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法国油菜生产概况——面积、产量和品种的演变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法国的甘兰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分油用和饲用两种,这里主要介绍油用甘兰型油菜的生产情况。 一、面 积 1850年以前每10年的调查报告表明,法国油菜栽培面积已达25万公顷(ARNAUD,1988)。到了19世纪下半叶,受法国殖民地热带植物油(花生、棕榈油)的竞争冲击,法国本土油菜栽培面积逐渐减少,到了19世纪末,总面积不到5万公顷,二次世界大战前仅为2万公顷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3%丁西G防除稻田杂草使用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通过1989~1991年研究结果表明;5.3%丁西G对稻田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最佳施药量:低海拔(580m)地区为500~800g/亩,中海拔(1140m)地区和高海拔(1700m)地区为1500g/亩;最适施药期为水稻移栽后天5,毒土(或毒砂)撒施;对水稻安全,不会造成药害。通过21500亩大面积示范,防除杂草效果87.6~99.4%,稻田平均增产4.46%。

关键词: 丁西G 施药量 施药时期 施药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同储藏年限的种子活力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我省复杂的立体农业气候、众多的栽培方式,加之长期自然和人工定向选择的结果,形成了大豆丰富多彩的品种类型,现已收集整理的就多达2000余份。但由于我省没有中、长期种子库,普通商业冷库中的种子易丧失发芽率,一般仓库中的种子更需年年复种更新,浪费极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在普通储藏条件下,大豆种子活力年度间的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蛋白质含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的探讨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本文分析了贵州189份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后指出:(1)来源于省内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在贵阳种植,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t=4.50)地高于育成品种。(2)以穗粒数少、千粒重低的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但相关性不显著。高杆、短穗类型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t_1=4.55、t_2=4.76)地高于其他类型。(3)所分析的材料中,熟性间蛋白质含量均值间差异不显著;白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红粒小麦。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 农艺性状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法氏囊病对伊莎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为了摸清传染性法氏囊病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为病愈后鸡群的继续留用或淘汰提供可靠的依据,1990年10月1日至1991年8月22日在贵阳市郊某鸡场对病愈鸡群进行了为期366天的生产情况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完全双列杂交的容量对估算配合力、方差分量以及遗传力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把20个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1956)方法四配成完全双列杂交,作为总体。调查了单株产量性状。按容量(即一个完全双列杂交涉及的亲本个数)4、8、12、16、18分别从总体中抽出样本完全双列朵交,在每一个容量下,抽出了多个样本。对总体和样本分别进行配合力分析,通过对样本结果之间和样本结果与总体结果之间的比较,探讨了完全双列杂交的容量对估算配合力、方差分量以及遗传力的影响。作者建议完全双列杂交的容量应大于或等于12。

关键词: 完全双列杂交 容量 影响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南亚热带荔枝开发研究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与册亨县科委协作,于1987年在该县高洛乡建立荔枝生产示范园200亩,种植由福建引进的兰竹、乌叶、早红等品种。据几年的观察,这些品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并在定植三年后挂果投产。其物候期、果实产量品质都与引种地接近。

关键词: 荔枝 引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爱达荷州马铃薯系统工程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我省每年都有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干部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参加学术会议,或考察访问,或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同时,也有许多外国科技专家应邀来我省考察、访问、讲学或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可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提高科技水平。今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国和来访人员会更多,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更频繁。为了迅速传播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的成效,本刊特新辟《国际交流》专栏,选择刊登我省出国人员撰写的考察研究报告和来访外国专家的学术文章。欢迎投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猴头菌株比较试验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摘要:猴头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不但是传统的“山珍”,而且是名贵的药物,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效果良好,因此,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贵州省对猴头菌的系统研究工作起步较晚。80年代末,曾有人引种栽培成功,但菌株单一或数量少。为此,1990年我们从全国各猴头产地引进21株菌株,以筛选出适应我省生境的优良菌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辐射突变系(芽期)耐冷性鉴定

耕作与栽培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15个籼型和粳型品种以及它们不同的辐射突变系共91份品种(系)按我国“七·五”攻关课题“水稻种质资源耐冷性鉴定技术方法”进行了耐冷性鉴定。与原种比较,籼型和粳型突变系的耐冷性表型均出现变异,变化趋势是多向性的。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讨论,看出控制耐冷性的基因与控制如生育期、株高、叶型、壳色等性状的基因有别,原种的耐冷性遗传基础对衍生突变系影响极大。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通过钴60γ射线的处理获得了一批辐射突变系。蒋志谦等(1984)对这些突变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突变系的生育期、株高、叶型,壳色等特征性状与原种有明显差别。为了进一步认识和利用人工诱发的突变基因,不断丰富种质资源库,发掘优良种质,提高育种成效。对于这批辐射突变系进行耐冷性鉴定研究很有必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