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基于Dickeya dadantii特有标志基因检测甘薯茎腐病菌

植物病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细菌性茎腐病是由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引起的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发生,严重威胁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建立特异灵敏的检测D. dadantii的方法对于鉴定检疫病原菌、田间监测病原菌和防控病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Dickeya属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筛选到D. dadantii特有的标志基因,针对标志基因设计引物,其中针对编码登录号为WP077245517未知蛋白基因的1对引物Dad1-F(5'-CATATCAACCAGACCAGCCGTT-3')和Dad1-R(5'-CGGCCTGCTTTTAAACAACGTATTA-3')能只从D. dadantii扩增到167 bp目的片段.由此建立了特异灵敏的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 dadantii的方法,为鉴定检疫甘薯茎腐病病原菌和田间监测病害提供了有效方法.

关键词: 软腐病 甘薯茎腐病 狄克氏菌 保守标志蛋白 种特异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动物生鲜肌肉组织样品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不同提取原理的试剂盒对动物生鲜肌肉组织DNA提取效果,为日常肉制品掺假检测与监测选择合适的DNA提取方法提供参考.以生鲜牛肉、羊肉、猪肉、鸡肉和鸭肉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蛋白酶K法、SDS法和快速萃取法等原理的8种不同方法来提取组织样品DNA,并对提取DNA的完整性、浓度、纯度、试验耗时和后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种提取方法均可用于常见动物源性肌肉DNA的提取.与改良CTAB法相比,原理为蛋白酶K法、SDS法和快速萃取法的试剂盒避免了有机试剂的使用,且操作耗时短.实际操作中,可优先选择基于蛋白酶K法和SDS法的试剂盒进行DNA提取,其提取的DNA纯度和总量高,盐残留少,对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抑制少,满足肉制品掺假检测与监测的核酸提取需求.

关键词: DNA提取 实时荧光定量PCR 肌肉组织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贝叶斯最大熵和辅助信息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预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预测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对于识别高污染区域、进行污染来源解析和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为研究区,以土壤母质类型作为辅助信息,通过贝叶斯最大熵(Bayesian maximum entropy,BME)法,预测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并与传统的克里金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ME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预测方面精度更高,其残差分布区间、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更小.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风险相对较低,其平均值均低于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但镉和砷的含量高于当地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59倍和1.31倍.铅和汞在该研究区东北部的城市地区含量较高,城市化、工业化和交通运输可能是其污染来源;镉和砷在西南部和中西部农村地区含量较高,农业活动可能是其污染来源.此外,镉在中东部还存在一块明显的高含量区域,这与当地矿业活动密切相关.铬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土壤母质 贝叶斯最大熵法 克里金法 空间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分子量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酯化剂,β-淀粉酶为酶解剂,制备了不同分子量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OSAS),并测定了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1.0*10~4~2.0*10~5 Da)OSAS的黏度在0.0035~0.0010 Pa·s范围内随分子量下降显著(P<0.05)降低,糊透明度自28.6%降低至23.1%,凝沉性和膨胀度也均随分子量降低而下降;辛烯基琥珀酸酐对蜡质玉米淀粉的酯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蜡质玉米淀粉颗粒表面,酶解处理不会引入新基团.本研究初步揭示了OSAS分子量与其理化性质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酐 蜡质玉米淀粉 酯化 酶解 性能 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阿魏酸酯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微生物学杂志 2019 CSCD

摘要:从浙江绍兴鉴湖附近土样中分离筛选到1株产阿魏酸酯酶(ferulic acid esterase,FAE)的菌株FD-8,通过菌落形态、分生孢子梗形态对比和ITS/18S rDNA分子生物学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溜曲霉,命名为Aspergillus tamarii FD-8.FD-8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浸提物,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2℃和5.0,最适产酶条件为32℃、pH 6.0,发酵周期为120 h.在最适培养基中、分阶段控制pH培养条件下,FAE比酶活达到231.34 mU/mg.去淀粉麸皮可诱导FAE的合成,在发酵48 h添加20.0 g/L去淀粉麸皮,FAE最高比酶活可达到573.61 mU/mg,比对照提高1.48倍.

关键词: 阿魏酸酯酶 菌种筛选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旱胁迫下侧柏幼苗的生理响应及水杨酸的调控作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幼苗为材料,采用根灌外施水杨酸的方式,探讨盐(200mM NaCl)旱(15%PEG6000)胁迫下侧柏幼苗的生长、叶绿素、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响应变化以及水杨酸(0.5mM SA)对其的调控。结果显示:NaCl、PEG6000和NaCl+PEG6000三种胁迫处理抑制了侧柏幼苗的生长、叶绿素、抗氧化物酶(SOD和P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则降低,且均表现为复合胁迫介于单一胁迫之间,除GSH外,影响程度均为NaCl>NaCl+PEG>PEG;外施低浓度0.5mM水杨酸可提高侧柏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并降低了H_2O_2和MDA积累。研究发现,盐旱复合胁迫对侧柏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不是单一胁迫的简单叠加,与单一干旱胁迫相比,盐旱复合胁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侧柏幼苗生长的影响;一定浓度水杨酸同样能够有效缓解盐旱单一或复合胁迫对侧柏幼苗造成的生理伤害,提高其抗性。

关键词: 侧柏 盐胁迫 干旱胁迫 水杨酸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生物源农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生物源农药登记、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情况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生物源农药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物源农药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表达OsHsp90和BsCspB基因可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休克蛋白90 (Hsp90)和冷休克蛋白B (CspB)在植物和微生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大豆品种‘天隆1号’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获得转水稻OsHsp90和枯草芽孢杆菌BsCspB基因的大豆品系‘J93’。为了研究导入基因的过量表达对转基因大豆耐盐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不同浓度(100 mmol/L, 150 mmol/L和2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利用荧光定量方法分析了盐胁迫下的Os Hsp90和BsCsp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测定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并对植株的株高、鲜重、干重以及盐损伤症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转基因株系‘J93’中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且在盐胁迫后24 h内呈现出升降表达模式。同一浓度盐处理下,转基因株系‘J93’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转基因株系‘J93’和对照的植株株高、鲜重和干重均有所下降,但转基因株系‘J93’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除经200 mmol/L NaCl处理后植株全部死亡外,其他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株系‘J93’的盐损伤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综上所述,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过表达可以增强大豆的耐盐性,转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大豆品系‘J93’将为进一步耐盐性转基因大豆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大豆 Hsp90 CspB 盐胁迫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蓟马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蓟马是农作物和园艺作物上常见的重要害虫,其通过直接取食和间接传播病毒给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蓟马信息素是蓟马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本文综述了蓟马产生的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已报道的蓟马肛门分泌物的化学组分及其功能,介绍了已鉴定的蓟马报警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接触信息素和抑性欲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分泌部位、作用功能和合成方法,讨论了信息素在蓟马害虫防控中的应用潜能,并展望了目前蓟马信息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蓟马害虫信息素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蓟马 信息素 活性成分 功能 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醇提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蚕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桑黄 黄酮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