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中亲优势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在广东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或新选育的5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亲本所配系列组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中亲优势的表现,并对中亲优势间的关系、中亲值与中亲优势间的关系,以及中亲优势与组合性状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选育的广恢998所配系列组合和天A所配系列组合的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强。对亲本(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选择应选每穗粒数多、结实率相对较低的材料,而对测交后代的选择则重点放在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上,这样才能选育出杂种优势强且产量高的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新品种正甜38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正甜38是由3个超甜玉米自交系A6、B5和C4于2000年秋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杂交模式为(A6×B5)×C4。A6是利用普通玉米与优质甜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经过多代自交筛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并具有抗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B5、C4是利用甜玉米材料经过多代自交选育出的优质自交系。果穗长21cm左右,粗5.0cm左右,可溶性糖含量16.92%~18.31%,皮薄,品质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与对照穗甜1号相当。广东春播生育期85d(天)左右,秋播75d(天)左右。平均单苞质量350g,每667m2产量900kg左右。适宜在我国玉米主栽地区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菜粕水平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毒素残留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不同菜粕水平(0~50.0%)对草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毒素残留的影响。对不同体重的草鱼(初始平均体重约5.0g和18.7g)分别进行了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菜粕水平的升高,不同体重的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均有所下降,但在0、10.0%、20.0%和30.0%组没有显著差异;草鱼(初始平均体重约5.0g)肌肉和肝脏中硫代葡萄糖甙、唑烷硫酮和异硫氰酸盐的含量随饲料中菜粕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不同菜粕水平对草鱼(初始平均体重约18.7g)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血糖、肌肝、T3和T3/T4均无显著影响,而对T4和T3+T4有显著影响,并且对肝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两个试验的研究认为草鱼幼鱼饲料中菜籽粕用量以少于30.0%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草杂柑引种试验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对引进的天草、不知火、早香、天香、南香等7个日本杂交柑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观察及择优中试,结果表明天草是较适合广东中北部和北部地区栽培的杂柑品种,提出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指出天草集中了橙类与宽皮柑桔的优点,并具有早结丰产的特点,可在广东适当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