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三株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2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江苏省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变异情况,对疑似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病例样品进行特异性PCR鉴定和F81细胞培养,并对病毒VP2基因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3株CPV,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的病毒滴度分别为3.2×103TCID50/m L、3.5×103TCID50/m L、1.0×104TCID50/m L;3株CPV分离株V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99.8%,与30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CPV参考株同源性分别为98.1%~99.9%。VP2基因序列进化树显示,3株CPV分离株与CPV-2型(疫苗株)、CPV-2a型、CPV-2b型、New CPV-2a型、New CPV-2b型及国外CPV-2c型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国内CPV-2c型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根据VP2蛋白第426位氨基酸位点的分子特征,证明这3株CPV分离株均为CPV-2c型毒株。该结果为近期江苏省CP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VP2基因 序列分析 分子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床饲养方式对猪情绪因子及抗抑郁因子P1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了饲养模式对猪血清情绪相关物质(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皮质酮Cortisol等)及抗抑郁因子P1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6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8.4±0.30) kg 60日龄苏钟猪(阉割,公母各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发酵床饲养组(垫料基质为菌糠)、水泥地面饲养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期90 d(育肥前期、后期)。试验第45、90天采集血液测定血液情绪物质,90 d屠宰取下丘脑组织,用于p11蛋白RT-PCR检测。【结果】(1)唾液中,发酵床饲养组5-HT、Cortisol浓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β-EP、乙酰胆碱(Ach)浓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2)血清指标方面,育肥前期(试验第45天)发酵床饲养组猪血清β-EP、Cortisol、锌(Zn)浓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5-HT、Ach浓度有提高的趋势(P=0.065,P=0.062),镁(Mg)浓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育肥后期(试验第90天),发酵床饲养组猪血清β-EP、cortisol、5-HT浓度显著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Ach浓度与前期结果相反,则显著低于水泥地面饲养组(P<0.05),Zn、Mg浓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3)RT-PCR检测结果显示,发酵床饲养组下丘脑P11蛋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水泥地面饲养组,且有提高趋势(P=0.062)。【结论】发酵床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猪机体的情绪物质的分泌,促进脑分泌抗抑郁P11蛋白,减少生理应激,趋于愉悦状态,改善动物福利,促进健康。

关键词: 发酵床饲养模式 苏钟猪 情绪物质 P11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入了解西瓜核心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可以准确指导亲本间杂交组合的有效配置,避免具有相似遗传背景材料的组合,以便提高育种效率。据此,本研究通过采用45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对不同来源的78份西瓜核心种质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5个SSR标记共检测出175个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位点数为165个,多态性比率达95.41%,且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位点3.67个,PIC大小范围在0.049~0.781之间,平均值为0.415,其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多样性指数(I)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在该群体水平上分别为2.258、0.479、0.521、0.850和0.476,同时筛选出了28对多态性高、带型稳定、易于统计的核心引物,构建了78份西瓜核心种质的SSR指纹图谱。群体结构分析表明,78份西瓜核心种质资源划分为2大类群和4个亚群,其中来自不同地域的美国材料和日本材料分别独立趋于2大类群中,而中国种质材料普遍交叉分布于2大类群中,且各亚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种质间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种间和居群间。

关键词: 西瓜 SSR多态性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VOZ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维管植物锌指蛋白(vascular plant one-zinc finger protein, VOZ)基因家族是植物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家族,参与调控植物多种生物学过程。为探究玉米VOZ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玉米高质量基因组为参考,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VOZ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和组织表达。结果表明,玉米中有6个ZmVOZ基因,且不均匀地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的长度在309~652 aa之间,分子量为35.20~72.80 kD,多为酸性蛋白;基因结构差异较大,每个成员含2~8个外显子和1~7个内含子。ZmVOZ转录因子都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VOZ结构域,二级结构元件多为无规卷曲。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玉米、高粱和水稻的VOZ转录因子亲缘关系最近,与拟南芥和棉花的同源性较低。ZmVOZ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除GRMZM2G062651和GRMZM2G094081在各组织中均不表达外,其他基因可能与玉米果皮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ZmVOZ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VOZ基因家族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栽密度及氮肥投入量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效应

生态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D1(90×104株·hm-2)、D2(120×104株·hm-2)、D3(150×104株·hm-2)等3个移栽密度下,分别设置N1(0 kg·hm-2)、N2(240 kg·hm-2)、N3(270 kg·hm-2)、N4(300 kg·hm-2)等4个施氮量水平,研究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对移栽密度和氮肥投入量的协同响应.结果 表明:在N2D3处理下,水稻每穗粒数较少,结实率也较低,但N2D3处理有效穗数比N2D1和N2D2平均提高29.3%,较高的水稻有效穗数保证了其产量不减.N2D3处理生物产量比N2D1和N2D2平均提高17.0%,明显提高的生物产量为水稻获得高产提供了基础条件.密植减氮的N2D3处理水稻N素累积量提高13.8%,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提高7.1%,N素籽粒生产效率变化不大,N素收获指数则降幅显著;与N2D1和N2D2处理相比较,N2D3处理使水稻N肥吸收利用率、偏生产力、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32.4%、13.8%、54.6%和17.1%.当氮肥投入量较高时,稻田土壤速效氮含量在不同移栽密度下均较高;当氮肥投入量较低时,稻田土壤速效氮含量在较高移栽密度下能保持较高水平.在常规施氮水平300 kg· hm-2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水稻移栽密度至150×104株·hm-2,降低20%的氮肥投入量,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使水稻的氮肥吸收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并能保持稻田土壤肥力不减.

关键词: 水稻;产量;移栽密度;氮肥投入量;氮素吸收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茄子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减少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等问题,探讨宿城温室茄子合理的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和有机肥种类,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温室茄子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40%氮肥优于有机肥替代30%氮肥,较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5.17%,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0.49%。有机肥替代40%氮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可溶性糖含量增加9.09%,Vc含量增加12.31%,硝酸盐含量减少7.0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7.06%,土壤pH降低2.92%。表明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是提高温室茄子产量、改善品质、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百可农有机肥适宜提升土壤肥力,沃绿宝有机肥适宜提升茄子品质。

关键词: 有机肥 茄子 产量 品质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调查及其在玉米田控害作用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省是我国草地贪夜蛾入侵地之一,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在玉米田的控害作用,2020年8—9月,对江苏省8个市县主要玉米种植区的草地贪夜蛾为害及其天敌资源开展了实地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对各调查点玉米植株的为害率均在50%以上。天敌种类主要有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姬蜂科1种;小腹茧蜂亚科1种)、病原真菌(白僵菌、绿僵菌、莱氏野村菌)、瓢虫(异色瓢虫、黑襟毛瓢虫),另外还有寄生蝇、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在0%~24.55%,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率在2.33%~56.41%,表现出良好的防控潜能。江苏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虽然发生为害严重,但也拥有丰富的自然天敌类群,能为利用本地天敌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可靠资源。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天敌 寄生蜂 昆虫病原微生物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柠檬酸-铕纳米配位聚合物构建荧光探针快速检测汤煲中5'-肌苷酸含量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柠檬酸-铕金属有机纳米配体聚合物(citrate/europium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polymer nanoparticles,Cit/Eu LCP NPs)构建快速检测肉品汤煲中5 '-肌苷酸(inosine-5'-monophosphate,5'-IMP)的荧光探针.研究结果表明,5'-IMP对Cit/Eu LCP NPs有良好的荧光猝灭作用.在最佳条件下,该荧光探针在5'-IMP 2.5~200-t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7 μg/mL,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稳定性和重复性.为了验证方法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鸡汤样品中的5'-IMP检测,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7.85%~103.95%,可为快速检测肉品汤煲中5'-IMP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荧光探针;检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坦布苏病毒病-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免疫佐剂筛选

动物医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理想的鸭TMUV-AIV(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免疫佐剂,将灭活的坦布苏病毒液和禽流感病毒(H9亚型)尿囊液分别与白油佐剂、卡波姆佐剂、铝胶佐剂、蜂胶佐剂制成抗原含量相同的TMUV-AIV二联灭活疫苗。应用阻断ELISA方法和血凝抑制方法测定免疫鸭血清中坦布苏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抗体,比较不同佐剂疫苗对试验鸭的免疫效力。结果表明,以白油作为佐剂的灭活疫苗组免疫效果最好,抗体产生快、抗体水平优于其他各组,免疫2周后60%(6/10)血清样品HI抗体可达1∶8以上,80%血清样品呈TMUV抗体阳性,是制备鸭TMUV-AIV(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的理想佐剂。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禽流感病毒(H9亚型) 佐剂筛选 灭活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品种(品系)对蔓枯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西瓜种质资源对蔓枯病的抗性特性,试验通过对80份不同地域来源的西瓜种质资源进行蔓枯病抗性鉴定,并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该材料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80份材料对亚隔孢壳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均无免疫性,但不同西瓜品种(品系)间对蔓枯病抗性却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欧式距离进行病情指数聚类分析,可将供试西瓜材料依据蔓枯病病情指数分为高抗材料、抗性材料、中抗材料、感病材料和高感材料5组,其中筛选到高抗材料2份,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7.13和8.01;抗性材料19份,平均病情指数23.04~40.10;中抗材料21份,平均病情指数41.56~57.74;感病材料24份,平均病情指数59.14~72.33;高感材料14份,平均病情指数75.03~84.46。基于贝叶斯统计划分的遗传群体构成分析结果可知,4个不同亚群在病级类型和病情指数这2个特性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亚群POP4整体抗病性水平最高,且抗性材料的占比达到33.34%,而亚群POP2抗性材料占比最低。

关键词: 西瓜 蔓枯病 亚隔孢壳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