肥替代常规化学肥料,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
关键词: 植物源药肥 黄瓜 产量 品质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徐州地区毛木耳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徐州地区是我国毛木耳三大主产区之一,年产干品3万t,产值超8亿元,其毛木耳丰产栽培技术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徐州地区毛木耳栽培始于1997年,至2013年,栽培范围已迅速扩大到周边二十多个乡镇,年产干品3万t,产值超8亿元,2011年被授予"中国毛木耳之乡"和"江苏省出口农产品示范区",成为徐州地区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效益最稳定的菇种,并逐渐带动起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优势产区和规模化产业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成为全国木耳产业的新样板。现将徐州地区毛木耳丰产栽培


套袋对晚熟桃霞晖8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8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果实的外观着色改变,糖酸比提高,风味改善。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采前拆袋)使果面着红色水平提高。不同果袋处理比较,黄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最大,但红色色泽、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品质不佳,不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白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红色饱和度和色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带皮硬度、去皮硬度、亮度值、色调角、a*/b*等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综合品质较好。外黄内黑单、双层袋(采前拆袋)果实的单果重、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及糖酸比均较对照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硬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品质优于对照,尤以外黄内黑双层袋更好。


QuEChERS-GC/μECD法测定土壤中毒死蜱与氯氰菊酯残留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同时准确定量检测土壤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量,建立了一种通过Qu ECh ERS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μECD)快速测定土壤中这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用含0.1%乙酸的乙腈超声提取,适量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和C18填料净化,GC/μ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响应分别在0.005~5.000 mg/L、0.01~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在0.01~0.5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9.52%至96.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2.03%~7.67%,检出限(信噪比大于3)分别为0.000 4 mg/kg、0.007 0 mg/kg,定量限(信噪比大于10)分别为0.005 mg/kg、0.010 mg/kg。基质效应对定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干扰少,分析成本低,节省溶剂,适合于毒死蜱与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与检测。
关键词: Qu ECh ERS GC/μECD 土壤 毒死蜱 氯氰菊酯 残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