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青蟹寿锦化相关基因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青蟹寿及其全锦突变体qj为材料,研究多肉植物锦化变异分子机理。【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法、转录组测序(RNA-seq),分别测量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筛选差异显著的相关代谢途径。【结果】结果表明,qj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下降;对青蟹寿及qj叶片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44 988 938和37 271 576条Reads,经过滤拼接组装得到45 226条Unigene;所得Unigene的Nr注释分类中有26 999条,Swissport注释有20 279条,KOG注释有16 943条,KEGG注释有10 775条;筛选获得表达差异显著基因共20 305条,涉及130个途径,其中21个途径差异显著。筛选得到的叶绿素合成途径(ko00860)、天线蛋白(ko00196)和光合作用途径(ko00195)的基因表达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途径的基因普遍显著下调表达。【结论】初步探索了多肉植物锦化变异的转录组信息,筛选到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及途径,为进一步研究多肉植物锦化变异机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多肉植物 锦化突变 转录组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瓜CmHSP7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热激蛋白70基因的功能,该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从中国南瓜中分离获得3个HSP7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分别命名为CmHSP70-1、CmHSP70-2和CmHSP70-3,三者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 998、1 941和2 118 bp,编码666、647和706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分析显示,3个CmHSP70蛋白均属于亲水性蛋白,都含有典型的NBD和SBD保守结构域;CmHSP70-1蛋白含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内质网;CmHSP70-2蛋白和CmHSP70-3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叶绿体。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3个CmHSP70蛋白与苦瓜、甜瓜和黄瓜的HSP70蛋白的相似性最高且遗传距离最近。qRT-PCR分析显示,42℃处理能够诱导3个CmHSP70基因在根、茎、嫩叶和成熟叶中表达,并且表达量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成熟叶中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高温条件下,成熟叶中3个CmHSP70基因均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0~2 h)响应热胁迫而大量表达,尤其是CmHSP70-2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在中国南瓜热胁迫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HSP70基因功能以及阐明中国南瓜的耐热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南瓜 CmHSP70基因 热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玛咖秋葵咀嚼片直接压片工艺的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秋葵超微粉作为压片辅料,优选玛咖秋葵咀嚼片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加工玛咖秋葵咀嚼片产品,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充填压力、充填深度、转台速度和原料粒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玛咖秋葵咀嚼片产品的最佳工艺为充填压力31 kN、充填深度10 mm、转台速度25 r/min和原料粒度300目。本研究为进一步综合利用玛咖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玛咖产品的研发。

关键词: 玛咖 直接压片 黄秋葵 工艺优化 咀嚼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及病原研究

中国家禽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共收集临床疑似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病病料65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动物回归试验、免疫攻毒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结果显示:仅有10份为MDPV感染,占比为15.2%;其余均为其他病原或两种病原混合感染。MDPV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主要以冬春季节多发(占80%)。从分离的10株MDPV来看,分离株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MDPV分离株后发病率为80%~100%,死亡率为40%~60%,与1985年分离的MDPV-P株特性相似。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后,7日龄进行分离株的攻毒,未见发病和死亡现象。基因进化树显示10株分离株与MDPV-P株属于同一分支。基于2018年流行的MDPV毒株与1985年MDPV-P株致病性、抗原性和基因序列特性相似,无明显变化,可使用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防控该病。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流行病学 病原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爱文"杧正常果和败育果发育动态及内含物差异性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爱文"杧为试材,研究正常果和败育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测量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的纵、横、侧径及单果质量,计算同一时期内外观性状的增长量,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比较不同时期正常果和败育果含水量、粗蛋白、有机碳、粗脂肪等,以及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正常果和败育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外观性状(正常果纵径除外)与果实发育时期高度相关,数学模型可以正确地反映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正常果和败育果在幼果期直至果实成熟(6月2日至7月22日),果肉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均保持相对稳定水平,含水量为82.58%~90.58%,有机碳含量为40.22%~44.75%,同一时间点,正常果和败育果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果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则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同一时间点,正常果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低于败育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大小没有相关性,而是与果实相对成熟度呈正相关,败育果的变异系数小,说明成熟度相对一致.

关键词: 杧果 果实生长发育 内含物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不同摘心处理下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摘心处理是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之一,选择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有利于葡萄摘心响应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摘心处理的葡萄叶片和茎杆为材料,利用qRT-PCR分析15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AP-2、Cyclophilin、EF1-α、GAPDH、VAG、SAND、α-Tubulin、β-Tubulin、UBQ-L40、NAD5、ADH2、60SRP、18S rRNA、UBQ等在所供材料中的转录水平,并用RefFinder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叶片为材料的试验体系的最稳定内参基因为SAND和VAG,而葡萄茎杆为材料的试验体系以AP-2和Actin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且采用双内参基因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通过目的基因VvSS4转录水平数据标准化的验证,所获得的2组内参基因在各自的试验体系中可靠性高,可用于后续相关目的基因定量表达的研究.

关键词: 葡萄 摘心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防寒措施对莲雾抗寒性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6年生"紫红"莲雾为试材,比较了喷施水杨酸50 mg/L+壳聚糖1 000 mg/L混配剂,喷施海藻肥1 000倍液+磷肥750倍液混配剂,覆盖遮阳网,覆盖塑料大棚等4种防寒措施在田间自然降温过程中对莲雾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田间防寒措施能显著降低莲雾在低温胁迫下的MDA积累,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覆盖遮阳网和塑料大棚在降低MDA含量上优于化学防寒,化学防寒则在增加细胞保护性物质(脯氨酸)上效果较好.应用在露地栽培的3种防寒措施未明显提高保护酶系统活性;覆盖塑料大棚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CAT、POD活性显著低于露地上的处理.

关键词: 莲雾 防寒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茶叶消费研究——基于饮茶习惯双向变化分析

茶叶通讯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CKB的截面数据,对中国10个地区19786名消费者饮茶习惯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收入、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饮茶习惯变化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的饮茶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饮茶习惯存在着偶尔饮茶和经常饮茶等不同程度的分布,饮茶习惯变化大多要经过偶尔饮茶这一中间阶段;饮茶群体的结构组成变化,可能会由于采用整体饮茶率这一宏观指标而被掩盖,从而忽略了饮茶习惯的个体变化及其背后的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关注饮茶习惯的双向变化,尤其是关注偶尔饮茶这一茶叶消费的中间形态。

关键词: 茶叶消费 饮茶习惯 偶尔饮茶 双向变化 CK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木虱寄生性天敌调查及一新种记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既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又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虫媒,对我国柑橘产业存在潜在威胁。进一步调查柑橘木虱的寄生性天敌资源,明确其种类和鉴别特征,对筛选优势天敌种类并开展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结果有柑橘木虱初寄生蜂2种,分别为亮腹姬小蜂Tamarixia radiate(Waterston)、阿里食虱跳小蜂Diaphorencyrtus aligarhensis(Shafee, Alam et Argarwal);重寄生蜂4种,分别为新种小斑塔姬小蜂TamarixiamicromaculaWangetHuang,sp.n.(姬小蜂科Eulophidae)、沃氏卡棒小蜂Chartocerus walkeri Hayat、黄食虱跳小蜂Psyllaphycusdiaphorinae Hayat(中国新记录属、新记录种)、恩蚜小蜂Encarsiasp.♂。记述了寄生性天敌分类鉴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发生概况,描述了新种小斑塔姬小蜂,提供了寄生性天敌的形态特征照片。新种模式标本及其他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柑橘木虱 寄生蜂 调查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水平对无限生长型番茄钙吸收利用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设计不同钙素营养供给水平(0,1,3,6 mmol/L),研究钙对无限生长型番茄钙吸收利用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在番茄植物各部位中的分布极不均匀,且同一部位不同时期钙含量差异也很大,植物体内钙的分布和变化受钙素营养水平和气温的影响;随着钙水平的提高,番茄果实钙含量不断增加,缺钙将降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虽然钙与K、Mg、P、N元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但是高钙不会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的下降;高温会诱导植株缺钙症状及果实脐腐病的出现,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高钙处理对高温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 番茄 无限生长型 吸收利用 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