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香菇不同温型菌龄菌株杂交F1代杂种优势初步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InDel标记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的结果,选取中低温中菌龄的菌株(MLM)0912、238、沪香F2、L05采用单孢杂交方式进行组内杂交;选取MLM与中高温长菌龄的菌株(MHL)L808、申香215,MLM与高温短菌龄的菌株(HS)L66、L363,以及MLM与野生菌株YS01,采用单孢杂交方式进行组间杂交.结果表明:构建的16个单孢杂交群体共获得14797个杂交子.杂交F1代存在性状衰退现象,31.35%的菌株可正常出菇.MLM组内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13.78%~32.22%,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3.83%~4.49%、1.09%~3.79%;MLM与MHL组间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15.76%~38.39%,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2.67%~6.66%、0.80%~3.19%;MLM与HS组间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36.32%~80.68%,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8.98%~27.78%、3.75%~15.22%;MLM与野生菌株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50.88%,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3.07%、0.22%.基于InDel标记的亲本遗传相似系数与杂交F1代正常出菇菌株占比和产量中亲优势菌株占比呈显著负相关,表明InDel标记在杂种优势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可为食用菌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的预测提供科学数据.

关键词: 香菇 杂交育种 InDel标记 遗传相似系数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i生物农药在作物保护上的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现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一项具有前景的生物技术,其专一性、高效性、环境友好等特点使其成为能够替代传统依赖化石能源农药的可行性方案,也是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中重要的生物技术之一。根据双链RNA(dsRNA)的合成和递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RNAi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形式分成3类,分别为植物宿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微生物载体介导的基因沉默(Vector-mediated gene silencing,VMGS)和外源ds RNA诱导的基因沉默(Exogenous ds RNA-induced gene silencing,EdIGS)。基于RNAi技术开发的生物农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综述植物RNAi机制、RNAi技术的3种应用形式,梳理其在作物保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双链RNA 作物保护 生物农药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家禽产业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08-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与区域重心法分析了我国家禽产业生产布局的变迁趋向与程度.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使用莫兰指数度量家禽产业生产布局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构建模型分析家禽产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家禽产业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北相对均衡"的生产格局,以及"北降南增西进东升"的变迁态势.邻近地区的禽类生产布局对本地区家禽生产布局具有抑制作用,表明我国家禽产业存在区域集聚现象,但区域间竞争关系明显,呈现出极化发展的态势.本地区的生产要素投入值、交通运输密度、规模化养殖户(场)数、二三产业产值、畜牧兽医站对家禽产业生产布局具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玉米产量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家禽产业 生产布局 区域产业规划 区域重心法 空间滞后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稻高通量表型组学研究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展节水抗旱稻对于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基础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受限于抗旱性状的复杂性和缺乏精准抗旱鉴定平台,基因组序列等大量生物信息的潜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和应用.发展水稻抗旱表型组学可为稻种资源抗旱性评价、基因发掘与利用提供新思路.通过简略介绍国内外作物表型平台的研发和应用,重点阐述节水抗旱稻表型组学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目前,该平台集成了可见光RGB成像、红外成像、高光谱成像和激光雷达成像共4种采集单元,可对水稻的抗旱性进行连续无损的图像采集和分析鉴定,是国内外进行水稻抗旱高通量表型研究和应用较为先进和全面的设施之一.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高通量表型组 RGB 红外热成像 高光谱 激光雷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苹果木作栽培料工厂化培育香菇的试验研究

上海蔬菜 2022

摘要:为评估苹果木作栽培料工厂化培育香菇的可行性,作者研究了不同配方栽培料对菌丝满袋时间、蕾数、单菇质量、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木可作香菇液体菌种栽培香菇的原料.用配方1(栎木40%,苹果木40%,麸皮19%,石膏1%)和配方2(苹果木80%,麸皮19%,石膏1%)作栽培料生产香菇,菌丝满袋时间分别为33.0d、32.7d,分别较配方3(ck)缩短了 4.35%和5.22%;单棒总蕾数分别为48.50个和47.29个,分别较配方3(ck)增加31.79%和28.51%.其中,用配方1作栽培料单棒3潮菇总产量为789.79 g,生物转化率为64.69%,显著高于配方2;用配方2作栽培料生产香菇,产量集中于第一潮,可用于菌棒出口.

关键词: 香菇 苹果木 液体菌种 培养料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西红花只能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育球茎,探索培育开花大球茎与增加后代子球茎数量之间的平衡点,可以为西红花栽培与生产过程中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理论基础.以4个等级单球重(8~15、16~20、21~25、26~30g)的西红花球茎为材料,通过抹除侧芽与不抹芽对比试验,分析其后代子球茎的数量、质量及开花时间、开花量等数据.结果表明,球茎单球重越大,能形成子球茎的数量越多.未抹芽的子球茎生物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单株子球茎均重和主芽子球茎均重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单球重20g以上的母球,可以保留芽数量最多至5个左右,既能得到更多的子球茎,也不影响新形成顶芽球茎开花及开花量.

关键词: 西红花 侧芽 子球茎 开花量 开花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沪红糯1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沪红糯1号'是以申W105为母本、申W10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紫红色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中等,产量高,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南方锈病等.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6.6 d,平均产量(去苞叶鲜穗净重)达15412.3 kg∕hm2,比对照品种'申糯2号'增产21.1%.该品种果穗颜色鲜亮,鲜食糯性品质极佳,口感香甜糯,品质综合评分为90.0,达一级标准,是优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 甜糯玉米 新品种 ’沪红糯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菜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食用蔬菜,在中国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叶绿体基因组因具有多拷贝,结构保守等优点,常被用于比较基因组学、植物遗传资源研究和系统进化等.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品种芝麻菜(Eruca sativa)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了芝麻菜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为芝麻菜的分类、分子标记开发和遗传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芝麻菜品种ZY和LY的全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3 628和153 488 bp,均具有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四分体结构,包括大单拷贝区(LSC;83 325,83 313 bp)、小单拷贝区(SSC;17 789,17 783 bp)和一对反向重复区(IRa/b;26 257,26 196 bp).两者分别注释到112和113个单拷贝基因,其中ZY注释到78个mRAN基因和1个假基因,LY注释到79个mRNA基因,两者均注释到4个rRNA基因和30个tRNA基因.重复序列结果分析表明,ZY和LY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55条和42条长重复序列;ZY和LY中均发现304个SSR位点,最多的是A/T核苷酸重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芝麻菜属和芸薹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高度保守,序列的种间变异高于种内,非编码区变异高于编码区.此外,种间和种内均筛选出2条核酸多样性较高的基因,分别为matK、rsp16.rpl32和rsp16.系统发育结果表明,本研究测得的2个芝麻菜品种和已发表的芝麻菜品种聚为一支(支持率为100%),芝麻菜与芸薹属植物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甘蓝(Brassica oleracea)、芥菜(Brassica juncea)、芜菁(Brassica rapa)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亲缘关系更近.

关键词: 芝麻菜(Eruca sativa)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唾液乳杆菌对畜禽的效应及其机制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2

摘要: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是一类具有益生菌潜能的乳酸菌,已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领域.本文在分析唾液乳杆菌相关文献和生物信息学数据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对畜禽的效应、安全性和基因组学特征,并对唾液乳杆菌应用于畜禽生产的前景进行阐述,为唾液乳杆菌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基因组学 作用机制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811'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科甜811’是以SHL10为母本,SHL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色甜玉米新品种。株形半紧凑,株高223.9 cm,穗位高71.9 cm,成株叶片数17片。果穗筒形,穗长19.7 cm,穗粗5.1 cm,平均穗行数18行,穗轴白。籽粒紧密饱满,皮渣率13.6%,水溶性总糖12.9%,还原糖3.2%。百粒鲜质量33 g。平均产量15 570 kg·hm-2。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南方锈病。

关键词: 甜玉米 优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