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是影响青藏高原青稞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鉴定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筛选可靠的抗旱指标,可对抗旱青稞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238份青稞种质为材料,于2019和2020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青稞株高、单株穗数、单株生物量、单穗粒重、穗长、千粒重和产量,结果表明: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值)分别进行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与株高、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株高、产量、单株生物量、单穗粒重、单株穗数、穗长和千粒重.基于D值、CDC值及WDC值的种质排序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产量、单株生物量、单穗粒重、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和千粒重,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一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产量、株高、单株穗数、千粒重及单株生物量可作为青稞成株期抗旱鉴定的可靠指标,D值为适宜的抗旱评价方法.以D值为依据将供试青稞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等级,筛选出紫眼窝青稞、六棱青稞、紫青稞、ZDM8125、土葫芦紫青稞等1级抗旱种质38份.研究结果为青稞抗旱品种选育和抗旱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青稞;成株期;抗旱性;抗旱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戈壁日光温室甜樱桃生产技术规程

园艺与种苗 2021

摘要:甜樱桃日光温室栽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具有提高甘肃省戈壁设施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在保证日光温室甜樱桃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该研究参照相关标准等要求和内容,提出甘肃省戈壁日光温室甜樱桃生产技术规程,包括品种选择、砧木选择、苗木定植、扣棚、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采收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甘肃省樱桃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樱桃 技术规程 促早栽培 日光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桃极早熟新品种-甘露早油

中国果业信息 2021

摘要:"甘露早油"是以"陇油桃1号"为母本,以"汪建国3号"油桃为父本杂交培育的极早熟油桃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编号:甘S-SC-NP-004-2020。该品种平均单果重82.0 g,大果重可达117.0 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残膜对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简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从农膜残留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作用、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对土壤微塑料等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农膜残留的治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膜 耕地质量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灌区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的施氮效应及土壤碳氮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可改善土壤碳、氮平衡。为了探究河西灌区连作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施氮对土壤碳氮特征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永昌县种植7年娃娃菜后,轮作5年紫花苜蓿的土地为对象,设5个施氮水平(0、51.75、103.5、155.25、207 kg·hm-2),对土壤碳、氮含量、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紫花苜蓿产量和氮积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轮作紫花苜蓿后,土壤养分得到改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增加,其中有机碳含量比轮作紫花苜蓿前提高2.0%。适宜水平的施氮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尤其对0~40 cm土壤的提高效果最明显,还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当施氮量为103.5 kg·hm-2时,紫花苜蓿土壤碳、氮含量提高最明显,苜蓿产量和氮素积累量也最高。综上,连作蔬菜地后茬轮作紫花苜蓿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还可以进行牧草生产。综合施氮对土壤碳、氮特征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施氮量为103.5 kg·hm-2既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又能保证紫花苜蓿的高产优质生产。

关键词: 蔬菜田 轮作 紫花苜蓿 施氮效应 土壤碳氮特征 饲草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用量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西北地区土壤肥力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选用黄绵土和灌漠土两种土壤类型,以玉米和箭筈豌豆为指示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0、20、40、60 g·kg-1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可以降低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蒸发散失;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对磷素的提升效果尤为明显,较未施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处理速效磷含量和占比最高,分别提高256.5%和227.4%。在黄绵土上,随着调理剂施用量的提高,玉米和箭筈豌豆的地上部干重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用量为20 g·kg-1时达到最大值;当土壤调理剂用量超过20 g·kg-1时,土壤全盐含量显著上升,箭筈豌豆出苗率显著下降。在灌漠土上,调理剂施用量对玉米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当调理剂用量为60 g·kg-1时,箭筈豌豆土壤全盐含量显著提高;箭筈豌豆和玉米地上部干重分别在调理剂用量为40和60 g·kg-1时最大。因此,在黄绵土上种植箭筈豌豆和玉米时调理剂的最佳施用量均为20 g·kg-1,在灌漠土上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40和60 g·kg-1

关键词: 灌漠土 黄绵土 玉米 箭筈豌豆 有机酸土壤调理剂 干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取样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1~5、6~10、11~15、16~20年)对石羊河流域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日光温室栽培虽显著降低了pH,但土壤可溶性盐含量显著增加,土壤pH和可溶性盐含量呈负相关,土壤pH增加一个单位,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降低1.35 g/kg.长期日光温室栽培较露地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日光温室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53.67、208.44和627.33 mg/kg,分别是露地土壤的21.42、1.85和5.54倍,但4个种植年限间土壤的pH及可溶性盐、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温室种植1~5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迅速增加,5年后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其含量趋于稳定,这可能是温室增肥不增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肥力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敦煌红地球葡萄系统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品安全质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对敦煌红地球葡萄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敦煌气候生态条件符合红地球葡萄最适宜区条件。土壤中有害金属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标准规定。果实样品中9种农药残留限量未检出或小于最低检测临界值,果实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葡萄平均穗重达1 225.6 g,单粒重为10.0 g,果实中水分含量845 g/kg,果实硬度为4.1 kg/cm2,维生素C含量为21.3 mg/kg,可滴定酸含量为3.2 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5.6 g/kg,果糖含量85.6 g/kg,葡萄糖含量73.3 g/kg,酒石酸含量4.5 g/kg。综合敦煌红地球葡萄果实外观、主要理化指标以及品质营养等,其综合评价为优。

关键词: 敦煌 红地球葡萄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沿黄灌区胡麻宽幅匀播条件下肥料适宜用量研究

土壤与作物 2021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陇中沿黄灌区胡麻宽幅匀播条件下的肥料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使宽幅匀播胡麻显著增产,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胡麻单株分枝数和单株果数,提高单株产量。随着氮、磷、钾施用量分别由75.0 kg·hm-2、37.5 kg·hm-2和22.5 kg·hm-2增加到225.0 kg·hm-2、112.5 kg·hm-2和67.5 kg·hm-2,宽幅匀播胡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由35.3%、26.6%和21.4%降低到15.8%、11.1%和9.5%;氮、磷、钾肥料农学效率分别由9.4 kg·kg-1、21.3 kg·kg-1、7.9 kg·kg-1降低到4.1 kg·kg-1、9.0 kg·kg-1、3.6 kg·kg-1。在N 150、P2O5 75和K2O45 kg·hm-2施肥水平下,有利于实现胡麻高产(3 003 kg·hm-2),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8.3%、17.0%和16.5%,氮、磷、钾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7.5 kg·kg-1、13.5 kg·kg-1和5.9 kg·kg-1。宽幅匀播胡麻氮、磷、钾缺素区相对产量分别为62.0%、66.2%和91.1%,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分别为38.0%、33.8%和8.9%,表明该区域缺氮、少磷、钾丰富,磷、氮养分是限制宽幅匀播胡麻生产的最主要因子。该区域宽幅匀播胡麻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肥量分别158.8 kg·hm-2、85.0 kg·hm-2和44.4 kg·hm-2,N∶P2O5∶K2O=1∶0.54∶0.28。

关键词: 沿黄灌区 胡麻 宽幅匀播 肥料 适宜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戈壁日光温室内土壤改良对番木瓜生理变化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干旱荒漠区番木瓜的日光温室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干旱荒漠区的戈壁滩,对日光温室土壤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包括仅灌溉酸性水(pH分别为4、5、6)处理,施用KH2PO4(50、100、150、200 g)+灌溉酸性水(pH=5)处理,施用翠姆氨基酸+灌溉酸性水(pH=5)处理,施用生物菌肥+灌溉酸性水(pH=5)处理,研究各土壤改良措施对番木瓜(叶片、根系)生理指标和土壤有效铁、速效磷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施用K2HPO4处理显著提高了番木瓜叶片的PIabs和Fm。各土壤改良方式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施用K2HPO4(200 g)+灌溉酸性水(pH=5)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施用K2HPO4、翠姆氨基酸和生物菌肥处理的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和仅灌溉酸性水处理,同时土壤中铁元素和磷元素的有效性提高,以及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提高。各土壤处理措施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施用K2HPO4(200 g)+灌溉酸性水(pH=5)、施用K2HPO4(150 g)+灌溉酸性水(pH=5)、施用翠姆氨基酸(100 g)+灌溉酸性水(pH=5)、施用K2HPO4(100 g)+灌溉酸性水(pH=5)、施用生物菌肥(1000 g)+灌溉酸性水(pH=5)、灌溉酸性水(pH=4)、施用K2HPO4(50 g)+灌溉酸性水(pH=5)、灌溉酸性水(pH=5)、灌溉酸性水(pH=6)、CK。【结论】在戈壁滩设施内栽培番木瓜时,施用KH2PO4处理的改良土壤效果较好,其中K2HPO4(200 g)+灌溉酸性水(pH=5)处理的效果最佳,可有效改善高碱性土壤,促进番木瓜的生长。

关键词: 戈壁 日光温室 土壤改良 番木瓜 生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