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麦赤霉病抗源的发掘与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新的大麦赤霉病抗源,2005、2006年利用禾谷镰刀菌单花滴注和喷雾接种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87份大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扩展性和抗侵染性。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除了抗初侵染类型外还存在抗扩展类型。比较两年单花滴注接种后21 d的病小穗率,筛选得到9个抗源,分别为盐96157、2000品12、秀9744、Vivar、Phoenix、盐94148、鉴35、盐97001、96AC20-30,占全部供试品种的3.44%。通过比较喷雾接种21 d后病小穗率、病穗率、病情指数、反应级等各项指标,发现9个抗源中存在三种类型:盐96157、2000品12、盐94148和Vivar属于既抗扩展又抗侵染的类型,秀977、鉴35和Phoenix属于抗侵染性较弱而抗扩展性强的类型,盐97001和96AC20-30属于抗侵染性强而抗扩展性较弱的类型。在9个抗源中96AC20-30抗侵染性也最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CSFV、JEV、PRRSV三种RNA病毒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瘟病毒(CSF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GenBank发表序列选取3对引物建立检测CSFV、JEV和PRRSV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扩增产物分别为508 bp、380 bp、263 bp。经与IDEXX商品化的检测CSW抗原试剂盒比较,二者的符合率为96.7%;扩增JEV和PRRSV PCR产物分别经EcoR V和Sau3A I酶切得到预期的片段。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JEV、PRRSV和CSFV敏感度分别为12.5个TCID_(50)、10个TCID_(50)和10~(-3)ng总RNA。结果表明该多重RT-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三种病毒核酸的检测。
关键词: 猪瘟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类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多重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淮麦23的特征特性、产量与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淮麦23的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总结出适用于淮麦23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淮麦2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多抗、馒头专用小麦新品种。2003 ̄2005年度的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586.10 kg/hm2,比对照产量略增;2005 ̄2006年度生产试验的平均产为7803.00 kg/hm2,比对照淮麦18增加3.92%。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早中茬口种植。淮麦23基本苗应控制在195万 ̄240万/hm2,有利于群体的合理构建。[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3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AtNHX1基因克隆和cre(lox)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从拟南芥叶片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得到cDNA。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拟南芥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克隆引物,通过PCR方法从cDNA中扩增出AtNHX1基因片段,将该目的片段克隆至pGEM-TEazy载体。通过酶切,从pGEM-TEazy载体上切下目的基因片段,替换pX6-GFP载体中的GFP基因,构建了AtNHX1基因cre/lox植物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实生苗枝条高接后枝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果树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梨实生苗1年生枝条为接穗,高接在5年生金二十世纪梨上,研究高接后梨实生苗枝条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生苗高接后生长势显著增强,其单叶面积及叶片厚度极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有所提高;自根苗的非光化学淬灭(qN)极显著高于高接树,最大荧光产量(Fm)、光化学淬灭(qP)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显著低于高接树。由此可见,实生苗高接后增加了有效光合面积,提高了光能转化效率及光合作用效率,可能是高接可以缩短童期的缘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EN 14569-2004 LAL/GNB微生物筛选法鉴别辐照食品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翻译了欧洲标准"EN 14569-2004 Foodstuffs-Microbiological screening for irradiated food using LAL/GNB procedures"。该方法已成功通过实验室验证,通常适用于新鲜的整禽或胸脯、腿、翅膀等器官以及去皮或未去皮的冷冻或冰冻畜体的鉴别。该方法还可以提供待辐照样品微生物学质量的情况,但只能说明样品可能经过电离辐射。
关键词: 内毒素法(LAL) 革兰氏阴性菌法(GNB) 微生物筛选 辐照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用杜泊绵羊与湖羊和小尾寒羊杂交对比试验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从新西兰引进的优质杜泊绵羊为父本,分别与湖羊和小尾寒羊进行经济杂交试验。湖羊和小尾寒羊群体采用激素诱导同期发情,以杜泊绵羊鲜精进行人工授精配种。统计分析不同羊群受胎率、产羔率以及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与体尺变化。结果表明:6月龄内杜湖杂交F1代羔羊日增重和体尺变化与同龄纯种湖羊羔羊差异极显著,杜寒杂交F1代羔羊的日增重和体尺与纯种小尾寒羊羔羊之间的差异亦达到极显著水平;杜湖与杜寒杂交羔羊在6月龄内日增重差异极显著,但体尺变化无显著差异。初步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杜泊绵羊(父本)与湖羊(母本)或杜泊绵羊(父本)与小尾寒羊(母本)均可作为理想的杂交组合,在江苏省宜选用湖羊为母本,用于进一步培育优质肉用杂交绵羊新品系(种)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型猪圆环病毒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技术扩增出2型猪圆环病毒(PCV)ORF2保守区基因107bp片段,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纯化的质粒作为PCR检测的标准模板,以10倍梯度稀释质粒为标准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并绘制标准曲线.再以提取的PCV-2、PCV-1、猪细小病毒(PP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的DNA作为模板,采用同样体系进行实时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起始模板浓度与样本阈值循环数(G)值之间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斜率为-0.32,相关系数r^2为0.997,G值为11.9~26.9.PCV-2能扩出S型荧光曲线,熔解曲线的峰狭窄单一,而PCV-1、PPV和PRV均不能扩出.对32份健康猪和32份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可疑猪样品定量检测:健康猪阳性率为44%(14/32),病毒载量均小于10^4拷贝·μL^-1;PMWS可疑猪阳性率96.8%(31/32),病毒载量均大于10^5拷贝·μL^-1.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2型猪圆环病毒定性及定量的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