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双孢蘑菇内参基因的筛选与矫正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特定试验材料与条件选择RT-qPCR分析中合适的内参基因,对于准确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至关重要。该研究采用RT-qPCR技术对8个内参基因在5个发育时期、3种不同组织器官和4个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ΔCt法、GeNorm和NormFiner对单基因、双基因组合和三基因组合的表达差异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双孢蘑菇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以及不同温度处理菌丝中最佳内参基因分别为40s+actin+Eif5基因组合、Eif5+ubiquitin+PRL14基因组合和EF1+ubiquitin+RPL14基因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双孢蘑菇发育和温度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RT-qPCR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双孢蘑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涂膜食品包装纸的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良壳聚糖在食品包装中应用存在的机械性能不强,溶解性较差等缺陷,通过流延涂膜法,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配涂膜至食品包装纸,经抗氧化性、拉伸强度及水蒸气、油脂透过率等指标,对复合涂膜食品包装纸性质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采用酸溶性壳聚糖(18 m L,10 mg/mL)与氧化石墨烯(1 m L,1 mg/mL)再加入氧化剂(1 mL,1 mg/mL)制备得到的涂膜液复合涂膜食品包装纸,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并初步探索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涂膜食品包装纸对生鲜猪肉贮藏保鲜过程中颜色、弹性、球蛋白沉淀、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的影响。与仅用壳聚糖处理的食品包装纸保鲜功能比较,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涂膜食品包装纸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来源丰富、天然、无毒,具有优良性能的高效天然生物保鲜剂和保鲜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食品包装纸 生鲜猪肉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荸荠种杨梅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个地区的荸荠种杨梅为对象,采用感官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荸荠种杨梅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感官评价结合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于仙居的荸荠杨梅具有优秀的感官品质。在5个荸荠种杨梅中共检测到挥发性风味成分89种,包括醛类14种、醇类11种、酯类17种、萜烯类14种及其它酮类、酸类、芳香烃类等物质33种。样品间的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存在差异,分别为仙居杨梅(886.06μg/100 g,70种)、余姚杨梅(1 038.12μg/100 g,73种)、瑞丽杨梅(1 313.90μg/100 g,62种)、苏州杨梅(166.45μg/100 g,54种)以及恩施杨梅(985.42μg/100 g,70种)。其中,挥发性物质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是己醛、3-壬烯醇、反式石竹烯、葎草烯、异香橙烯环氧化物等。结合因子分析结果,瑞丽杨梅的品质得分更高。

关键词: 荸荠杨梅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选择性加速溶剂萃取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杭白菊中19种三唑类杀菌剂

分析测试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选择性加速溶剂萃取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杭白菊中19种三唑类杀菌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GCB)和C_(18)组合净化,萃取液浓缩后以2 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和甲醇为流动相,采用BEH C_(18)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19种三唑类杀菌剂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方法检出限及定量下限分别为0.6~3.0μg/kg和2.1~10.0μg/kg。在10、50、100μg/kg加标水平下,目标物的回收率为70.3%~95.3%,相对标准偏差为0.60%~12%。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提取和净化可同步完成,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能够满足日常检测要求。

关键词: 选择性加速溶剂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三唑类杀菌剂 杭白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绿绿僵菌侵染褐飞虱的电镜观察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与半薄切片结合的方式观察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虫体、卵块的侵染过程,并比较黄绿绿僵菌处理不同时长对褐飞虱卵块孵化率,及成虫、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在寄主褐飞虱体表不同结构区的入侵行为存在差异,易先从节间膜、体表的褶皱凹陷等部位产生附着胞,在体表长出菌丝和产孢,随后入侵寄主血腔,借助寄主的营养快速繁殖,导致菌体大量堆积在褐飞虱腹部引发其死亡。喷施于稻株表面的黄绿绿僵菌无法侵染产于稻株叶鞘组织内的褐飞虱卵块,但黄绿绿僵菌菌体可在离体褐飞虱卵块体表定殖并繁殖。黄绿绿僵菌处理褐飞虱种群的卵块孵化率集中在61.10%~72.67%,延长处理时间并未使寄主褐飞虱的卵块孵化率降低。不同处理时间的褐飞虱成虫、若虫历期与对照种群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黄绿绿僵菌处理并未对褐飞虱成虫、若虫发育历期造成影响。推测黄绿绿僵菌可侵染褐飞虱及其卵块,但所需时间较长,易受外界因子影响。因此,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控需结合外界影响因子制定合理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 黄绿绿僵菌 褐飞虱 扫描电镜 半薄切片 发育历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为考查对象,构建了基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6个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方法,从子系统得分和综合得分2个方面,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加权得分分别介于0.0711~0.6429、0.1954~1.3119、0.0931~1.0668、0.5870~1.7201、0.0123~0.9179、0.3833~1.8809,总得分介于3.2611~5.9464,其中,德清得分最高,安吉、定海次之,兰溪得分最低.整体上看,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相对均衡.各层面中,农业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的得分率超过50%,但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和社会效益的得分率不足40%.提出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的选育

蚕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和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优良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杂交组合,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质性状优.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其龄期经过相仿,虫蛹率高出0.43百分点,万蚕产茧量提高3.74%,万蚕产茧层量提高4.49%,洁净94.60分,出丝率高于对照品种.蚕种生产过程中,4龄初期即可通过蚕体斑纹鉴别雌雄,并且其雄蛾可进行多次交配,在大蚕期可适当多养雌蚕而少养雄蚕,有效提高蚕种生产效率与杂交率,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新品种于2018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浙蚕区春季及晚秋季饲养.

关键词: 斑纹全限性 四元杂交 蚕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恶唑草酮在环境介质中的挥发、土壤吸附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中的吸附均符合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值分别为0.640 6、1.376 2、0.816 9和1.289 5,在土壤中属于难吸附农药。异恶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杭州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3.7 h和75.3 h,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3 h和43.0 h,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20~25℃、气体流速为500 mL·min~(-1)的条件下,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性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难挥发,在土壤中难吸附,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环境风险较小。

关键词: 异恶唑草酮 挥发性 土壤吸附 水-沉积物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1Ab/cry2Aj基因玉米双抗12-5对意大利蜜蜂成虫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cry1Ab/cry2Aj基因玉米双抗12-5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品系,目前已获批准进入生产性试验阶段.蜜蜂是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意义的昆虫,是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中主要的非靶标节肢动物.在转基因抗虫植物种植过程中,蜜蜂可能通过采集花粉暴露于转基因抗虫植物表达的杀虫蛋白.本实验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评价了转基因玉米双抗12-5花粉和Cry1Ab杀虫蛋白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的影响.结果显示,喂食转基因玉米花粉处理组的意大利蜜蜂体内能检测到Cry1Ab杀虫蛋白;与对照相比,饲喂转基因玉米花粉和8μg·mL-1纯化的Cry1Ab杀虫蛋白对意大利蜜蜂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吡虫啉处理组意大利蜜蜂存活率显著低于花粉和蔗糖处理组.以上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双抗12-5或Cry1Ab杀虫蛋白对意大利蜜蜂的风险较小.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 Cry1Ab 花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对矿物改性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炭具有高度的碳素稳定性,是一种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固碳材料.研发碳素持留率高和稳定性强的生物炭对固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矿物改性处理能对生物炭的稳定性起调控作用,但目前相关研究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相应调控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首先对生物炭稳定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H/C原子比、O/C原子比、稳定性系数R50、挥发性物质含量、碳素热失重率、碳素(化学)氧化损失率、微生物矿化量等.其次,在分析生物炭稳定性影响因素(如原料类型、炭化条件、外界环境等)的基础上,综述了矿物改性对生物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稳定性增强和减弱的响应机制,认为生物炭稳定性的增强响应主要是基于矿物本身的物理阻隔作用,以及矿物与生物炭之间通过交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矿物复合体对生物炭起到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物炭的降解;而生物炭稳定性的减弱响应则主要与特殊矿物组分有关,例如含铁矿物组分在高温下促进生物炭的降解.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生物炭固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为获得稳定性更强的生物炭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物炭 稳定性 矿物改性 固碳 土壤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