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澳大利亚小麦产业发展趋势及启示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澳大利亚小麦生产的概况,探讨了澳大利亚小麦产业在栽培管理措施、科学技术研究、小麦产后管理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进一步提出了适合中国小麦产业发展的借鉴措施。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国 小麦产业 借鉴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性葡萄开屏式培植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从园地选择、搭建棚架、定植、灌溉、整形修剪、疏果、套袋、采收、土壤改良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观赏性葡萄开屏式培植技术,旨在为观赏性葡萄在实际中运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观赏性 葡萄 开屏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徐淮地区甜樱桃春提早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重点介绍了江苏徐淮地区甜樱桃品种春提早优质丰产栽培的大棚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园址选择、品种选择、搭配及定植技术以及之后的土肥水管理技术、整形修剪技术、花果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甜樱桃 春提早 徐淮地区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豆晕疫病菌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菜豆晕疫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本试验利用菜豆晕疫病菌arg K特异性序列设计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AMP)引物,进行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5株菜豆晕疫病菌的LAMP产物呈阳性结果,而参试的其他病原菌不产生扩增反应。LAMP检测基因组DNA和菌悬液时,其灵敏度分别达到0.632×10-4ng/μl和7.3×102CFU/ml,该方法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有效应用于口岸菜豆晕疫病菌的检测。

关键词: 菜豆晕疫病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田间试验,研究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植物源药肥,可显著提高温室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比叶面积、全株干质量、雌花数、雌花节率和坐瓜率,降低黄瓜雌花节位;提高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B/F值,降低真菌数量,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黄瓜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施用植物源药肥还可显著增产增收,较常规施用化肥处理增产11.9%,1 hm2增收29 801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活性与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正相关;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真菌数量极显著负相关,并与放线菌数量和B/F值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正相关,与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B/F值相关不显著。以上结果显示,施用植物源药肥替代常规化学肥料,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

关键词: 植物源药肥 黄瓜 产量 品质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徐州地区毛木耳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徐州地区是我国毛木耳三大主产区之一,年产干品3万t,产值超8亿元,其毛木耳丰产栽培技术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徐州地区毛木耳栽培始于1997年,至2013年,栽培范围已迅速扩大到周边二十多个乡镇,年产干品3万t,产值超8亿元,2011年被授予"中国毛木耳之乡"和"江苏省出口农产品示范区",成为徐州地区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效益最稳定的菇种,并逐渐带动起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优势产区和规模化产业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成为全国木耳产业的新样板。现将徐州地区毛木耳丰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应用研究型农业科技专项为研究对象,基于专项资金"投入—运作—产出—影响"的全过程和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目标原则,分析主要绩效表现,确定管理效率、科研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评价方面,针对性地选择多样化、定量化的评价指标,准确反映绩效评价内容,体现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特点,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优化资金配置、揭示项目管理问题提供理论工具。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与水生蔬菜水旱轮作模式栽培技术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西瓜与水蕹菜、慈姑和茭白3种水生蔬菜进行轮作栽培,研究连续早春大棚西瓜—水生蔬菜轮作模式,以期解决设施大棚西瓜的连作障碍问题。总结西瓜与3种水生蔬菜的水旱轮作模式的特征特性,提出克服设施大棚西瓜连作障碍的措施及相应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瓜 水生蔬菜 连作障碍 水旱轮作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晚熟桃霞晖8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8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果实的外观着色改变,糖酸比提高,风味改善。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采前拆袋)使果面着红色水平提高。不同果袋处理比较,黄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最大,但红色色泽、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品质不佳,不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白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红色饱和度和色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带皮硬度、去皮硬度、亮度值、色调角、a*/b*等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综合品质较好。外黄内黑单、双层袋(采前拆袋)果实的单果重、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及糖酸比均较对照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硬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品质优于对照,尤以外黄内黑双层袋更好。

关键词: 晚熟桃 套袋 外观品质 内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GC/μECD法测定土壤中毒死蜱与氯氰菊酯残留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同时准确定量检测土壤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量,建立了一种通过Qu ECh ERS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μECD)快速测定土壤中这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用含0.1%乙酸的乙腈超声提取,适量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和C18填料净化,GC/μ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响应分别在0.005~5.000 mg/L、0.01~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在0.01~0.5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9.52%至96.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2.03%~7.67%,检出限(信噪比大于3)分别为0.000 4 mg/kg、0.007 0 mg/kg,定量限(信噪比大于10)分别为0.005 mg/kg、0.010 mg/kg。基质效应对定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干扰少,分析成本低,节省溶剂,适合于毒死蜱与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与检测。

关键词: Qu ECh ERS GC/μECD 土壤 毒死蜱 氯氰菊酯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