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杂交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中亲优势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在广东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或新选育的5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亲本所配系列组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中亲优势的表现,并对中亲优势间的关系、中亲值与中亲优势间的关系,以及中亲优势与组合性状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选育的广恢998所配系列组合和天A所配系列组合的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强。对亲本(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选择应选每穗粒数多、结实率相对较低的材料,而对测交后代的选择则重点放在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上,这样才能选育出杂种优势强且产量高的组合。

关键词: 杂交稻 产量 中亲优势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大豆种皮花色苷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大豆皮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60℃、时间1h、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0。对黑大豆种皮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且黑大豆种皮花色苷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清除OH·、O-2·及有机自由基DPPH·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其清除能力是维生素C的1.6倍、2.2倍、1.4倍。

关键词: 黑大豆皮 花色苷 提取 抗氧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新品种正甜38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正甜38是由3个超甜玉米自交系A6、B5和C4于2000年秋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杂交模式为(A6×B5)×C4。A6是利用普通玉米与优质甜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经过多代自交筛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并具有抗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B5、C4是利用甜玉米材料经过多代自交选育出的优质自交系。果穗长21cm左右,粗5.0cm左右,可溶性糖含量16.92%~18.31%,皮薄,品质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与对照穗甜1号相当。广东春播生育期85d(天)左右,秋播75d(天)左右。平均单苞质量350g,每667m2产量900kg左右。适宜在我国玉米主栽地区栽培。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正甜38 三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超级稻育种及示范推广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经多年研究攻关,在“早长、根深”超级稻株型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华南广适应型优质超级稻株型”模式,先后育成桂农占、玉香油占、金超1号和丰美占等一批达标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介绍了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及其在广东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广东省超级稻的发展前景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超级稻 广适应型 株型 育种 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菜粕水平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毒素残留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不同菜粕水平(0~50.0%)对草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毒素残留的影响。对不同体重的草鱼(初始平均体重约5.0g和18.7g)分别进行了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菜粕水平的升高,不同体重的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均有所下降,但在0、10.0%、20.0%和30.0%组没有显著差异;草鱼(初始平均体重约5.0g)肌肉和肝脏中硫代葡萄糖甙、唑烷硫酮和异硫氰酸盐的含量随饲料中菜粕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不同菜粕水平对草鱼(初始平均体重约18.7g)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血糖、肌肝、T3和T3/T4均无显著影响,而对T4和T3+T4有显著影响,并且对肝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两个试验的研究认为草鱼幼鱼饲料中菜籽粕用量以少于30.0%为宜。

关键词: 草鱼 菜籽粕 生长 血清生化指标 毒素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的保鲜机理及其在果蔬贮运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阐述了臭氧对果蔬的保鲜机理与特点 ,臭氧产生与测定的方法 ,臭氧应用于果蔬贮运的消毒、杀菌和防腐保鲜方法 ,影响臭氧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及臭氧保鲜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臭氧 果蔬 保鲜机理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草杂柑引种试验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对引进的天草、不知火、早香、天香、南香等7个日本杂交柑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观察及择优中试,结果表明天草是较适合广东中北部和北部地区栽培的杂柑品种,提出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指出天草集中了橙类与宽皮柑桔的优点,并具有早结丰产的特点,可在广东适当发展。

关键词: 天草 杂柑 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椒3号优化栽培模式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5 CSCD

摘要: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有机肥×施用量(X3)、无机肥×施用量(X4)4个因子为控制变量对粤椒3号辣椒秋季种植进行试验,获得粤椒3号高产栽培技术模型,即:最佳播种日期7月21日;最佳株距22-23cm(行距75cm);有机肥最佳施用量350kg/667m2;无机肥最佳施用量121.5kg/667m2。

关键词: 辣椒 模式 播种期 株行距 有机肥 无机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叶两用无籽桑树品种大10的育成及推广应用”通过成果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新时期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