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优质超级稻品种龙粳21配套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10

摘要:从产量指标及其结构、操作技术重点、育苗技术、插秧技术、本田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与优质超级稻品种龙粳21(龙花99-454)配套的栽培技术——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稻谷成熟度为目的,通过协调气候、土壤、栽培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水稻生长规律、影响因子及调控措施等共性技术,稳定产量构成因子、健壮植株群体素质,为实现寒地水稻稳产、高产、高效提供保障。

关键词: 寒地水稻 龙粳21 配套 稳健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常用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抗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选用黑龙江省常用的35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进行了大斑病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大斑病有抗性的材料只占供试材料的38.57%,感病材料占61.43%,说明黑龙江省现在常用的自交系对大斑病抗性较差,今后应加强抗病自交系的选育工作。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大斑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53的选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亲本组合方式与主要世代选择效果的分析

大豆科技 2010

摘要:本研究共配制了185个杂交组合,包括单交组合133个、三交组合17个、四交组合35个,在主要分离世代对选择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2代和F4代的三交组合的优良组合入选率明显高于单交组合和四交组合,四交组合优良单株入选率高于单交组合和三交组合。

关键词: 杂交 组合 单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龙稻5号10500kg/hm~2高产栽培模型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超级稻龙稻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栽培密度、氮肥和钾肥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显示,制约龙稻5号产量的各因子顺序为:施氮量>插秧密度>施钾量。得出龙稻5号高于10500kg/hm2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19.34~24.15穴/m2,施N量172.65~180.00kg/hm2,施K量34.05~67.2kg/hm2。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亚麻重迎茬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就新疆部分地区亚麻重迎茬地块病害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介绍,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指导新疆亚麻生产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亚麻 重迎茬 危害 综合防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晚熟谷子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7个谷子品系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96-9207、009-342、94-9071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穗粒重的关联度排序为:穗重>生物产量>节数>株高>穗长>千粒重。

关键词: 谷子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度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安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初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黑龙江省依安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依安县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比较丰富,土壤缺硫和锌。土壤中硫、磷、硼、锰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中硫空间分布的偏斜程度较大。pH与有机质、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锌都极显著相关;有机质与有效锰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速效养分 空间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教专题片制作方式与运营方式的突出矛盾解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针对农业科教专题片创作的作品及创作过程中存在的制作方式与实际严重脱节、运营方式不得体等问题,分析了农业科教专题片制作方式和运营方式之间的矛盾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农业科教专题片 电视运行新模式 商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免耕、旋耕和翻耕玉米田试验区调查杂草种类和出苗数量,并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调查杂草种类、株数和鲜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有明显差异。免耕、旋耕和翻耕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高峰期都在播种后5周发生;阔叶杂草发生高峰期不同,免耕田为播种后1周,旋耕和翻耕田均在播种后2周。杂草种类不同,玉米生长中后期,免耕田有8种杂草,旋耕田有10种,翻耕田有12种;杂草发生总量不同,免耕田杂草总量最多,旋耕田居中,翻耕田最少;杂草单株鲜重不同,免耕田杂草单株鲜重最低,旋耕田居中,翻耕田最高。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模式 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