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节水抗旱稻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60年来,以提高水稻单产为主要目标的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水稻生产仍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节水抗旱稻的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节水抗旱稻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现代水稻与旱稻的优良特性而育成的新型栽培稻品种,其水分利用效率与抗旱性明显增强,可采用"旱直播旱管"的绿色栽培模式,既可在水田不淹水栽培,又可在旱地或山坡地种植,极大拓展了水稻的种植空间,生产过程中可大幅节约灌溉用水、减少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降低劳动成本.系统介绍了栽培稻的水陆生态型分化与抗旱性进化以及节水抗旱稻的概念与特点、培育与改良策略、栽培技术与推广区域,并对节水抗旱稻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水陆稻分化 节水抗旱稻 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 育种 栽培


节水抗旱稻的培育与产业发展
《中国稻米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节水抗旱稻(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ce rice,WDR)是指既具有水稻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栽培稻类型(NY/T 2862-2015),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现代优良水稻与旱稻品种的优良特性而成。节水抗旱稻的节水、抗旱和耐直播能力较强,可采用“旱直播旱管”的绿色栽培模式,可在水田不淹水栽培,大幅度节约灌溉用水,减少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也可在旱地或山坡地种植,拓展水稻种植空间。本文简要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概念、特点以及培育与改良策略,表列了团队育成审定的23个节水抗旱稻品种及各自主要特点及适种区域,对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了讨论。


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生物防治及其机理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尖孢镰刀菌是番茄枯萎病的致病菌,该研究利用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展开对峙培养试验、防治最适温度、酸碱度筛选试验及生物防治效果试验,并测定防治试验中番茄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和水杨酸、茉莉酸合成和信号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探讨T-51菌株的生物防治机理.结果表明:(1)T-51菌株可显著抑制对峙培养中尖孢镰刀菌生长;随着环境温度和pH的增加,T-51菌株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先升后降,并且在20℃、pH 7环境下效果最佳.(2)T-51菌株和尖孢镰刀菌混合孢子液处理番茄幼苗植株无明显的感病症状,植株生长状态与清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单施尖孢镰刀菌孢子液处理显著大幅度降低,相对防效为87.5%.(3)与单施尖孢镰刀菌孢子液处理相比,混合孢子液处理番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显著增加,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和过氧化氢含量均显著降低.(4)与单施尖孢镰刀菌孢子液处理相比,混合孢子液处理番茄幼苗叶片的内源水杨酸(SA)显著降低,而茉莉酸(JA)含量显著升高,同时SA信号通路上的PR1和TGA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JA合成基因LoxD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研究认为,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并在20℃、pH 7环境下防治效果最佳;T-51菌株可能通过抑制尖孢镰刀菌侵染,增强番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以及调控水杨酸和茉莉酸合成和信号途径关键基因表达,调节内源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进而提高番茄植株的枯萎病抗病性.研究结果为番茄抗枯萎病提供了生防途径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拟康宁木霉T-51 尖孢镰刀菌 番茄枯萎病 生物防治


外源SNP对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瓜(Cumumis melo L.)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对其叶面喷施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研究在昼12℃/夜6℃低温胁迫下200 μmol/L SNP处理1、3、5、7 d对甜瓜幼苗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探讨外源SNP调控低温胁迫对甜瓜幼苗伤害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甜瓜幼苗生长和氮代谢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经外源SNP处理,幼苗生长指标(叶面积,地上鲜重和地下鲜重)、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天冬酰胺合成酶(AS)活性显著升高,铵态氮、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外施200 pmol/L的SNP能够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甜瓜幼苗的抑制作用,提高其耐低温性,且胁迫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 甜瓜;低温胁迫;硝普纳;氮代谢


大蒜素处理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双孢菇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0.2、0.6、1.0 g·L-1大蒜素对双孢菇进行喷淋处理,于(1.0±0.5)℃冷藏10 d,测定各处理感官品质、失重率、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研究了不同浓度大蒜素对双孢菇采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大蒜素在果蔬保鲜方面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浓度为0.2 g·L-1的大蒜素处理能显著保持双孢菇的外观和色泽.大蒜素处理有效减少双孢菇的质量损失.大蒜素处理能够维持双孢菇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延缓氨基酸降解.综上所述,大蒜素处理有助于保持消费者喜爱的外观颜色和营养特性,且可以减少双孢菇的生化和理化品质损失,从而延长其货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