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基于双重微滴数字PCR精准定量转基因水稻G6H1的方法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G6H1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品系,抗虫和抗草甘膦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缺乏对其进行精准定量检测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微滴式数字PCR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平台建立了适用于转基因水稻G6H1品系的双重ddPCR精准定量方法.通过对不同作物的qRT-PCR实验,验证了用于G6H1转化体事件检测的引物与探针的特异性;对4个候选内源基因进行数字PCR扩增,筛选出了适合双重ddPCR检测的水稻内标准基因,进一步对双重ddPCR的引物和探针的浓度及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和选择,建立的转基因水稻G6H1双重ddPCR定量分析方法,对内外源基因的检测限达到3拷贝,对内外源基因的定量限在25拷贝,定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25%.最后,比较了单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RT-PCR)、单重ddPCR和双重ddPCR三种方法,对转基因水稻G6H1含量分别为5%、1%和0.5%样品的定量结果.结果表明,建立的转基因水稻G6H1双重dd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精准可靠,适用于精准定量转基因水稻G6H1转化体成分.该方法的建立为转基因水稻G6H1定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完善了我国转基因水稻成分定量检测技术体系,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阈值管理增添了技术储备.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ddPCR) 转基因水稻G6H1 定量检测 体系优化 双重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混合培养和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复合净水功能菌群构建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株具有不同净水功能的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液体共培养的方法,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培养物中的菌群变化,确定这些菌株的共存能力和生长特性.以混合培养中的优势菌株为核心形成不同菌群组合,确定复配菌株组合,并通过净水实验确定其净水功能.结果显示,菌株AOZ1或BSK9、W14或BSK3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可以有效生长,是混合培养的优势功能菌.以菌株AOZ1或BSK9为核心菌株,与其他功能菌组合可构建形成复合净水功能菌.其中,由AOZ1、BSK9、W14和BSK3组成的复合菌对河道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0% 和76.8%.结果表明,采用PCR-DGGE监测下的液体共培养方法,可有效构建净水复合菌群.

关键词: 复合菌群 微生物强化修复 水体污染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对乳鸽生长、免疫及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探讨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108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324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乳鸽测初始体质量后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抗生素组(B组)和7个试验组(C~I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基础日粮+150 mg/kg金霉素,C~I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5×10~7,1×10~8,2×10~8 CFU/kg丁酸梭菌制剂、5×10~9 CFU/kg乳酸菌以及5×10~9 CFU/kg乳酸菌+5×10~7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2×10~8 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G、H、I组显著提高了乳鸽28日龄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与A、B组相比,各试验组均不同程度提高了乳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的含量,整体上以D组和复合制剂组效果最好;D、G、H、I组的GH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除B、E、F组外,其余各组的IGF-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5)。结果表明,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促进乳鸽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促进与生长有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单一菌种以1×10~8 CFU/kg剂量的丁酸梭菌制剂即D组效果最好,复合组以H组即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制剂组最好,且整体上复合制剂组效果优于单一制剂组。

关键词: 丁酸梭菌 乳酸菌 乳鸽 生长性能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与中国樱桃种间杂交效率分析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种间杂交育种规律,提高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效率.[方法]以适宜浙江省种植的甜樱桃新种质为母本,以甜樱桃和中国樱桃为父本开展甜樱桃种内及种间杂交试验,调查坐果率、有胚率、胚败育率和F0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杂交效率分析.[结果]授粉7 d后,供试母本的种内及种间坐果率都比较高,随果实发育,至授粉后28 d及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于种间的.供试母本中'朝阳一号'的种内、种间杂交坐果率均最高;坐果率最低的为'长丰一号'的种间杂交组合.同一母本种内组合比种间组合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杂种胚成熟时败育率高,仅有4个组合可以得到未败育胚.杂交果未成熟胚败育率低这为胚培养提供了可能.供试母本'朝阳一号'未成熟胚最好,坐果率高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江南红'有胚率低,败育程度最高';长丰一号'及'先锋'居中,母本优选'朝阳一号';供试父本未成熟胚中'朝阳一号'和'紫晶'较好.F0果实成熟期推迟,颜色及形状均表现出了母本果实开放授粉的色泽及形状;可溶性固形物种含量间杂交果低于种内的,均低于开放授粉的母本果实.为获得杂交后代,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可以采用3种方法:利用主产区的杂交后代在南方进行筛选;在南方杂交后进行胚挽救或者尝试混合花粉的开放授粉.[结论]甜樱桃种新种质种内及种间组合不同坐果率、杂种胚发育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且败育率低.供试种质中'朝阳一号'是较好的父母本.

关键词: 甜樱桃 中国樱桃 种内杂交 种间杂交 育种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脱石对恩诺沙星吸附性能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蒙脱石对水体中恩诺沙星的吸附性能,采用XRD、FTIR、SEM、BET等对蒙脱石进行表征,并用于对水体中恩诺沙星的吸附.结果 表明,蒙脱石为钙钠基蒙脱石,比表面积较大;pH值、吸附时间、初始恩诺沙星质量浓度对蒙脱石吸附恩诺沙星影响较大.当pH =6时,蒙脱石对恩诺沙星的去除效果最佳.等温吸附曲线拟合中,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表明恩诺沙星在蒙脱石表面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蒙脱石对恩诺沙星的吸附行为及吸附过程.因此,蒙脱石是一种高效吸附恩诺沙星的吸附剂,可用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水体的修复和治理.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蒙脱石 恩诺沙星 吸附性能 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杂志 2019 CSCD

摘要:奇异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特殊的群集运动能力,与临床关系密切,可在膀胱和肾脏中形成结石,在尿道留置管外表面、内腔中形成结晶生物膜,是引起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菌毛、黏附素、尿素酶、溶血素、金属摄取和免疫逃避等。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 尿路感染 毒力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制品中亚硝胺控制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 CSCD

摘要:亚硝胺是一类危害性极高的化学致癌物,其中常见的有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哌啶和亚硝基二丁胺等,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极易生成.本文阐述了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肉制品中影响亚硝胺形成的因素pH值、温度、食品添加剂、组织成分和微生物等.并对亚硝胺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减少前体物的摄入(控制亚硝酸盐、生物胺的用量)、亚硝胺形成的阻断及亚硝胺分解的促进(辐照降解和生物降解)等3方面进行阐述.目前对肉制品中亚硝胺的控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从阻来源、促去路2方面进行,这为实际生产中亚硝胺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关于利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减少亚硝胺含量的方式探究需展开更多的研究.

关键词: 肉制品 亚硝胺 控制 形成机理 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模型研究进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种临床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均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宿主肠道上皮细胞与肠道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由于动物试验受到伦理审查、实验成本等因素制约,人们对开发体外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模型愈加感兴趣.本文对最新肠道菌(群)?肠道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模型,以及其工作原理与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肠道菌(群)功能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新思路.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道上皮细胞 细胞?细菌相互作用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透光膜对杨梅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颜色透光膜对杨梅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设置覆盖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等透光膜以及露地栽培等6种处理,测定透光膜的光谱透射比、棚内与露地杨梅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等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颜色透光膜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绿膜和黄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红膜处理的叶片中N、P、K含量以及果实中多酚含量最高,蓝膜处理的果实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黄膜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最高,绿膜处理的黄酮含量最高。同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不同处理的排名顺序为:蓝色、红色、绿色、黄色、对照、白色透光膜。【结论】蓝色和红色透光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及果实品质的提升,适合运用在杨梅的设施栽培中,同时为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杨梅 透光膜 光合特性 品质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主要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方鸡(Gallus gallus)品种是我国禽类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养鸡历史悠久,拥有众多鸡品种遗传资源,为研究浙江省主要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促进不同鸡品种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本研究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分型技术对鹊山鸡、仙居鸡、萧山鸡、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和白耳黄鸡6个鸡品种(共358只)在26个微卫星位点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在6个群体的26个位点共检测到153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Ne)为5.906 9,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usity, He)为0.795 9,基因流(gene flow,Nm)为2.007,Shannon信息指数I为1.925 1,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在0.24~0.87之间.Nei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6个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为0.103 5~0.380 9;其中,鹊山鸡与萧山鸡的遗传距离最大(数值为0.3809),鹊山鸡和白耳黄鸡的遗传距离次之(数值为0.1072),龙游麻鸡和仙居鸡的遗传距离最小(数值为0.10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鹊山鸡与白耳黄鸡、仙居鸡与龙游麻鸡分别聚为一类.6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白耳黄鸡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丝羽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鹊山鸡与其他鸡品种的相似性顺序由高至低依次为白耳黄鸡、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仙居鸡、萧山鸡.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境内6个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完善了浙江省主要鸡品种的遗传结构,为鸡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地方鸡种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