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猪OLR1基因对肌内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OLR1)基因在猪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OLR1基因在脂肪沉积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根据GenBank中猪OLR1基因序列(登录号:NM213805),构建OLR1基因过表达载体OLR1-pcDNA3.1,同时合成干扰OLR1表达的siRNA.从恩施黑猪背最长肌中分离前脂肪细胞,分别将OLR1-pcDNA3.1和OLR1-siRNA转染前脂肪细胞,并对细胞进行诱导分化,至第6天,通过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和荧光定量PCR检测OLR1基因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OLR1过表达组脂滴明显多于对照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P<0.05)增加,成脂分化标志基因PPARγ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C/EBPα和FAS的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干扰OLR1后,细胞内脂滴减少,甘油三酯含量显著(P<0.05)下降,成脂分化标志基因PPARγ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下降,C/EBPα和FAS的表达量显著(P<0.05)降低.综上表明,OLR1基因具有促进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

关键词: OLR1基因 过表达 RNA干扰 前脂肪细胞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四五"湖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初探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在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农村厕所改造、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村容村貌、村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统筹协调还需加强、资金投入有所欠缺、治理技术有待提升、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建议"十四五"湖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从分类推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快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产业与农村人居环境融合发展、创新乡村规划理念这几个方面入手,为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垃圾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离子体活化水对青椒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 activated water,PAW)对青椒腐败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AF93247的抑制作用.着重研究了制备功率(0~1.18 kW)和制备时间(0~420 min)对PAW物理性质的影响;PAW制备时间(0~60 min)对AF93247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PAW处理时间(0~60min)对染菌青椒腐败率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功率越高,PAW的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和温度越高,pH值越低.同一制备功率(0.90 kW)时,随制备时间延长,PAW对AF93247的抑制作用增强.制备60 min的PAW(即PAW60)处理AF93247样品后,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5.00±1.14)%和(54.44±5.03)%,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PAW60处理后的孢子受损程度也高于其他各组.贮藏实验中,PAW60处理30 min组的染菌青椒色差?E降低率和硬度H降低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椒腐败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PAW60对尖孢镰刀菌AF93247的有良好抑制作用,用其处理青椒30 min可在14 d内有效抑制青椒腐败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其品质.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化水 青椒 尖孢镰刀菌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滋市农业环保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松滋市耕地污染主要来源于雨水冲刷废旧矿渣和农业面源污染。2016年松滋市加强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发现历史沉积、环保意识薄弱以及防治机制不全等问题。同时,开展了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绿色生产示范技术、畜禽场关停改造及健康养殖和农药化肥及废旧农膜回收等多项综合措施,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并提出了推广科学施用肥料、加强畜禽粪便管理、推进水产标准化生产、完善耕地修复措施等方面的措施,积极发展绿色生产。

关键词: 农业生态 环保 绿色生产 松滋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小麦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于2015-2018年在湖北省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麦区、江汉平原麦区布置32个田间试验,设置CK(不施肥)、N0PK(不施氮)和NPK(氮、磷、钾配合施用)3个处理,成熟期测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子粒产量和茎叶生物量,分析各部位氮、磷和钾含量.结果表明,施氮后湖北省小麦平均增产1838 kg/hm2,增产率为58.2%,氮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是36.8%,鄂中北麦区小麦施氮增产效果较江汉平原麦区明显;小麦地上部氮、磷和钾吸收量分别增加72.97%、56.19%和83.13%;氮吸收利用率平均为34.0%,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0.2、33.0 kg/kg,鄂中北麦区高于江汉平原麦区;全省小麦百千克子粒平均N、P2O5和K2O需求量分别为2.87、1.02、2.51 kg.在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湖北省不同区域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进而增加小麦产量;同等产量水平下,江汉平原区氮、磷需求量高,而鄂中北麦区钾需求量高.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养分吸收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NBIN-863的发酵工艺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NBIN-863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NBIN-863发酵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通过最陡爬坡路径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响应中心点,并进一步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培养基.将发酵液稀释后进行线虫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菌株芽孢产量的关键因素为淀粉和豆粕的浓度.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的拟合和推算,得到淀粉和豆粕浓度分别为35.2 g/L和34.7 g/L,测得NBIN-863发酵液的晶体含量为5.4 mg/mL,稀释后对线虫的致死率为81.0%,与预测值(81.2%)十分接近,比优化前NBIN-863的实际致死率(45.0%)提高了80%.

关键词: 线虫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响应面法 致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孝感市农民合作社发展难点与启示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孝感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助推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总结孝感市农民合作社发展主要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孝感市农民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特色产业扶持、金融保险对接、农业人才培养、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主要措施 主要问题 孝感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生物型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型种衣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制剂,它在中国绿色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概述了生物型种衣剂的概念、特点、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然后从种子消毒和种苗生长、病虫害防治、种子储藏、作物增产这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生物种衣剂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述了当前中国生物型种衣剂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型 种衣剂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东南作再生稻种植的杂交稻品种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鄂东南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选择了5个当地种植较多的杂交中稻品种进行试验,分别为Y两优2号、深两优5814、C两优4418、广两优476和隆两优华占,考察了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再生力等指标.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表现优于其他品种,适宜作再生稻品种种植;隆两优华占理论产量较高,但是生育期较长,可能对再生季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稻 产量 生育期 鄂东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致南方梨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致病力分化分析

果树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梨产区造成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致病力分化状况并建立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梨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为材料,采用不同方法造成伤口后接种果生炭疽菌的强致病力菌株PAFQ32,通过比较各处理的测定效果筛选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并对供试菌株的致病力进行观测和致病类型划分,分析不同菌株致病力分化与其地理来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梨枝条、叶片和果实对果生炭疽菌致病力的观测结果显示,梨叶片经针刺后接种菌丝块的测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供试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的111个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其中强致病力菌株17个(15.3%);中等致病力菌株89个(80.2%);弱致病力菌株5个(4.5%)。不同地理来源的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类型的分布比例有异。【结论】果生炭疽菌的菌丝块针刺接种梨叶片的方法,可用于其致病力的室内快速测定。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导致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以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群体。

关键词: 果生炭疽菌 菌株 室内测定方法 致病力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