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
《小麦研究 》 2005
摘要:本文以优质强筋小麦临优145和临汾138为例,研究分析了肥料施用量和氮肥种类对小麦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10kg?hm-2,135kg?hm-2,210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增施氮肥,可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穗数,提高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品质得到改善。增施钾肥,可降低株高、增加千粒重、穗粒数和成穗数,提高产量。临优145对肥料反应不太敏感,产量、品质比较稳定。临汾138的产量、品质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钾肥用量需适中,有利于改善品质。在施用尿素的基础上施用硫铵,不仅小麦得到增产,且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都有所提高,改善了小麦烘烤品质,有利于强筋小麦高产、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研究
《河北林果研究 》 2005
摘要:以新疆绵核桃为试材,对继代培养无根试管苗的生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根诱导方法、外源IBA水平及IBA处理时间、光周期以及试管苗发育状态等均对不定根发生具有明显影响。选取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片嫩绿的幼态苗,采用间接诱导生根法,即用50~80 mg/L IBA浸渍处理试管苗基部60~90 min,然后转至不含生长调节物质的1/2 DKW培养基,先黑暗诱导14 d,再在16 h/d光照下培养,可诱导试管苗生根率达6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二个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灰色综合评判
《陕西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12个参试杂交种进行了穗部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秋萝卜新品种丰玉一代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丰玉一代是以雄性不育系4-04A为母本,S3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属夏秋萝卜类型,生育期70~75d(天),肉质根圆柱形,长25~30cm,粗8~10cm,皮色全白,表皮光滑,含水量适中,肉质细密脆嫩,单根质量1.0~1.5kg。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适宜山西省夏秋季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给作物施“中成药”——SCR—调控肥
《中国农资 》 2005
摘要:SCR—调控肥是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研究员褚清河历经二十多年时间,研究成功的一项复合肥生产施用新技术。SCR—调控肥相当于中医学上的中成药,调控施肥计算机软件系统就相当于医生或诊断仪器,二者结合可做到因土因作物选择SCR—调控肥型号类别和确定最佳施肥量,从而解决了目前国内复合肥生产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施用中存在的经验性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因土因作物“对症下药”。有关专家认为,它是动摇经典施肥理论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化肥施用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目前“优质小麦热”的几点看法
《小麦研究 》 2005
摘要:针对近几年全国各地一哄而起形成种植优质小麦的热潮和相应带来的一些问题,本文从优质小麦的概念,优质小麦为何质难优,优质麦长期难优价,我国优质小麦与国外优质麦的差别,优质小麦的栽培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旨在为今后优质小麦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冬小麦不同肥料品种的施肥效应研究
《小麦研究 》 2005
摘要:2000~2002年,在山西临汾以常规化肥品种为对照,就德国引进的复合肥料进行了肥效研究。结果表明:德肥1号(15+9+15)+德肥2号(16+8+12)的肥效最高,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较对照增产8.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8.1%。建议大力推广德肥1号+德肥2号的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