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毛管埋深对地下滴灌线源入渗土壤水分运移影响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试验,对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流量和灌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随着毛管埋深的增加,湿润锋运移的速度减慢,且湿润锋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移距离也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同一埋深而言,滴头二侧的含水率分布对称;对于不同的埋深,埋深越大,在距滴头一定距离内,含水率越高,并且随着滴灌带埋深的增加,湿润体饱和区域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在垂直方向上。

关键词: 地下滴灌 埋深 湿润锋 含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F3′5′H)是花色素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性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趋向于形成蓝色的飞燕草色素。从蓝紫色矮牵牛的花瓣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约1.7kb的F3′5′H片段。F3′5′H的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序列与原序列同源性达到99.34%,开放读码框为1 521 bp,编码507个氨基酸。将推算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登录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与文献报道的存在2个氨基酸差异,氨基酸同源率为99.6%。将此基因构建到含有35S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BI-F3′5′H上,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粉红色矮牵牛进行了遗传转化,初步鉴定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矮牵牛 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SMAP-29研究进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菌肽作为存在于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多肽,是宿主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物先天免疫机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在哺乳动物体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纯化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抗原免疫BALB/C系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筛选出稳定分泌BVD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杂交瘤细胞接种于BALB/C系小鼠的腹腔内诱生腹水,腹水单抗与BVDV均呈阳性反应。将5A9、2G3和5C2(分别结合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诱生的BVDV单抗纯化后等量混合包被酶标板,与鸡抗BVDV IgY(检测抗体)联合应用,建立BVDV抗原捕捉ELISA(AC-ELISA)方法。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单抗、鸡抗BVDV IgY的最适工作浓度,用阴性组织样品作为判定检测结果的D490临界值,最后以建立的AC-ELISA检测临床粪样棉拭子27份,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高,与全血病毒分离结果的符合率达86.36%;与全血和粪样RT-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9.47%和94.74%。阴性对照RT-PCR、病毒分离和AC-ELISA检测均为阴性。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单克隆抗体 IgY 抗原捕获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杂交制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冬小麦"三系"高产制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育系AL22(A)和恢复系99 AR144-1(R)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父母本行比、氮肥用量和化学调控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父母本行比对制种产量影响较大,当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最高,为1 718.1 kg/hm2,比平均制种产量高25.7%;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时,制种产量可达1 636.8 kg/hm2,比对照(不施氮肥)高33.9%;拔节期喷施壮丰安和赤霉素对制种产量影响不大。[结论]在该试验中,当父母本行比为2∶6、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拔节期喷施壮丰安225 ml/hm2和赤霉素30 g/hm2时,制种产量较高。

关键词: 冬小麦 杂交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捻转血矛线虫Hc38保守结构域的表达及对绵羊的免疫保护试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捻转血矛线虫Hc38保守结构域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PROEXHTa-Hc38,在DH5a中经诱导表达约17ku的蛋白,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然后将其产物纯化,复性后制备油佐剂疫苗免疫4月龄绵羊,结果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虽然雌虫数量未见减少,但两者荷虫量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Hc38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大豆疫霉生物学特性及生理小种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石河子、阿勒泰和伊犁大豆种植区采集大豆根腐病病样进行分离,共分离到5个疫霉菌株,经生物学特性测定,供试的新疆大豆疫霉各菌株在10~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最适于菌丝生长的pH值为7左右;其菌丝在胡萝卜、V8汁培养基上生长较快,在V8汁、CA和大豆汁培养基上都能产生大量的卵孢子。生理小种鉴定表明,供试的大豆疫霉菌株分属4个不同的毒力公式,它们与当前国内外所报道的53个生理小种的毒力公式均有较明显差别,可能属于新的生理小种。

关键词: 大豆疫霉 生物学特性 生理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对(石K5×新陆早24号)F2群体进行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并利用(石K5×新陆早24号)F2:3家系进行了纤维相关性状QTL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①F2:3家系的纤维相关性状呈现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特点,衣分、麦克隆值存在超亲分离。衣分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存在负相关,与麦克隆值、断裂比强度、伸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②在两亲本间筛选了2 100对棉花SSR引物,共选出多态性明显且重复性好的50对SSR引物。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石K5×新陆早24号)F2群体,对50个标记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初步构建了一个包括12个连锁群,34个标记,标记间平均间距18.11 cm,全长615.9 cm的陆地棉和陆地棉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该图约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2.32%。③复合区间作图,检测到1个衣分QTL,解释衣分变异的76.93%;1个断裂比强度QTL,能解释断裂比强度变异的30.82%;1个麦克隆值QTL,能解释麦克隆值变异的13.57%。

关键词: 陆地棉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2007年全国出现39块玉米超高产田,绝大多数集中在北纬40°~43°的高海拔地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是79725~84630穗/hm2,每穗560~588粒,千粒重347~359g,穗粒重200g左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生态条件优越地区,采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及时灌溉。

关键词: 玉米 超高产 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无机焦磷酸酶基因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蛋白质特征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通过调节蔗糖代谢途径中的协同因子无机焦磷酸(PPi)可以调控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和发芽特性。本研究将马铃薯无机焦磷酸酶(PPase)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EF091820)与载体pET-28a融合,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PPA,然后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SDS-PAGE分析表明PPas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表达。用生物学软件对PPase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分析表明,该PPase基因与与茄属的同源性高达89%~97%,与其他物种PPase基因的同源性在77%~80%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Pase与茄科茄属和藜科甜菜属的进化类群最接近;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没有跨膜区;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显示,有63个氨基酸可能形成α-螺旋结构,38个氨基酸可形成延长链;通过亚细胞定位可知,它主要是一种细胞质和线粒体基质蛋白。

关键词: 马铃薯 PPase基因 大肠杆菌 蛋白质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