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长江下游四大家鱼仔稚鱼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探究长江下游安庆-南通江段四大家鱼仔稚鱼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9年4至8月在长江下游安庆、南京和南通江段逐月开展四大家鱼仔稚鱼的空间分布和动态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产漂流性卵鱼类仔稚鱼107 990尾,隶属于2目2科19种,其中四大家鱼972尾,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主,占家鱼捕获量67.28%。各江段四大家鱼仔稚鱼平均丰度依次为2.57、0.90和0.60 ind./100 m~3,家鱼仔稚鱼资源自安庆向南通方向逐渐减少;安庆江段5月和7月仔稚鱼平均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南京和南通江段高峰期发生在6月。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各江段四大家鱼仔稚鱼的水平分布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近岸仔稚鱼密度显著高于江心。Pearson检验分析显示,调查期间安庆江段四大家鱼仔稚鱼日丰度与水温和水位日上涨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南京江段家鱼仔稚鱼日丰度与水温和水流量日上涨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南通江段家鱼仔稚鱼日丰度与水位和水流量日上涨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长江下游四大家鱼仔稚鱼的时空格局及与水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阐明江湖连通系统对家鱼早期资源补充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保护长江家鱼补充群体和修复洲滩和沿江岸线等鱼类重要栖息地提供支撑。

关键词: 长江下游 四大家鱼 仔稚鱼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雄烯二酮对斑马鱼肠道细胞因子的影响

生态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ED)为目标化合物,斑马鱼为受试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AED(0、0.2、2.3和23.7μg·L–1)长期暴露60 d后对斑马鱼肠道细胞因子α干扰素(IFN-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三个浓度处理组的AED对雄性斑马鱼肠道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FN-α、IL-1α、NF-κB、TNF-α含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但0.2和2.3μg·L–1 AED对肠道组织中IL-1β含量具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P<0.05)。对于雌鱼,AED在2.3和23.7μg·L–1时对肠道细胞因子NF-κB、TNF-α、IFN-α和IL-1α含量都有很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但AED对IL-1β含量并未有显著的影响(P>0.05)。由此可见,雄激素物质AED对斑马鱼肠道组织的免疫系统和炎性反应有潜在的干扰作用,而且该雄激素对斑马鱼的影响存在两性差异性,即雌性斑马鱼对AED暴露更敏感。该结果为AED对鱼类肠道细胞因子的影响提供了参考,有助于AED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评估。

关键词: 雄激素 雄烯二酮 斑马鱼 细胞因子 肠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酸盐碱度对3月龄杂交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3.20 mmol/L(对照组)、7.73 mmol/L、12.60 mmol/L及16.67 mmol/L等4个NaHCO_3碱度梯度,养殖3月龄杂交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60 d,比较碱度对杂交鲟幼鱼成活率、生长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出现最早死亡时间与碱度呈负相关;各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0.14%、64.10%、28.21%及51.52%,12.60 mmol/L及16.67 mmol/L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差异极显著;各组体质量、体长生长率及饵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12.60 mmol/L及16.67 mmol/L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7.73 mmol/L、12.60 mmol/L及16.67 mmol/L试验组血清白蛋白(ALB)、尿素/肌酐(BUR/CR)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12.60 mmol/L及16.67 mmol/L试验组总蛋白(T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其三酰甘油(TG)低于7.73 mmol/L及对照组且差异显著,16.67 mmol/L试验组总胆固醇(TCHO)、磷酸氢根(HCO~-_3)及血清钙(C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肌酸激酶(CK)、肌酐(CREA)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综上,高碱度可能会影响杂交鲟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与代谢,对其肝、肾、心肌等造成损伤,初步判断,杂交鲟幼鱼可以在碱度7.73 mmol/L及以下水体安全养殖。

关键词: “鲟龙一号”杂交鲟 碳酸盐碱度 成活率 生长率 饵料系数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双重拔靴法拟合拖网网囊选择性的不确定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拖网网囊选择性对于渔业的科学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有重要意义.拖网网囊选择性的研究一般先开展捕捞实验,然后使用选择性模型拟合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后得出选择性参数和选择性曲线.主要的选择性参数包括50%选择体长(L50)和选择范围(SR).但是,仅仅提供选择性参数和曲线是不够的,还需要拟合它们的不确定性,并以置信区间的形式展现.双重拔靴法是拟合网囊选择性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在阐述双重拔靴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选取2组实验数据为实例,用常规方法和双重拔靴法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拟合结果诠释双重拔靴法的特点和优势.结果表明,双重拔靴法能够很好地拟合网囊选择性参数L50、SR和曲线的不确定性.同时,本研究还就应用双重拔靴法的重大误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可为研究人员开展渔具选择性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 拖网 网囊选择性 双重拔靴法 不确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枪鱼心血管系统的特性与功能研究进展

海洋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枪鱼是一种具备快速游泳能力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其心血管系统存在血管逆流热交换器,并具备高心率、高心输出量、高血氧输送速率等特点.同时,作为区域恒温动物,金枪鱼对低温、低氧等环境有着独特的适应能力.为了系统地了解金枪鱼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及其环境适应性,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金枪鱼独特的心血管系统组成与结构特点,分析了其高心输出量、高心率和高血氧输送速率的结构基础,并重点论述其支持高代谢率、调节体温、强低氧耐受能力等心血管功能,旨在为金枪鱼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枪鱼 心血管系统 逆流热交换器 区域恒温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口近岸海域■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黄河口近岸海域■(Lizahaematocheila)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20年4—11月黄河口渔业生产定置网的采样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重要渔业种类■群体的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繁殖、生长和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和开发率。结果显示,■体长分布范围为45~460 mm,优势体长组为55~185 mm;体重范围为2~1100 g,优势体重组为2~80 g。方差分析表明,■的平均体长、体重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各月及全年■的体长–体重关系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生长类型为负异速生长。黄河口近岸海域,■在7月肥满度最大,而6月最小;产卵盛期为4—5月。■的生长速率为0.31a-1,总死亡系数为1.42a-1,自然死亡系数估算结果为0.51 a-1,捕捞死亡系数为0.91 a-1,其开发率为0.64,■种群资源被过度利用。定置网渔业生产对于黄河口渔业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对幼鱼和补充群体资源影响较大,应对定置网渔业生产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黄河口 定置网 渔业生物学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抑制剂(Mexel?432)对3种经济型底栖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海洋环境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exel?432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抑制剂,可治理电厂冷却水循环系统管道中的污损生物。本研究采用半静水实验方法研究了Mexel?432对3种经济型底栖生物: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的96 h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Mexel?432对3种生物的毒性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Mexel?432对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及日本蟳3种生物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 mg/L、11 mg/L、186 mg/L,安全浓度(safety concentration,SC)为0.80 mg/L、1.10 mg/L、18.60 mg/L。3种底栖生物对Mexel?432的毒性敏感性强弱依次为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日本蟳。

关键词: 生物抑制剂 Mexel?432 底栖生物 急性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蛋粉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使用喷雾干燥蛋粉等蛋白替代0%(CON)、25%(R1)、50%(R2)、75%(R3)和100%(R4)鱼粉,饲喂幼虾[初始平均体质量(9.02±0.12) g] 6周。结果显示,各组间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摄食率、成活率和肝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4组体质量增长率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R4组肌肉粗蛋白、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R2、R3和R4组肌肉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肌肉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蛋粉添加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R3和R4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R2、R3和R4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R3组肠道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细菌丰度显著升高,R4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当克氏原螯虾饲料含6%鱼粉时,蛋粉可替代75%鱼粉。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喷雾干燥蛋粉 肠道微生物 免疫力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06-2008 年和2016-2018 年每年5 月(春季)和8 月(夏季)长江口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共鉴定出浮游动物 109 种,隶属 5 门 14 大类,其中,春、夏季分别有 70、83种,2016-2018 年,春、夏季浮游动物物种数均比2006-2008 年有所减少.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桡足类,春季包括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夏季包括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真刺唇角水蚤和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春季浮游动物丰度呈现沿岸稍高、外海略低的特点;与春季相比,夏季浮游动物丰度高值区移向外海.同一季节不同调查阶段间的浮游动物丰度具有显著的年际差异(P<0.05),但相同季节不同航次间无明显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8 年调查区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可划分为3 个类群:类群Ⅰ(近海群落)、类群Ⅱ(长江口口门水域群落)和类群Ⅲ(咸淡水交错水域群落);2016-2018 年的可划分为2 个类群:类群Ⅳ(咸淡水交错水域群落)和类群Ⅴ(长江冲淡水控制区群落).依据各聚类单元的空间分布特点,将类群Ⅰ、Ⅱ和Ⅴ命名为近河口组群,类群Ⅲ和Ⅳ命名为河口南侧组群.通过浮游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长江口春季浮游动物群落可归纳为虫肢歪水蚤-真刺唇角水蚤群落,夏季可归纳为太平洋纺锤水蚤-真刺唇角水蚤群落.水温和盐度是影响长江口浮游动物时空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时空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急性淡水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鳃、心脏、脾脏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淡水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心脏、脾脏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为低盐度养殖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暂养于盐度9水体中的四指马鲅幼鱼放入盐度0的水族箱中,分别于淡水胁迫2、6、12、24、48、72 h时进行活体取样,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四指马鲅幼鱼的鳃、心脏、脾脏和肝脏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四指马鲅幼鱼在受到急性淡水胁迫时,鳃小片长度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宽度先缩小后逐渐增大,鳃小片间距先增大后有回落,线粒体丰富细胞数量持续增多。心肌横纹肌大小、心肌细胞间隙大小和间质血管大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心肌横纹肌大小的峰值出现在淡水胁迫12 h时,心肌细胞间隙和间质血管大小的峰值出现在淡水胁迫24 h时。脾脏的白髓面积和边缘区面积在胁迫24 h内逐渐增加,黑色素巨噬细胞颜色逐渐加深,胁迫24 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回落;淡水胁迫72 h时,红髓、边缘区、白髓和黑色素巨噬细胞大致恢复至胁迫前水平。未受淡水胁迫的四指马鲅幼鱼肝细胞体积较大,呈多面体,细胞核呈圆球形且位于中央,部分肝细胞具有2~3个核,肝板结构清晰,肝血窦形态正常分布于肝细胞之间;而胁迫24 h内,肝板结构逐渐模糊,肝血窦间隙逐渐增宽,胁迫24 h时达到峰值;胁迫24~72 h,肝板结构逐渐恢复清晰,肝血窦间隙逐渐减小,一些细胞核失去固有形态。【结论】淡水胁迫下四指马鲅幼鱼组织(鳃、心脏、脾脏)在24 h内出现应激反应,24 h后适应了低盐环境,但仍有部分肝细胞受到急性淡水胁迫后难以恢复。四指马鲅幼鱼对急性淡水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四指马鲅 淡水胁迫 心脏 脾脏 肝脏 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