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分析2个草莓品种的低温适应性

中国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及JIP-test分析,研究了4℃低温胁迫1、2、4、6 d对一季草莓‘红颜’和四季草莓‘圣安德瑞斯’光系统Ⅱ的影响,结合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分析2个草莓品种的低温适应性。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K相可变荧光占FJ-Fo振幅的比例(Wk)无显著增加,PSII放氧复合体未受到伤害;但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2个草莓品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性能指数(PIabs)降低,发生光抑制;同时用于电子传递到QA-以下的效率(ψo)和电子传递的量子比率(φEo)也在降低;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反应中心吸收、捕获的能量(ABS/RC、TRo/RC)随胁迫时间延长大致呈增加趋势,但低于各自对照;‘圣安德瑞斯’虽在胁迫后期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较‘红颜’多,但没有更多用于推动电子传递(ETo/RC),而是通过热耗散(DIo/RC)减轻对植株的伤害,相反‘红颜’反应中心数量增加后吸收的能量多用于推动电子传递;4℃低温下,2个草莓品种质膜透性相对稳定;与各自对照相比,‘红颜’叶片的各参数在低温胁迫后变化幅度缓于‘圣安德瑞斯’。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结果显示,‘红颜’对低温的适应性优于‘圣安德瑞斯’。

关键词: 草莓 低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OJIP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氮互作对灌区胡麻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适用于灌区胡麻高产优质生产的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以内亚9号为材料,于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播种密度与氮对胡麻籽粒木酚素及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播种密度分别为3.0×106、6.0×106和9.0×106粒每公顷,现蕾前结合灌水进行的氮肥追施量分别为每公顷0、16、32和48 kg氮。结果表明:在同一播种密度下,随施氮量增加,籽粒产量增加;在同一施氮情况下,随播种密度增加,籽粒产量提高。随氮肥增加,油酸含量减少,亚油酸含量增加。随密度增加,亚麻酸含量也显著提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和氮对油酸含量影响显著;密氮互作对木酚素含量影响显著。相关性结果显示,籽粒木酚素、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两两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增产增效和胡麻籽粒特殊品质,灌区种植胡麻的推荐播种密度为每公顷6.0×106粒,追施氮16 kg·hm-2

关键词: 胡麻 播种密度 木酚素 脂肪酸组分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和处理对甜高粱茎秆贮存效果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1

摘要:为探明不同温度下(20℃,4℃,-20℃)预处理对甜高粱茎秆主要利用指标的影响,以甜高粱陇甜高1号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消毒(紫外线照射,UV)、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40%赤霉素,GAS)和防腐剂(脱氢醋酸钠,DHA-S)3种方法进行处理,测定并分析茎秆不同保存时间(0、30、60、90、120、150、180 d)的出汁率、糖锤度和失重率。结果表明:温度对失重率均影响显著(P<0.05),表现为常温和冷藏时失重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冷冻时则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温度在中后期对甜高粱茎秆出汁率和糖锤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出汁率下降的趋势减缓,糖锤度逐渐降低。不同处理间,GAS和DHA-S能够减缓贮存过程中失重率的增加,使茎秆出汁率保持稳定,作用效果优于UV;同时,UV和DHA-S对糖锤度无明显影响,GAS在常温下能够增加糖锤度、但在冷藏和冷冻处理时表现为降低糖锤度。综合分析认为,为保证后续加工利用,添加防腐剂DHA-S并采用真空冷冻是贮存甜高粱茎秆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 甜高粱 贮存 温度 紫外线 赤霉素 脱氢醋酸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21

摘要:为探究不同处理对甜瓜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以"金红宝"厚皮甜瓜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1-MCP复合杀菌剂抑霉唑处理对甜瓜采后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和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的保鲜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处理。其中,在延缓抗坏血酸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腐烂率、失重率等方面,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1-MCP处理。综上所述,相较其他处理,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可以有效保持甜瓜的品质。

关键词: 1-MCP 甜瓜 抑霉唑 保鲜 常温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对旱地覆膜春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碱解氮累积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瘠薄的土壤、较低的氮肥固持率和传统的一次性基施化肥制度造成覆膜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氮供需不平衡,引起早衰和水分生产潜力限制的问题。于2016—2017年,在陇中雨养农业地区进行大田试验,化学肥料氮磷钾肥按照传统施肥量相同基施的情况下,布置全膜覆土(PMS)、全膜覆土+高量有机肥(PMO)、裸地(CK)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土壤碱解氮变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特征方面,PMO较PMS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平均提高11.93%,进一步提高拔节—抽穗和灌浆—成熟阶段干物质量累积速率,干物质累积量最大增长速率及生育期平均增长速率分别提高11.53%和11.42%,快速生长期无显著延长;PMO较PMS和CK处理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2.79%和43.73%,0—5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SA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110.67%和42.80%;PMO较PMS播前至收后0—50 cm土层SAN累积量降低幅度减少111.15%和增加SAN下移趋势;与PMS相比,PMO进一步优化产量构成,显著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但显著降低氮素偏生产力和增加收后土壤SAN累积量。因此,化肥和高量有机肥基施可提高半干旱区覆膜小麦干物质累积速率和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扬花后低氮素限制,促进增产,但增加土壤氮素残留量,可以通过合理减施措施加以调控。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化肥基施 有机肥 干物质积累 土壤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天水花牛苹果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系统评价了花牛苹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品安全质量和果实品质等,结果表明,天水花牛苹果产地气候生态条件符合我国苹果最适宜区条件,产区空气、土壤质量以及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生产过程应用技术科学、规范、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水平高,果实安全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温带水果》标准要求,果实外观、主要理化指标以及品质营养等方面特色明鲜,具有优势。

关键词: 花牛苹果 评价 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留膜留茬免耕栽培对甘肃中部旱作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T1)和留膜留茬免耕栽培(T2)2种处理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耗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膜留茬免耕栽培处理对旱地玉米产量和耗水特征存在显著影响,并与降雨年型密切相关.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T1)相比,季节性干旱平水年,留膜留茬免耕栽培(T2)能有效调节玉米耗水进程,花后和全生育期土壤耗水量显著增加9.3%和4.2%,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了85.2%和7.0%,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16.3%和14.7%,明显提高了灌浆期叶面积指数4.7%,节省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纯收益增加2.3%,节本增效和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留膜留茬免耕栽培能显著提高季节性干旱平水年玉米花后耗水量和灌浆期叶面积指数,优化产量构成,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作为甘肃中部旱作区减灾栽培模式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甘肃中部旱作区 玉米 留膜留茬免耕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修剪时期对陇东'富士'苹果光合效率及腐烂病发生的影响

林业科技通讯 2021

摘要:以甘肃陇东地区盛果期‘富士’苹果树体为试材,通过连续2年的不同修剪时期试验,比较研究了6个修剪时期(1月20日、2月5日、2月20日、3月5日、3月20日、4月5日)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指标、1年生枝量、枝类构成比例、及腐烂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月20日-3月5日期间的4个处理之间叶片光合特性指标、1年生枝量、枝类构成比例均无显著差异;但3月5日-4月5期间的3个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时间推后,叶片光合特性指标随之降低,1年生枝数量、1年生长枝比例、中枝比例均显著减小,短枝比例显著增加;2月20日之前,随着修剪时间前移,苹果腐烂病发生随之加重。3月5日之后,随着修剪时间后移,苹果腐烂病也随之加重。2月20日与3月5日修剪的苹果腐烂病发生程度最轻,二者无显著差异。确定出3月5日前后(惊蛰左右)是甘肃陇东地区‘富士’苹果修剪的临界期。

关键词: 苹果 修剪时期 光合效率 苹果腐烂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肉牛脂肪酸成分比较及主成分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河西肉牛西门塔尔和安格斯牛中脂肪酸成分测定,阐明两个品种间牛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特征差异。随机选取相同育肥方式的18个月龄发育健康的西门塔尔和安格斯公牛各9头,禁食12h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为样本,以气象色谱内标法对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进行测定,最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个品种牛肉脂肪酸的差异进行评价分析。2种牛肉中共鉴定出17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1.81%和23.54%,安格斯牛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西门塔尔牛高7.10%,同时肉豆蔻脑酸、二十碳一烯酸、花生四烯酸及DHA 4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7个核心脂肪酸为2种牛肉中的特征脂肪酸,建立综合数学模型F=0.590×F1+0.154×F2+0.124×F3,从脂肪酸组成及综合得分上来看,安格斯牛肉要优于西门塔尔牛肉。脂肪酸测定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两种牛肉中脂肪酸组成的特征与差异,为河西优质牛肉产品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河西肉牛 脂肪酸 背最长肌 气相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干中的二氧化硫本底值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对采集的百合干生产厂家的百合干产品及实验室采集的鲜兰州百合并模拟百合干生产加工过程制作百合干采用凯氏蒸馏-滴定法测定百合干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鲜兰州百合自制百合干和百合干生产企业生产的百合干中均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即百合干中都含有二氧化硫本底值,根据百合干中二氧化硫含量分布及频次,认为百合干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本底值范围为2.22~6.50 mg/kg。

关键词: 兰州百合 百合干 二氧化硫 本底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