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唑啉草酯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5%唑啉草乳油(EC)对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与用量.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乳油防除麦田禾本科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和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有较好的效果,以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45.0~60.0 g为宜.施药适期为禾本科杂草3~5叶期效果最佳,喷雾法施药,每公顷对水450 L,可有效防除小麦田杂草.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所有参试药剂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未发现对周围环境和试验区域内其他有益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种子批的建立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保证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的质量,测定了3种不同来源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的EID50,选取滴度最高的病毒株作为毒种,建立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WH株种子批,并对冻干毒种进行了毒价测定.结果表明,含毒尿囊液在冻干前后毒价无显著性差异,毒种的EID50在10代内无变化.冻干毒种在-40℃和-15℃保存1年,其毒价基本不变.经检验种子批未受到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草烟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及对养分水分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验证20%氟草烟乳油(EC)(使它隆)防除小麦田杂草的效果,采用含有不同含量有效成分的氟草烟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0、40 d,防除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分别为88.50%~95.01%、78.72%~85.13%;综合鲜重防效为85.57%~94.35%.20%氟草烟EC可减少麦田杂草对土壤氮、磷、钾的吸收,保持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组织培养建立藤茶快速繁殖体系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带芽的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藤茶组织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培养基和激素配比以及炼苗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藤茶组培苗的快速繁殖体系中,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2 mg/L NAA+2 g/L PVP;初代茎段培养愈伤组织的最佳基质配比为MS+4.0 mg/L 6-BA+2.0 mg/L ZT+1.0 mg/L NAA;藤茶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0 mg/L NAA+2.0 mg/L ZT;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NAA(0.1 mg/L)+IBA(0.5 mg/L),生根率可达到86.7%;炼苗阶段最佳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2:1),并浇以改良霍格兰营养液,炼苗和移栽成活率可达73%.
关键词: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培养基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处理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超高压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非热处理果蔬加工技术之一,从超高压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入手,分析了超高压处理对果蔬中主要微生物、酶活性、色泽、质地、风味和营养活性等的影响,阐述了超高压处理果蔬产品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超高压处理的食品在较好地保持了其原有的天然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前提下,有效地延长了保质期,该技术将从果蔬加工延伸到更加广泛的食品加工,并逐步实现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多肽对强酸化土壤的改良效应
《环境工程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强酸化土壤(pH为4.30)为研究对象,以蛋白多肽为新型土壤改良剂,将传统施加生石灰的酸化土壤治理技术和施加复混肥的常规种植技术为对照,研究蛋白多肽对强酸化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 表明:土培实验中的蛋白多肽与生石灰对强酸化土壤均有碱化效应,将土壤pH分别提高了0.23和0.30 (120 d稳定值),而复混肥碱化程度较低(提高0.02);同时,蛋白多肽组与生石灰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比复混肥组(35.93 mmol·kg-1)分别降低了12.56 mmol·kg-1和18.68 mmol·kg1,盐基饱和度分别比复混肥组(67.30%)高7.01%和9.85%;蛋白多肽组土壤有机质含量(19.96 g·kg-1)变化尤为明显,并且,显著高于复混肥组(8.58 g·kg-1)和生石灰组(12.23 g·kg-1).蛋白多肽与生石灰均能提高强酸化土壤pH,但未能一次性达到6.5以上的中性程度.基于此,以结球甘蓝为供试植物,研究此背景下的种植情况.结果 显示,蛋白多肽可在偏低pH条件下种植出高产的结球甘蓝,比其他组合效果明显,其平均生物量(371.78)比复混肥组和生石灰组分别高9.54倍和1.90倍.蛋白多肽具有改良强酸化土壤的潜力,并能达到改良与种植同步化(蛋白多肽施加后直接种植作物幼苗).研究结果可为强酸化土壤的改良与种植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式对热反应鸡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波干燥(800 W,5 min)及真空干燥(80℃,真空度0.01 MPa)制备热反应鸡粉,并分析干燥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及表面形貌差异.结果表明:干燥前后三种样品中共检测到73种化合物.其中,微波干燥鸡粉共检出39种挥发性化合物,以醇类、萜烯类、酯类为主;真空干燥鸡粉共检出31种挥发性化合物,以萜烯类、酯类、醇类为主.对热反应鸡粉香气起主要贡献的杂环类化合物,微波干燥后峰面积增加31.79%,真空干燥后峰面积减少20.21%;醛类、萜烯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在微波干燥后峰面积减少23.37%、32.16%、87.12%和89.32%,真空干燥后峰面积减少28.19%、82.82%、99.13%和92.55%.1200倍放大观察发现,微波干燥鸡粉表面共有孔洞131个,孔洞直径D50为0.57μm,孔洞总面积为1152μm2;真空干燥鸡粉表面共有孔洞49个,孔洞直径D50为1.42μm,孔洞总面积为158μm2.相比真空干燥而言,微波干燥具有干燥速率较高,挥发性风味物质损失较少的优势,且干燥过程中生成新的杂环类化合物使鸡粉风味得到增强.
关键词: 热反应 微波干燥 真空干燥 挥发性风味物质 表面形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与热烫预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肉冻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采用超高压(200 MPa,5 min)、热烫(100℃、4 min)两种预处理对克氏原螯虾冻藏(-18℃)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贮藏期0、4、8、12、24周分别进行理化(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感官(pH、质构、色泽)与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巯基、羰基、Ca2+-ATPase酶、表面疏水性、内源性荧光强度)等指标测定,综合评价两种预处理对克氏原螯虾冻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推移,TBA与TVB-N值显著性上升(P <0.05),pH整体呈下降趋势,理化品质明显下降;其中处理组的色泽、质构均优于对照组,且热烫组色泽较稳定,对质构值影响大.超高压预处理对样品质构与色泽影响小于热烫组,表明样品经热烫处理后感官品质最佳.由于虾热烫时间过长,导致热烫组的肌原纤维蛋白未提取成功.超高压处理一定程度上促进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整个贮藏期中,蛋白类指标:肌原纤维蛋白、巯基、Ca2+-ATPase酶活显著性下降(P <0.05),羰基、表面疏水性显著上升(P <0.05),而肌原纤维蛋白内源性荧光强度前4周λmax增大,发生红移现象,随贮藏时间的推移λmax下降,产生蓝移现象.综上所述,与热烫预处理效果相比,超高压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蛋白的氧化,而且各项理化指标均表明,热烫预处理能够延缓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预处理 品质变化 贮藏期 冻藏 超高压处理 热烫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