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消油剂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急性毒性效应
《渔业科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研究对象,通过96 h半静水毒性实验,探讨了消油剂、0号柴油分散液(WAF)与0号柴油乳化液(CEWAF)对海湾扇贝24 h、48 h、72 h、96 h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消油剂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1905(1570-2451 mg/L)、1293(1070-1556 mg/L)、1015(721-1348 mg/L)、846 mg/L(660-1020 mg/L);WAF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36.57(29.42-48.96 mg/L)、23.10(21.07-25.39 mg/L)、14.99(13.66-16.41 mg/L)、11.31 mg/L(8.37-14.47 mg/L);CEWAF对海湾扇贝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分别为12.71(10.78-15.55 mg/L)、8.51(7.99-9.07 mg/L)、6.56(4.46-7.74 mg/L)、5.42 mg/L(4.51-6.29 mg/L)。消油剂、0号柴油分散液、0号柴油乳化液对海湾扇贝96 h安全浓度分别为84.6、1.13、0.54 mg/L。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消油剂、WAF和CEWAF对海湾扇贝的半致死浓度(LC_(50))均呈逐渐降低之势,半致死浓度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分别为y=12242x~(–0.583)、y=564.37x~(–0.848)、y=89.987x~(–0.613)。在受试溶液中暴露相同时间,海湾扇贝的半致死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消油剂、WAF和CEWAF,说明CEWAF对海湾扇贝的毒性大于消油剂和WAF,这对于在养殖海区使用消油剂处理溢油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海湾扇贝(A.irradians) 消油剂 0号柴油 急性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鱼体寄生虫初步调查
《广西科学院学报 》 2015
摘要:【目的】为给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调查其养殖过程中鱼体寄生虫种类。【方法】以防城港和北海网箱养殖卵形鲳鲹为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肉眼检查、镜检观察等方法对卵形鲳鲹体表、鳃、内脏等组织进行寄生虫检查并分类鉴定。【结果】共检出5种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拟德式吸虫Pardeontacylix McIntosh、本尼登虫Benedenia Diesing、淀粉卵甲藻Amyloodinium ocellatum和车轮虫Trichodibna Ehren berg,感染率分别为27.8%,8.1%,3.3%,16.4%,18%。【结论】寄生虫在卵形鲳鲹的养殖过程中存在,且种类繁多,已成为影响卵形鲳鲹健康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酶提取法对浒苔(Enteromorpha sp.)膳食纤维吸附能力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丰富的浒苔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浒苔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提取法制备浒苔膳食纤维。浒苔在55℃、p H=7.7的条件下,由不同比例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5:1、10:1、15:1、20:1和25:1)配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得到的浒苔膳食纤维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下(p H=2.0和p H=7.0)吸附葡萄糖、胆固醇和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随着复合酶中蛋白酶比例的升高,膳食纤维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在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比例为10:1时,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最大吸附值为20.03 mg/g;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比例为15:1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最大吸附值为21.93 mg/g。而浒苔膳食纤维吸附亚硝酸的能力则随着复合酶中蛋白酶比例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比例为25:1时,浒苔膳食纤维对亚硝酸盐达到最大吸附值29.25μmol/g。在人工肠液中(p H=7.0),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较强;在人工胃液中(p H=2.0),膳食纤维对亚硝酸盐的吸附能力较强;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在人工肠、胃液中无显著差异(P>0.05)。推测膳食纤维对亚硝酸盐的吸附主要发生在胃部,对胆固醇的吸附主要发生在肠部,而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吸附在胃部和肠部同时进行,是一个持续的吸附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自溶过程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
《湖南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南极磷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南极磷虾在4℃和20℃条件下自溶过程中非蛋白氮(NPN)、TCA可溶性蛋白、氨基酸态氮、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南极磷虾NPN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 h后4℃和20℃试验组NPN含量分别为8.40和12.67 mg/g,分别占到总氮的33.12%和49.96%;TCA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规律与NPN基本一致,而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偏低;TVB-N值同样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8 h后4℃和20℃试验组TVB-N含量分别为0.16和0.21 mg/g。在实际生产中,南极磷虾原料应尽量避免高温条件下长时间贮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龙鱼肠炎及寄生虫病诊治一例
《科学养鱼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银龙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澳大利亚等地,后来作为观赏鱼由南美洲经美国转口流入我国,是我国主要的观赏鱼养殖品种之一,因其外形酷似古代神话中的龙并且全身鳞片为银白色而得名,在我国深受水族爱好者欢迎。银龙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成鱼全身灰绿中揉入银白色,背部灰绿色较重,体侧银白色且带有强烈镜面现象,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银龙鱼作为观赏鱼经济价值较高,所以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至关重要。现就一例银龙鱼肠炎及寄生虫病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