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盐胁迫转录组信息的蚕豆F-box基因家族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蚕豆F-box基因家族成员的分布、结构及进化,研究家族成员在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及对盐胁迫的响应,为该类基因生物学功能和盐胁迫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蚕豆盐胁迫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利用NR、Swiss-prot和PFAM 3个数据库和NCBI网站,对蚕豆F-box基因进行筛选注释;利用Web Logo 3、Prot Comp 9.0、MEGA-X和MEME等软件进行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树和Motif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盐胁迫转录组数据分析蚕豆(yz17134耐盐和yz17078不耐盐)F-box基因家族在盐胁迫下的差异表达模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部分家族成员在16和24 h的表达情况.[结果]基于盐胁迫转录组测序数据,注释得到161个蚕豆F-box基因,均含有F-box保守结构域.根据C端结构域的不同,将其分成11个亚族:FBX、FBXFBA、FBXLRR、FBXPP2、FBXKelch、FBXTUB、FBXFBD、FBXDUF、FBXACTIN、FBXWD40和FBO.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F-box保守基序中包含1个极度保守的色氨酸残基.比较分析蚕豆F-box家族和拟南芥F-box家族共同构建的进化树,发现同一C端结构域的基因大多聚集在一起.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124个F-box基因定位于细胞外,37个定位于细胞核中.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蚕豆F-box家族基因的DNA序列中均无内含子,且均由UTR区和CDS区组成.基于盐胁迫转录组数据的F-box差异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蚕豆F-box基因在2个不同处理时间点上的表达各不相同,在盐处理16 h的表达较为明显.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F-box家族成员中,共存在5个差异基因.其中Vf056266.1、Vf062764.1和Vf024236.1在盐处理16 h的表达量均上调,Vf060904.1和Vf045761.1在盐处理16 h的表达量均下调.[结论]蚕豆F-box基因家族注释得到161个蚕豆F-box基因,分为11个亚族.其中5个重要的F-box基因在不同盐处理时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关键词: 蚕豆 转录组测序 F-box家族 盐胁迫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江口柑橘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丹江口柑橘主产区42个柑橘园采集了土壤和叶片样品并进行养分测定,旨在研究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状况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97.6%的柑橘园土壤pH值适宜柑橘生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钙和有效锰处于缺乏或低量水平的柑橘园分别占71.4%、95.2%、64.3%、45.2%、100.0%、11.9%、16.7%、26.2%、14.3%、0.0%和0.0%.2)叶片氮、磷、钾、钙、镁、铜、锌、硼、铁和锰含量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31.0%、71.4%、81.0%、38.1%、83.3%、97.6%、95.2%、40.5%、0.0%和0.0%.3)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的丰缺状况与叶片中对应元素显著正相关,其它土壤营养元素与叶片相应元素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建议柑橘园在营养管理上应因地制宜,增施有机肥及硼肥,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茶树品种在湖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客观准确地评价19个茶树品种在湖北地区的适应性.本研究以'福鼎大白茶'(CK)为对照,对19个茶树品种在湖北地区的茶苗成活率、新梢物候期、产量性状、制茶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茶树品种在湖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时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6.96%,分别为"产量抗性因子""物候期因子""品质因子";以前3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超过CK的有10个品种,其中'茶农98''鄂茶12''陕茶1号'和'岚里香'4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为最适宜湖北及相似茶区推广应用品种;综合得分低于CK的有9个品种,其中'白叶一号''中黄1号''漕溪1号'和'鸟王106'4个品种的综合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品种,为不适宜湖北及相似茶区推广应用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菜用甘薯品种(系)多酚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酚类物质是菜用甘薯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保健成分,以绿原酸类化合物为主,它们对提升菜用甘薯食用和加工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7份菜用甘薯品种(系)6个不同时期的总多酚以及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的菜用甘薯中总多酚以及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受采样时间的影响极显著,并呈现动态变化,即栽后45~85 d,各品种(系)的各类物质变化趋势相同,先增加后降低,在65 d达到最大值,在栽后85~140 d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对7份菜用甘薯品种(系)的6个不同时期总多酚以及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5-O-咖啡酰奎尼酸(5-O-caffeoylquinic acid,5-CQA)、3,4-O-二咖啡酰奎尼酸(3,4-di-O-caffeoylquinic acid, 3,4-diCQA)、3,5-O-二咖啡酰奎尼酸(3,5-di-O-caffeoylquinic acid, 3,5-diCQA)和4,5-O-二咖啡酰奎尼酸(4,5-di-O-caffeoylquinic acid, 4,5-diCQA)含量变异幅度大,而总多酚含量变异幅度相对较小,其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30.80%~59.88%、45.18%~112.90%、45.19%~114.11%、41.82%~118.62%、19.82%~40.04%.总多酚以及绿原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总多酚以及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受采样时间、品种(系)以及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极显著,且总多酚含量与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对菜用甘薯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菜用甘薯叶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粒度香菇柄主要组分变化及与理化性能相关性研究
《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粒度香菇柄主要组分变化及与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测定了不同粒度的香菇柄粉3种主要组分含量以及理化性能,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香菇柄粉从20目到800目,蛋白质溶出量呈递阶式增长,比较粗颗粒(20目~100目)增加43.48%,比较细颗粒(200目~480目)增加36.15%,水溶性膳食纤维量从4.32%逐渐增加到12.35%,而不溶性膳食纤维量显著降低,特别是在20目至320目之间;粒度与蛋白质、水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不溶性膳食纤维、胆固醇吸附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水溶性膳食纤维对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胆固醇吸附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绝对值最大,蛋白质通过水溶性膳食纤维对持水力等理化性质的间接作用最大.研究结果可为香菇柄的相关食品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与蛋鸡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养殖场家禽中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通过血清学调查,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的方法,对四川内江、山东济南、河南鹤壁、江苏扬州4个定点实验观测站负责的养殖场的鸡血液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抗体分析,其中包含2个肉鸡场和3个蛋鸡场.研究发现蛋鸡场通常免疫了H5、H7、H9(或H5与H9)亚型禽流感疫苗,而肉鸡场只免疫了H9亚型禽流感疫苗;蛋鸡场和肉鸡场都存在免疫禽流感疫苗后抗体水平低和无抗体产生的情况,从而导致免疫不合格或免疫失败.以上结果表明,应加强家禽养殖场对不同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以及免疫后的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监测,以防免疫失败,从而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关键词: 肉鸡与蛋鸡 H5 H7 H9亚型禽流感疫苗 抗体水平 免疫合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斩株采烤对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半斩株采烤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的效果,以剥叶采烤为对照,研究了半斩株采烤对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鲜烟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斩株采烤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在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条件下,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6.0、8.7和16.9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单叶重降低了0.6~1.1 g,充分成熟烟叶较尚熟和欠熟烟叶单叶重降低的幅度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降低了0.04~0.08 mm;充分成熟和欠熟烟叶烤后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38和2.33个百分点,而尚熟鲜烟叶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1.48个百分点;烟叶外观和评吸质量有改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均有提高.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半斩株采烤可以提高成熟度不够鲜烟叶烤后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