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遗传与利用研究 Ⅱ.Grlc与矮秆籼稻杂交的F_2、BF_1的株高遗传
《贵州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利用高秆隐性水稻Grlc与几个矮秆籼稻杂交、回交,调查其F_2与F_1的株高表现。研究结果表明,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株高性状受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当其与Sd_1基因的矮秆籼稻杂交,F_2株高的高、矮秆分离比例为1:3,用隐性亲本回交F_1,高、矮秆分离比例为1:1。卡方测验结果一致。Grlc与Sd_1基因等位。


“84—15”的无融合生殖检测及其在育种上利用的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本文概述了对“84—15”的无融合生殖特性所进行的遗传学验证结果及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以“84—15”为母本与带显性标记基因的材料杂交,F_1表现为父本性状,F_2相对性状显隐性分离比率与普通水稻品种的杂交结果一样。但“84—15”对籼稻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且食味品质好,可作为育种利用的特别材料。


烟草盲蝽空间格局及其应用
《贵州农学院学报 》 1993
摘要:应用聚集度指标研究了烟草盲蝽的空间格局,烟草盲蝽若虫和成虫在烤烟田内均呈聚集分市。分析了聚集原因,若虫的聚集是由本身的习性和某些环境因素引起的;成虫的聚集是由某些环境因素引起的。同时,还利用空间格局参数α、β值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贵阳地区葡萄病害种类初步调查
《贵州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通过1990~1992连续三年调查研究,初步明确贵阳地区共有葡萄病害18种,其中真菌病害12种,病毒病害3种,生理病害2种,毛毡病(由节肢动物引起)1种。并明确白粉病、灰霉病、白腐病为该地区的主要病害。


油菜——黔油双低1号
《作物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黔油双低1号是我所用加拿大品种Altex作母本,早熟高产品种黔油9号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1991年11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省区试平均亩产114.09公斤,比对照黔油9号增产9.38%。在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2.9


甘蓝型油菜不育材料117A杂种后代自交及测交分离规律的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通过对甘蓝油菜新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B的遗传规律研究表明,该材料的不育性是受两对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按照遗传学的原理其恢复基因型有三类:1A_1A_1A_2A_2,2(A_1A_1A_2a_2,A_1a_1A_2A_2)、3(A_1A_1a_2a_2、a_1a_1A_2A_2),它们与117A杂交,F_2代出现可育:不育为15:1、27:5、3:1等3种育性分离比例,经过多年研究,验证了多种恢复基因型的存在,在常规品种(系)中具有A_1A_1A_2A_2基因型的占绝对多数(85.7%),并且在F_2代群体内利用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配可以筛选出育性稳定地分离1:1的材料,此材料占总测交材料的比在三种育性比例F_2群体内分别为4:15、12:27、2:3。


贵州省耕地耕层养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贵州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耕层是土壤向作物提供养分的主要场所,其养分含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耕层中养分的种类、形态很多,其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下面以这四种养分形态为主,全磷、全钾为辅,以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分析化验数值为基础,对全省耕地耕层养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研究
《种子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10个组合,5个F_1代进行隐性亲本回交测验。结果表明,同一组合在不同年份,F_1代抗性的程度不同,反应了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差异;同一抗亲与不同感亲杂交,F_1代的显隐性不同,表明了遗传背景不同,基因互作的表型亦不完全相同。10个组合中,根据亲本、F_1、F_2的表型分析及回交测验结果,经卡方测定,属单基因支配的一个组合,2基因互作做6个组合,3基因互作的一个组合。另外两个组合,既符合2基因也符合3基因互作,但更符合3对基因的作用。贵麦2号从4个组合分析,至少有2对显抗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