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达氏鳇和施氏鲟生长差异群体肠道菌群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同塘生长差异常常导致鲟养殖产量受损,而肠道菌群是影响鱼类生长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肠道菌群与鲟科鱼类个体生长差异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同批次繁育、同条件养殖的生长速率差异大于体重50%的达氏鳇(Huso dauricus)和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群体进行了肠道菌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达氏鳇和施氏鲟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在种属间及生长差异群体间均具有明显差异.其中,生长快速达氏鳇群体(LH)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67.0%),生长慢速达氏鳇群体(SH)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29.5%)和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54.2%);而生长快速施氏鲟群体(LA)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33.5%)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38.1%),生长中速施氏鲟群体(MA)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42.6%)、狭义梭菌属1(14.3%)和鲸杆菌属(33.0%).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梭菌科(Clostridiaceae)细菌是不同生长速率鲟肠道中的主要差异类群.综上可知,鲟科鱼类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具有种属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梭菌科细菌可能是影响鲟科鱼类生长速率的关键细菌类群.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生长速率 达氏鳇 施氏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的可食率和营养组成比较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尚未见合浦绒螯蟹可食率和营养组成的报道。本研究以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对照,测定和比较了野生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成蟹的可食率、色度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合浦绒螯蟹雄体总可食率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雄体,但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和出肉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雌雄,合浦绒螯蟹蟹壳湿样的a*值和b*值均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雄体肝胰腺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雄体;合浦绒螯蟹雌体性腺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雌体,而合浦绒螯蟹雌体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雌体,合浦绒螯蟹雄体肌肉中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雄体;合浦绒螯蟹雌体肝胰腺中ΣSFA、肌肉中C18∶1n、ΣMUFA、DHA/EPA和卵巢中C18∶0、C20∶1n9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雌体;合浦绒螯蟹雄体肝胰腺中C22∶16n3、ΣPUFA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雄体。综上,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具有相似的组织系数,但常规营养成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其遗传和生长环境有关。

关键词: 合浦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 常规生化成分 类胡萝卜素 脂肪酸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条(鱼师)(Seriola aureovittata)生长对工厂化养殖密度的微生态适应特性

海洋与湖沼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低(5 kg/m~3)、中(10 kg/m~3)、高(15 kg/m~3)三个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养殖黄条(鱼师)生长的影响,从消化道菌群角度分析了养殖黄条(鱼师)的生长的密度适应性。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黄条(鱼师)的消化道(胃、肠道、幽门盲囊)菌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进行了菌群的多样性、结构特征和菌群基因功能预测的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中、低密度组,高养殖密度显著(P<0.05)抑制了黄条(鱼师)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并显著上调了血清应激相关激素水平。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Faecalibaculum、Ruminococcaceae_UCG等在中、高密度组中丰度降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等在中、高密度组中丰度增加,均与低密度组差异显著(P<0.05)。KEGG通路分析发现,各养殖密度组的菌群基因主要集中在代谢、环境信息过程、遗传信息过程三个一级功能通路。该实验设置的中、高密度组相对低密度组,消化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上呈现有益菌(乳酸杆菌属等)显著性减少和条件致病菌(克雷伯氏菌属)显著性增加(P<0.05)的趋势。在菌群功能方面,与低密度组相比,中、高密度组消化道特别是在代谢、遗传及环境信息过程的二级功能通路上注释的tags数目相对低密度组显著增加(P<0.05)。研究结果为建立工厂化养殖模式下适宜密度调控和健康养殖技术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条(鱼师) 养殖密度 生理胁迫 菌群结构 微生态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条(鱼师)igfbp-1和igfbp-2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长调控作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 IGFBPs)在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生长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鱼师)(Seriola aureovittata)igfbp-1、igfbp-2a和igfbp-2b等3个基因cDNA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了其组织分布特征,并检测了工厂化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鱼师)肝脏中5个基因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对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igfbp-1的ORF长为741 bp,共编码246个氨基酸;igfbp-2a的ORF长度为882 bp,共编码293个氨基酸;igfbp-2b的ORF长度为810 bp,共编码269个氨基酸。它们均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特性,其中在肝脏中显著高表达,且具有性别二态性表达特性。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低密度组实验鱼生长速度最快且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最高,与中、高密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血清IGF-1、GH表达趋势相同,与皮质醇含量及葡萄糖浓度的趋势相反;而中、高密度组实验鱼的生长及igfbp-1、igfbp-2a、igfbp-2b、igf-1和igf-2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igfbp-1、igfbp-2a和igfbp-2b参与了不同养殖密度下黄条(鱼师)生长的调控过程,且与igf-1、igf-2对生长的表达调控存在正向协同效应。研究结果为阐释黄条(鱼师)生长的分子机制以及工厂化条件下适宜养殖密度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cDNA克隆 igfbp-1 igfbp-2 黄条(鱼师) 组织表达 生长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菜共生系统设计构建及运行效果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旨在探究草莓和宝石鲈共生过程中,植物净水情况、鱼类生长情况及应用推广价值.通过集合循环水养殖(RAS)的高效水处理技术和浮筏式水培架等,运用物质平衡原理确立关键参数,构建一套草莓和宝石鲈共生浮筏式系统.为期69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鱼类生长情况良好,最高养殖密度13.01± 1.36 kg/m3,成活率100%;草莓生长情况良好,产量共计428.51±0.02 g,系统平均日耗电量12.49 kW·h.水质结果表明:水质参数平均值为氨氮0.56±0.01 mg/L、亚硝酸盐氮0.175±0.019mg/L、硝酸盐氮31.13± 1.75 mg/L、溶解氧7.38±0.61 mg/L、pH 7.11±0.58.系统运行稳定,产出2种经济产物,为鱼菜共生系统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鱼菜共生 循环水养殖 草莓 宝石鲈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EsPrx4基因的克隆及抗菌功能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恶化和养殖密度的提高,病害的发生和非生物的胁迫应激,严重影响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生长和发育。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 Prx)在氧化应激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rx4为Prx家族的重要成员,为了探讨Prx4在中华绒螯蟹抗菌免疫应答中的调控功能,本研究应用同源克隆技术从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中克隆出EsPrx4基因(GenBank No. ON685195)。序列分析表明,EsPrx4的编码区为738 bp,共编码245个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表明,EsPrx4蛋白的分子量为27.31 kD,理论等电点为5.55,总平均亲水性为-0.181,表明EsPrx4蛋白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EsPrx4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虾蟹类的Prx4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表明虾蟹中Prx4具有较高的保守性。qPCR结果显示,EsPrx4在中华绒螯蟹体内广泛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肠中表达量最低。在鳗弧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刺激下,EsPrx4迅速应答,在24 h表达量达到最高,72 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EsPrx4参与了鳗弧菌刺激引起的反应,在中华绒螯蟹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中华绒螯蟹先天免疫和Prx基因家族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过氧化物还原酶(Prx) 克隆 抗菌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链球菌素对高水分烤虾贮藏中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高水分烤虾常温下贮藏性的影响,在烤虾样品中分别添加20、60和100 mg/kg的Nisin,以感官结合菌落总数、蜡样芽孢杆菌数、挥发性盐基氮、pH等指标对样品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烤虾的感官评分在常温贮藏过程中逐渐下降,菌落总数、蜡样芽孢杆菌数、挥发性盐基氮与pH则呈增长趋势.随着Nisin添加量的增加,菌落总数、蜡样芽孢杆菌数、挥发性盐基氮的增长趋慢.第6 d时,未加Nisin的对照组样品菌落总数达到行业标准《调味烤虾》中规定的限值(3×104 CFU/g),而添加20、60、100 mg/kg Nisin的样品,菌落总数达到规定限值的时间分别被延长至8、12和14 d.本研究表明Nisin对高水分烤虾中蜡样芽孢杆菌等腐败微生物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关键词: 烤虾 乳酸链球菌素 品质变化 蜡样芽孢杆菌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南极磷虾粉对锦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3 CSCD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挖掘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作为水产饲料优质蛋白源的利用价值,探讨发酵南极磷虾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方法】以初体质量(4.92±0.22)g的450尾锦鲤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其中对照组添加200 g/kg未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实验组添加200 g/kg由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其三者复合菌(质量比1:1:1)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分别命名为A(对照组)、B、C、D和E组。投喂共计70 d,然后测定锦鲤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及肠道菌群。【结果】1)实验组锦鲤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中E组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余各实验组(P <0.05)。2)实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提高(P <0.05)。3)肠道组织学发现,各实验组锦鲤肠道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均于对照组,并且各组肠道健康状况较为一致,未发现明显损伤。4)肠道菌群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Chao1指数、香农指数(Shannon)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门水平上,各组共有的优势菌群有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有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实验组锦鲤肠道内有益菌分布比例(鲸杆菌属和拟杆菌属)有所提高,有利于肠道菌群的稳定和肠道健康。【结论】在脱脂南极磷虾粉添加水平为200 g/kg的锦鲤饲料中,使用复合菌[m(粪肠球菌):m(植物乳杆菌):m(丁酸梭菌)=1:1:1]对磷虾粉进行发酵,更有利于锦鲤的生长。

关键词: 发酵南极磷虾粉 锦鲤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形态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Cs-UBE2D4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及启动子活性

水产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作为重要的蛋白质修饰途径,参与多个生物学过程,其中泛素结合酶E2作为关键酶可以决定泛素化对靶蛋白的影响.为了探究泛素结合酶E2在半滑舌鳎雌性性腺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Cs-UBE2D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检测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性腺中的表达模式;构建了其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pGL3-Cs-UBE2D4)并进行了启动子活性分析.Cs-UBE2D4开放阅读框为360 bp,编码119个氨基酸,含有保守的泛素结合酶E2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s-UBE2D4在雌鱼的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卵巢和肝脏中表达量较高,而在雄鱼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在卵巢各发育阶段中,该基因的表达量从90日龄开始上调,6月龄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调,在1.5龄时表达量最低,在3龄时表达量有所回升,其中6月龄表达量为90日龄表达量的1.97倍.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Cs-UBE2D4启动子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本实验将为进一步开展Cs-UBE2D4基因对半滑舌鳎卵巢发育和性别调控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卵巢发育 UBE2D4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营养源的附加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鱼油或附加动物饵料(黄粉虫、中华圆田螺肉)等营养源,研究了不同营养源或其组合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实验分A、B、C三组进行:A组添加鱼油、卵磷脂、黄粉虫,设置4个实验组(A1、A2、A3、A4);B组添加维生素E,设置2个实验组(B1、B2);C组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和螺肉,设置2个实验组(C1、C2);另对应设置3个对照组(A0、B0、C0,仅投喂基础日粮).结果显示:经过数月的养殖(A、B组300 d,C组240 d),各试验组亲鱼生长总体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雄鱼性腺均能发育成熟,成熟率达到100%;而雌鱼性腺发育则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添加2%卵磷脂组(A2),雌鱼成熟率达到16.13%;同时添加2%卵磷脂、5%鱼油、25%黄粉虫组(A4)雌鱼成熟率19.13%,均高于对照组(A0)的8%.添加0.1%维生素E组(B1)、0.2%维生素E组(B2)的雌鱼成熟率分别为16.22%、21.21%,均高于对照组(B0)的6%.添加0.2% 维生素E和2% 卵磷脂组(C1),雌鱼成熟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C0)的30.02%.添加0.2%维生素E和2%卵磷脂同时投喂25%螺肉组(C2),亲鱼成熟率为55.01%,显著高于对照组(C0),但低于未添加螺肉组(C1).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卵磷脂与维生素E投喂圆口铜鱼亲鱼可以显著提高雌鱼成熟率.

关键词: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生长 亲鱼培育 性腺发育 卵磷脂 维生素E 鱼油 黄粉虫(Tenebriomolitor) 螺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