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798条记录
母猪子宫内膜炎阴道菌群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子宫内膜炎是规模化猪场常发疾病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患病母猪阴道黏液菌群多样性及其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揭示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种类。选取北京郊区某猪场分娩后健康(C组)和子宫内膜炎(E组)母猪各7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母猪阴道黏液菌群基因进行测序,利用联川生物云平台分析菌群多样性,并研究阴道菌群与促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组IL-1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E组阴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与C组相比,E组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群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1);在属水平上,C组和E组中最主要的优势菌属分别是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和埃希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在E组中,IL-8与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气球菌属(Aerococcu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IL-6与埃希杆菌-志贺菌属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子宫内膜炎母猪阴道黏液菌群中的有益菌减少,致病菌增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较健康母猪升高,且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阴道黏液特定菌群数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母猪 子宫内膜炎 细胞因子 阴道黏液菌群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主要香气物质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葡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香气是构成葡萄果实品质的重要组分之一。葡萄香气复杂,由包括萜烯类化合物、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以及含硫化合物等多种化合物构成,同时受多因素影响。遗传是影响其香气分布的主要因素,选育不同香气类型的葡萄品种是目前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因此分析葡萄香气物质遗传模式是实现育种目标的基础。【评论】文章在综述葡萄香气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葡萄果实香气性状遗传规律、香气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展望】以期为解析葡萄香气遗传规律奠定理论支撑,为葡萄香气性状定向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香气 测定方法 遗传规律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度语义分割网络无人机遥感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识别

自然资源遥感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我国林业资源的主要病害,研究深度语义分割网络无人机遥感技术可提高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识别准确率,为提升和保护林业资源质量提供技术支撑。该文以青岛崂山松林为研究区,通过固定翼无人机航拍获取区域无人机松材线虫病疑似变色木影像,以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CN),U-Net, DeepLabV3+和OCNet 4种深度语义分割模型为研究对象,选用召回率(Recall)、精确率(Precision)、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 IoU)和F1值评估各模型分割精度。航拍飞行获得2 688张无人机影像,通过手动标记和样本扩增生成训练样本28 800个。4种网络均能够较好识别松材线虫病变色木,无显著误报,并且深度语义模型对颜色相近的地物,如岩石、黄色裸土等有较好的辨别结果。总体上,DeepLabV3+具有最高的变色木分割精度,IoU与F1值分别为0.711和0.829; FCN模型分割精度最低,IoU与F1值分别为0.699和0.812; DeepLabV3+训练耗时最低,达到27.2 ms/幅;FCN预测耗时最低,达到7.2 ms/幅,但分割变色木的边缘精度最低。以3种特征提取网络ResNet50,ResNet101和ResNet152为前端特征提取网络构建的DeepLabV3+模型变色木识别IoU值分别为0.711,0.702和0.702,F1值分别为0.829,0.822和0.820。DeepLabV3+比DeepLabV3网络具有更高的变色木识别精度,DeepLabV3网络变色木识别的IoU和F1值分别为0.701和0.812。DeepLabV3+模型在测试数据中具有最高变色木识别精度,特征提取网络ResNet网络深度对变色木识别精度影响较小。DeepLabV3+引入的编码和解码结构能够显著改进DeepLabV3分割精度,同时可获得详细的分割边缘,更有利于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识别。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变色木 深度学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氧化应激对母畜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卵巢是母畜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氧化应激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被发现对卵巢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卵巢内氧化与抗氧化物的平衡对维持卵巢功能意义重大,卵巢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参与卵母细胞生长、减数分裂、排卵和其他生理过程的调节,ROS堆积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影响优势卵泡形成,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以及随后的胚胎植入和发育均有影响。本文针对氧化应激对母畜卵巢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氧化应激对母畜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以及黄体的影响,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揭示卵巢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母畜 氧化应激 卵巢 卵母细胞 颗粒细胞 黄体 线粒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高硫苷青花菜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青花菜是十字花科中硫苷含量高的蔬菜,被誉为抗癌蔬菜.近年来,硫苷的功能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然而硫苷作为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并不稳定,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栽培条件及外源矿物质等也对其含量有较大影响.该研究利用青花菜的富硫苷特性,通过外源施用适当浓度的硒肥,辅以配套温、光、水分管理技术,总结出一套富硒高硫苷青花菜的高效栽培技术,供有相关需求的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富硒 硫苷 青花菜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袋对佛见喜梨果皮褐变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果袋对佛见喜梨果皮褐变及内在品质的影响,选用3种不同果袋(外黄内黑、外黄内红、外黄内白)进行采前套袋处理。结果表明,与外黄内黑袋和外黄内红袋相比,外黄内白袋果皮褐变率和果皮褐变指数均最低,且降低了果皮中总酚含量,同时也降低了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以及新绿原酸等酚酸类物质含量,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C1含量也显著降低。外黄内白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其他类型果袋低,但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综合考虑,外黄内白袋为佛见喜梨适宜的果袋类型。

关键词: 佛见喜梨 果袋 褐变 酚类物质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是世界板栗第一生产大国,也是板栗出口第一大国。板栗产业作为北京市山区农民经济支柱来源之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板栗生产、品种选育、贮藏加工和销售4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当前北京市板栗产业存在重栽轻管、品种良莠不齐、贮藏加工不科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良种化、提高贮藏加工水平等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板栗 产业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倍体青绿苔草对低温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草地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四倍体青绿苔草(Carex breviculmis)不同株系的耐寒性,筛选耐寒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本研究以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4、株系8、株系14为例,采用田间自然低温处理,对2023年10月—11月各处理时间段的苔草叶片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四倍体青绿苔草各株系耐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两种倍性青绿苔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上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低温时长的增加呈不同变化趋势,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4、株系8、株系14耐寒性均强于二倍体青绿苔草,其中,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14耐寒力最强。上述研究结果为了解青绿苔草耐寒机制及四倍体青绿苔草耐寒株系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绿苔草 四倍体 耐寒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及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主要存储具有北方春玉米区特色的种质资源.鉴于在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过程中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信息的现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可以有效鉴定种质资源真实身份,强化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通过深度发掘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的优异资源,推动共享利用.[方法]以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中的 2 918 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品种鉴定检测标准中推荐的 40 对SSR标记,以及 61 214 个SNP标记来构建其分子身份证.根据获得的分子身份证信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核心、同近源、异质和群体等类进行管理,并进一步针对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 2 918 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SR分子身份证,为除异质性种质外的 2 502 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NP分子身份证.分别制定了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建设规范.其中,SSR分子身份证由 40 个SSR位点指纹转化为三位数字和一位字母的编码组合构成,并以二维码形式存储;SNP分子身份证由 61 214 个SNP位点指纹转化为可视化的条形码.根据样品纯合度和指纹特异性等特征,将样品划分为 1 561 份核心类、705 份同近源类、416 份异质类及 236 份群体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以旅大红骨群、黄改群为代表的国内种质资源是该库的主要种质资源,占全部核心种质资源的 64.38%.[结论]提出了玉米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流程,为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 2 918 份种质资源构建了全部的 SSR 分子身份证和 2 502 份 SNP 分子身份证;建立了核心、同近源、异质、群体四类种质资源筛选方案,实现了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吉林 SSR SNP 分子身份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山楂黄色和红色果皮呈色物质差异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黄色山楂和红色山楂成熟过程中果皮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模式,增加对山楂果皮呈色机理的认识,为果皮色泽定向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黄山楂‘金如意’(Crataegus pinnatifida Jinruyi)和红山楂‘软籽’(Crataegus pinnatifida Ruanzi)的果皮为试材,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2个品种5个生长时期果皮中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含量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对不同果色品种果皮中积累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两个山楂品种果皮中共检测出130种类黄酮代谢物和49种类胡萝卜素代谢物,这些物质在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内的山楂果皮中存在显著的种类及含量差异。‘软籽’山楂果皮中花青素含量远高于‘金如意’山楂果皮,成熟期(S5)花青素化合物在红色山楂和黄色山楂果皮中的总含量分别为930.04和2.32μg·g-1,两个品种山楂果皮中花青素含量相差约400倍。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是最主要的花青素成分,其在花青素代谢物总含量中占比高达95%以上。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显示,‘软籽’和‘金如意’S1—S3时期果皮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主要积累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均为叶黄素。S4—S5时期,两种山楂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逐渐扩大,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新黄质、α-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在‘金如意’果皮中大量积累,其含量高于‘软籽’山楂。【结论】花青素积累是导致‘软籽’山楂果皮在成熟期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是‘金如意’山楂发育后期黄色加深的主要原因,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性积累是造成山楂果皮颜色差异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山楂 花青素 类黄酮 类胡萝卜素 代谢组学 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