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高密度黄颡鱼—鳙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种群与理化因子的变化研究

淡水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密度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鳙(Aristichthys nobilis)分隔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分析养殖期间(2013年4月—10月)池塘浮游生物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温度、p H、DO和总氮指标在养殖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Duncan's多重比较显示,温度在6—8月显著高于其他时间(P<0.05);总氮在7—9月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氨氮和亚硝态氮在8—10月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池塘浮游生物的变化表现为:枝角类和桡足类物种数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秀体溞属(Diaphanosoma)占优势;轮虫物种数呈上升趋势,其中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占优势;原生动物物种数在各月份之间差异不明显,以球吸管虫属(Sphaerophrya)为优势种;藻类物种数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占优势,其次为裸藻门(Euglenophyta)种类。基于Dice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MDS排序均显示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在整个养殖期间可分为2大类,4、5、6、7月各样本聚在一起,8、9、10月各样本聚在一起,表现为前4个月(4—7月)相似性高,而后3个月(8—10月)相似性高;说明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随养殖时间延续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鳙(Aristichthys nobilis) 浮游生物 理化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近海捕捞渔业油价补助政策调整研究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5

摘要:近海捕捞渔业油价补助政策在缓解生产成本攀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与已有的相关渔业政策执行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欠协调性。近海捕捞渔业油价补助政策实施后,衍生具有成为渔业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工具、激发海洋渔业经济及推动内地农民上船就业等功能;渔业生产经营方面出现了"主动性休渔"和作业方式调整等适应性决策;在调整和完善该政策的趋势下,提出利用技术手段严格确定生产用油量或者分地区制定国内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用油量测算标准,并且应考虑结合关注资源养护、调整作业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严控商业渔业、配合生产管理及促进转产转业等因素构建综合性补贴系数。

关键词: 近海捕捞渔业 油价补助 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LH原油和0~#柴油对3种海水增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静水法进行了南海原油和0#柴油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急性毒性试验。南海LH原油乳化液、0#柴油乳化液和0#柴油分散液对凡纳滨对虾的96 h半致死安全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25 mg·L-1、3.17 mg·L-1和2.40 mg·L-1,其对应的安全阈值分别为0.33 mg·L-1、0.32 mg·L-1和0.24 mg·L-1;南海LH原油乳化液和0#柴油乳化液对菲律宾蛤仔的96 hLC50分别为15.93 mg·L-1和8.74 mg·L-1,对应安全阈值分别为1.59 mg·L-1和0.87 mg·L-1;0#柴油乳化液对翡翠贻贝的96 h-LC50为28.90 mg·L-1,安全阈值为2.89 mg·L-1。

关键词: 石油类 增养殖种类 急性毒性 安全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养殖成本控制技术

水产科技情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控制大菱鲆养殖成本的技术,采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和液氧高密度养殖模式进行了生产试验,在4100 m2规模的养殖条件下,放养16万尾平均规格为6.7 g的鱼苗,饲养360 d。试验结果:在整个养殖期,大菱鲆的成活率达95.6%,饲料系数达0.87,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养殖利润108万元。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管理,控制养殖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投资风险。

关键词: 大菱鲆 工厂化养殖 成本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概要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摘要:为了加速新职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本文把农产品检验机构的大量体系文件浓缩成机构和人员、器具和设备、法规和标准、场所与设施、物品和材料、检验及报告、记录和档案等7个方面,并进行了分析概括。

关键词: 农产品 检验检测 检测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沉积物及间隙水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养殖水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变化,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中沉积物的生态效应。混养试验在20个养殖桶内(水体积550 L)进行,方格星虫(1.2±0.1 g)养殖在桶底沙层中,其放养密度为0、50、100和150条/桶;鲻(24.5±0.5 g)的放养密度为3尾/桶,养殖在水体中的网箱中(直径0.8 m、高度0.6 m)。试验共分4个处理组(T0、T50、T100和T150),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重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T0)相比,方格星虫组底层(6–8 cm)沙中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4个试验组的间隙水中硝态氮(NO3-N)、氨氮(NH4-N)以及活性磷(SRP)浓度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束时,T100和T150组各层间隙水的NO3-N浓度均低于T0组(P<0.05),且底层间隙水的NO3-N浓度随方格星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T0组表层NH4-N浓度高于方格星虫组,而底层氨氮却显著低于高密度方格星虫组(T100和T150)(P<0.05)。结果表明,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沉积物表层的有机质向底层转移,从而影响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转化和释放。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精养池塘中的底质修复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方格星虫 生物扰动 沉积物 间隙水 营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在水产科学中的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分别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基因差异表达、蛋白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结构特征,在当代生命科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为水产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论文阐述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在水产科学中的最新进展,并为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见解。

关键词: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结构生物学 水产科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蓬莱玉参(Apostichopus sp.)体壁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化方法对蓬莱玉参(Apostichopus sp.)体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分析评价了这一水产养殖新品种的营养和开发价值。结果显示,蓬莱玉参体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91.29%、5.25%、0.23%和3.09%,其中,粗蛋白质和灰分高于刺参,粗脂肪低于刺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蓬莱玉参体壁中氨基酸总量为53.76%,明显高于刺参,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接近于FAO/WHO的推荐模式,属于质量较好的蛋白质;蓬莱玉参体壁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5.63%,占氨基酸总量的47.66%,且各种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刺参,鲜美程度要好于刺参。蓬莱玉参体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为26.47%,DHA+EPA为12.08%,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FA/SFA)为3.19,均高于刺参,因此,脂肪质量优于刺参;蓬莱玉参体壁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Ca、P比例适宜,并富含VB6和VB1,其中,VB1含量为1.30 mg/100 g,含量远高于刺参。研究结果表明,蓬莱玉参营养价值优于刺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关键词: 蓬莱玉参 体壁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鱼耳石锶标志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六水合氯化锶进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耳石的标记,探讨了锶元素对大黄鱼幼鱼耳石的元素指纹标记效果,分析了锶元素标记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阶段性倍增饲养水体中锶离子浓度可使标记组个体在特定耳石区段的Sr/Ca比值显著提升,形成与对照组个体和野生个体在该耳石区段Sr/Ca比值的显著差异(P<0.01),标记组、对照组和野生个体在该耳石区段的Sr/Ca比值分别为(3.58±1.09)mmol/mol、(1.73±0.08)mmol/mol和(1.09±0.35)mmol/mol。此区段形成的Sr/Ca比值峰值可视作标记组个体的耳石锶元素人工标记。(2)标志组和对照组大黄鱼幼鱼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此项标记技术对受标个体的生长和存活状况不会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可用作大黄鱼增殖放流鱼苗的规模化标记手段。

关键词: 大黄鱼 标志放流 耳石 元素分析 死亡率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输送高浓度溶氧水体的新原理泵——介绍一种能够解决陆基养殖底层污染和改良老化渔场的新型气液泵

中国水产 2015

摘要:本文详述了能够输送高浓度溶解氧水体的新型泵—气液泵,并对"气液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类水环境的应用实例作了系统介绍说明,以期气液泵技术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