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新时期提升科研院所行政后勤保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4

摘要:科研院所的行政后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提升行政后勤保障能力要注重在3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制度层面,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提升行政后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执行层面,强化内功,提升行政后勤人员的"三种能力"——执行力、理性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三是舆论宣传层面,通过沟通构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

关键词: 科研院所 行政管理 后勤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农作物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有效的农业措施得到了大力地推广应用。重点对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结构、土壤养分以及对土壤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行探讨,为秸秆还田技术在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发挥充分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还田 土壤性状 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高效种植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鲜食蚕豆 鲜食玉米 鲜食大豆 1年5熟 高效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发酵液有效成分薄层色谱分离的展开剂优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 CSCD

摘要:根据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NF0919菌株发酵产物的薄层色谱展开剂组分,利用均匀设计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优化展开剂的配比,最终得出最优化的展开剂系统为氯仿一甲醇一水一冰醋酸=10∶2.75∶0.5∶0.2,分离效果较理想。

关键词: 展开剂系统优化 黄麻链霉菌 薄层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秀珍菇多糖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对秀珍菇多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子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秀珍菇多糖对DPP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5∶1(mL/g)、提取时间123 s和微波功率335 W。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6.95%,与理论计算值26.83%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秀珍菇中多糖的得率。秀珍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分别在质量浓度50.34μg/mL~503.42μg/mL和12.08μg/mL~96.66μg/mL的范围内,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30.54%~51.40%和37.16%~95.87%,且清除效果与多糖质量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秀珍菇 多糖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WOT分析的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结合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并提出了适合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江宁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SWOT分析 规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芋头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芋头地下害虫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以泰兴香荷芋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供试药剂对芋头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50 ml/hm2对芋头地下害虫,尤其是地老虎有较好的防效,同时能有效提升芋头的商品性。[结论]吡虫啉是较为理想的芋头田地下害虫防治药剂。

关键词: 芋头 地下害虫 杀虫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紫肉甘薯新品种徐紫薯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徐紫薯2号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从AIS35-2×徐薯22-5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在2007—2008年的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30 185.3 kg/hm2,平均干物率29.26%,平均薯干产量8 868.7 kg/hm2;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30 683.9 kg/hm2,平均薯干产量9 399.0 kg/hm2;区域试验多点取样分析可知,鲜薯块花青苷含量104.6μg/g。该品种于2010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鲜薯产量高,熟食味甜,富含花青苷,商品性好,抗根腐病,较耐湿和耐贮藏,是一个适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用的紫肉甘薯品种,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种植,应合理密植早栽早收。

关键词: 甘薯 徐紫薯2号 花青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性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 kg/hm2,皮棉产量1744.5 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转Bt 杂交棉花品种 苏棉29 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生素替代品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虽然抗生素对养殖业、饲料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本身也有无法克服的弊端,因此饲料中禁止使用抗生素是必然趋势。综述了抗生素替代品——微生态制剂的概念、作用机理及其在仔猪、生长育肥猪和母猪上的应用。

关键词: 抗生素 微生态制剂 养猪业 研究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