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

土壤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太湖流域直湖港小流域稻田、桃园和菜地的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光谱建模方法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磷高光谱反演的影响。结果表明:(1)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r egression,PLSR)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精度较高且稳定;人工神经网络中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网络预测精度较高但易出现过拟合现象,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网络比较稳健但精度略低;偏最小二乘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则可综合两者优点,改善复杂样本下的预测精度。(2)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反演结果优于全磷。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稻田的预测效果总体优于桃园和菜地。在当前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影响不大,但对全磷反演影响较大。今后利用光谱对土壤全磷反演时需分土地利用方式对模型进行校准。

关键词: 高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磷 土地利用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6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油6号'是通过品种(系)间复合杂交的方法选育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其芥酸含量0.24%,硫苷含量23.61μmol/g饼粉,种子含油量42.59%。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965.95 kg/hm~2,产油量1 252.01 kg/hm~2,较‘红油三号'分别增加5.75%、8.47%;在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389.65 kg/hm~2,产油量1 032.09 kg/hm~2,较‘红油三号'分别增加4.32%、3.20%。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产 双低育种 ‘苏油6号' 复合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枝菌根真菌和施氮量对茶树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mosseae对茶树生长、矿质元素吸收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施氮利于AM真菌的侵染和菌根发育,当施氮过量时则会抑制菌根发育。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均提高了茶树地上部、地下部和总干物质量,其中又以接种AM真菌同时施氮量为0.53g?kg-1的茶树总干物质量最大,为对照的1.63倍。不同矿质元素受AM真菌和氮肥的影响不一致,在一定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可提高茶树叶片中N、P、K、Ca、Zn和Fe含量,降低Mn和Cu含量;显著增加根中N、P、K、Mg和Zn含量,降低Mn含量,施高浓度的氮(1.06 g?kg-1)显著降低了根系Ca和Fe含量。不同施氮水平下AM真菌处理可增加茶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降低酚氨比,显著改善茶叶品质。本实验条件下,茶树施氮量为0.53 g?kg-1时,接种AM真菌改善茶叶品质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AM真菌 茶树 矿质元素 茶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模型,并以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0年,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的综合绩效水平呈现"U"形趋势。综合绩效的主要构成中,管理效率较高,科研产出水平与综合绩效同为"U"形,社会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综合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可以为揭示农业科技专项运行中的问题、优化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财政专项 绩效评价 实证研究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追施氮肥对强筋小麦‘镇麦16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江苏淮南地区的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设置75、112.5、187.5 kg/hm23个追氮水平和苗期、拔节期、孕穗期3个追氮时期,于2010-2012年研究了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镇麦168'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镇麦168'的籽粒产量随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以追氮187.5 kg/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从苗期到孕穗期,随追氮时期的后移,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拔节期追氮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镇麦168'的公顷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千粒重随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公顷穗数随追氮时期的后移而减少,穗粒数则随追氮时期的后移而增加,千粒重以拔节期追氮处理的为最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以及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均随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弱化度则随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与苗期追氮相比,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氮具有提高‘镇麦168'营养品质和改善籽粒加工品质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镇麦168'以拔节期追氮,追氮量为187.5 kg/hm2可实现高产和优质相结合。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籽粒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转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产量对水分的响应缺乏研究。以日本晴及以其为亲本获得的两个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转基因水稻株系为材料,研究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上述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实期相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水稻结实率和产量随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而降低。与常规灌溉相比,结实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明显提高了水稻结实率和产量。籽粒中Q酶活性、根系氧化力、剑叶膜脂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表观输出量也明显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的材料的产量和上述生理指标的提高幅度均高于籽粒蛋白质含量低的水稻材料。结实期重干湿交替灌溉则明显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和产量,籽粒中Q酶活性、根系氧化力、剑叶膜脂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表观输出量也明显降低,且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的材料的产量和上述生理指标的降幅均高于籽粒蛋白质含量低的水稻材料。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能是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引起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水稻材料产量产生差异的重要生理原因。

关键词: 水稻 籽粒蛋白质含量 干湿交替灌溉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郁金香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之一,对近年来有关郁金香花期调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推动郁金香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郁金香 花期调控 温度 激素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海滩涂野生叶用芥菜的耐盐性及利用潜力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滩涂上生长的叶用芥菜根际土壤电导率的实地测定,鉴定出了强耐盐的叶用芥菜材料,可在EC1∶5值达2.366 m S/cm的滨海盐土上生长,其耐盐性强于大麦等耐盐性较强的作物。同时根据有关文献,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滨海盐土生物改良的先锋作物等方面对叶用芥菜的利用潜力作了展望。

关键词: 叶用芥菜 耐盐性 重金属污染 滨海盐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冬季日光温室蔬菜育苗主要设施及关键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研究了苏北地区冬季日光温室蔬菜育苗的日光温室选型、保温小拱棚、电热线、补光灯等关键设施和地上畦、配方基质、二次盖土等关键技术的效应,总结了主要设施和关键技术应用的操作要点和技术规范,为指导苏北地区低温季节设施蔬菜专业化育苗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蔬菜 育苗 设施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啤酒大麦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用7个株高构成指数存在一定差异的啤酒大麦品种(系),连续两年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大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构成指数IL、I1、I2、I3、I4在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年份间和年份×基因型互作间只有I4存在显著的差异;7个大麦亲本和21个杂种F1的株高构成指数的平均值均接近黄金分割值0.618;株高构成指数IL、I1、I4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IL和I1为部分显性,I4为完全显性至部分显性,具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I2和I3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IL和I4的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控制I1的增效等位基因为显性;株高构成指数可能受1对或2对主基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株高构成指数与株高和千粒重均无显著相关,I2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IL、I1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I1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大麦 株高构成指数 遗传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