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鉴定

贵州农业科学 1985

摘要:稻瘟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实践证明,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理想的措施之一。为配合高产、多抗、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为鉴选抗病品种,以及为品种的评价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1983和1984年对我所近年育成的新品种(系)进行了稻瘟病的抗性鉴定试验。本试验通过稻瘟病圃,抗谱分析和产量损失率测定等方法确定了这些品种的抗性强弱。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育403、育404、育406、育413、育415、育416、育417、辐53、桂朝2号(CK)计9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档半细毛羊培育途径和方法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为了探索“48~50支纱”粗档半细毛羊的培育途径和方法,解决国家毛纺工业当前亟需解决的原料生产课题,在国内尚无成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由1978年下半年起,我们在马干山场进行了杂交组合试验,到1982年已取得初步良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麦穗分枝性遗传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小麦穗的分枝性,是在穗子的中下部有一部分小穗的小穗轴伸长成为类似穗轴的结构,而每朵小花又发育成小穗,构成分枝穗。一般穗粒数较多,籽粒小,粒重轻。但在杂交的低代材料中,也发现少数单株分枝性好,籽粒亦较多较大的个体。为了摸清穗分枝性的遗传规律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对后代穗分枝性的分离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整理分析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高产栽培的施肥与密度问题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产量是品种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既要随条件合理利用优良品种,也要随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科学地利用和创造品种生长发育所需的优越条件,把良种和良法结合起来。 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尽管因素很多,但主要应具两条:一是品种优良,二是合理栽培。有了优良的品种,还要根据当地气候、土质等特点,用科学的栽培方法创造高产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同源四倍体和二倍体的光合曲线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于灌浆期在连续自然光照下测定了白金2N和白金4N剑叶的pH值。结果是:1.光饱和点Sp-2N和Sp-4N均为45klux左右。2.等照点Ri为14Klux左右。3.光补偿点Cp-2N为2.5Klux左右,Cp-4N为4Klux左右(但不能迅速表现出来)。4.照度Ii≥Sp的区域,Pn仍是波动的,振幅At-2N为±5mgco_2dm~(-2)·hr~(-1);At-4N为±3mgco_2·dm~(-2)·hr~(-1)。5.在Cp与Sp之间,Pn的变化率K2N为0.85,K4N为0.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黑麦在贵州的十年表现和推广中的问题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笔者自贵州引进八倍体小黑麦以来,一直参与这个新物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本文结合全省十年来试种推广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旨在引起有关部门对小黑麦的进一步关注。 八倍体小黑麦是以鲍文奎教授为主的一些农业科技工作者人工制造的新物种。这种新作物培育成功后,首先在贵州山区用于生产。1972年威宁县农科所从原北京市农科院引进试种2亩获得成功,1973年全县42个点进行试验,表现很好。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梨配备一年生更新母枝的效应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贵州的苹果梨花芽座果率高,但大小年现象普遍,产量不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果农很少疏花疏果,已开放的花朵或已结的幼果,耗去大量养分再行疏除,实为浪费,且耗工量大,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在修剪上各地极不统一,一般多按常规修剪,偏重对结果枝的回缩及对多年生果枝的处理,而对未来的新结果枝,特别生命力很强的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系选育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系选育是油菜品质育种研究课题的第一阶段,目的是选育芥酸含量低或无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油菜新品种。于1979年开展工作,至1983年已在遗传现象观察和品系选育方面取得一些初步结果。 材 料 和 方 法 供试品种:①低芥酸品种有古利弗,布林克、ww1258(瑞典)、齐菲、粤罗、托尔(加拿大)、p20(西德)。②常规品种有川油花叶、西南302、花叶油菜(四川)、亚油一号(黔油23系选)、190(325系选)、日本油菜(系选)、荷兰油莱(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籽粒产量与主要光合色素及光合强度三者间的关系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于返青至灌浆期,测定了9个品种的a+b,a/b,P_a.P_n;于收获后测得产量y。求得它们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各生育期中品种间的P_n与a+b呈显著或不显著正相关(r=0.177至0.665),各品种中生育期间的a+b与a/b呈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r=-0.877至-0.034)。其余表现不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环应用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84

摘要:1982年用山东德州农药厂提供的30%杀虫环粉剂在铜仁农科所进行了应用技术研究,并在铜仁谢桥公社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杀虫环不同施药方法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药剂及处理 1.30%杀虫环粉剂(山东德州农药厂) ①喷雾法 每亩25克、35克、50克有效成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