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臭氧结合气调保鲜鲜切绿芦笋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低温下,采用不同气调包装条件(O2 5%—10%、CO2 5%—15%、N2 75%—85%)或气调包装结合臭氧处理对鲜切绿芦笋进行贮藏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鲜切绿芦笋贮藏过程中营养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时,气调包装条件为O2 10%、CO2 5%、N2 85%,同时结合臭氧处理,可以保持鲜切绿芦笋较好的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较高,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同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研究结果对鲜切绿芦笋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鲜切绿芦笋 气调包装 贮藏品质 臭氧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叶菊形态特征的研究与分析

农业与技术 2021

摘要:本试验收集了48份瓜叶菊材料用于形态特征的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植株整体的形态观测中,植株姿态和总花序类型均可以分为3种类型;植株茎的花青苷显色在不同材料中的表现程度和分布范围不同;叶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叶片顶端和底部形状、边缘锯齿形状及叶柄基部翼差异较大;头状花序的颜色丰富,本试验明确了花环与彩缘的概念。在对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分析中,发现除总花序花数外,其它材料的遗传特性均较稳定。本研究构建了瓜叶菊形态描述规范,为下一步对品种区分提供依据,为瓜叶菊的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瓜叶菊 形态特征 描述规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辣椒部分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上海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种植的辣椒品种,以20个已知辣椒品种为材料,在上海市进行设施栽培,对参试辣椒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和果实的形态指标等进行了测定、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各辣椒品种的生长势、形态特征和加工形式等,其中"镇研15号""翠玉""吉祥""巨无霸八号""早脆"的适应性强且种植表现好,较适合在上海市进行设施栽培。

关键词: 辣椒 生育期 形态特征 上海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量和播种期对上海绿肥油菜生物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沪油1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期对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期明显影响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播种期推迟而降低。当播种量为10.25 kg∕hm2时,油菜鲜样产量为27 573.47 kg∕hm2,干物质产量为4 814.33 kg∕hm2。当播种量> 10.25 kg∕hm2时,生物产量趋于稳定。绿肥油菜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在各播种量处理间表现不一致;随着播种期推迟,养分积累量逐渐下降。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绿肥油菜适宜播种量为6.00—10.25 kg∕hm2,播种期在11月份之前较好。

关键词: 绿肥 播种量 播种期 生物产量 养分积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互作对设施菜田土壤氮素形态组成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互作条件对设施菜田土壤氮素形态组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主因素为2种土壤水分条件:70%田间持水量和100%田间持水量;副因素为5种氮素添加形态:不施氮肥、纯无机氮、纯有机氮、2/3无机氮+1/3有机氮和1/3无机氮+2/3有机氮。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效应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群落Shannon和Simpson指数的影响显著(P <0.05)。高含水量条件下,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降低(P <0.05),但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Ace和Chao1指数极显著升高(P <0.01),并且随着土壤含水量升高,Aeromonas和Flavobacterium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培养30 d后,添加有机氮处理的土壤有机氮含量显著高于添加无机氮处理,添加有机氮使Cellvibrio和Devosia菌属相对丰度上升。可见,设施菜田施用有机氮肥尽管短期内不利于土壤速效氮的积累,但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土壤优势菌群发生了较大改变,部分固碳功能菌群丰度增加,有利于稳定土壤碳氮循环。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设施菜田水氮管理介导的土壤碳氮循环功能菌群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 设施菜田 水氮互作 细菌群落 土壤碳氮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鲜鸡肉表面及内部细菌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冷鲜鸡肉产品表面及内部组织中细菌菌群的组成结构和增殖趋势差异,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冷藏0 d和3 d的冷鲜鸡外源及内源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的2个取样时间点上,鸡肉内源和外源细菌菌群的组成均存在差异,优势菌属中的假单胞菌属和环丝菌属在鸡肉产品表面的污染程度较内部严重,而乳杆菌属在内部组织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表面菌群;此外,5个非优势菌属的内源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应的外源细菌。冷鲜鸡不同部位的菌属增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鸡肉外源细菌在冷藏3 d后仅有与腐败相关的假单胞菌显著增殖,7个非优势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而鸡肉内源菌群中,丰度显著增高或降低的菌属分别为2个(假单胞菌属和环丝菌属)和1个(Romboutsia属)。因此,在鸡肉产品污染细菌的研究和监测中,应根据目标菌的污染来源而对鸡肉产品的表面或内部肌肉组织分区采样。

关键词: 冷鲜鸡肉 菌群多样性 外源细菌 内源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康宁木霉菌株T-51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优秀生防菌株,在前期的研究与应用中表现出对番茄灰霉病的良好防效。本文研究了T-51菌株的PDB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51发酵液在0.5%的低浓度下的抑菌率达到52.1%,与高浓度(10%)发酵液的抑菌率(59.7%)没有显著差异。当发酵液浓度下降为0.05%时失去抑菌活性。T-51摇培至第5天时的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稳定。T-51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对高温不敏感,沸水浴处理10 min后抑菌活性没有明显降低。T-51发酵液pH为3.3,呈酸性,当调节pH至7时,发酵液抑菌活性从57.89%下降到46.61%。T-51发酵液能够显著抑制灰葡萄孢侵染番茄叶片后产生的病斑大小,接种后叶片病斑直径比对照减小53.9%。

关键词: 拟康宁木霉T-51 灰葡萄孢 生物防治 抗真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江苏地区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的流行变异情况,以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猪为试验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其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并对其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均扩增出695 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附红细胞体分离株PE1、PE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6.4%.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两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分离株PE1与中国、日本猪细小支原体分离株的亲缘性关系最近;分离株PE2与意大利绿念珠菌支原体分离株的亲缘性关系最近.本研究为掌握江苏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的流行及系统进化情况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奉贤黄桃产量的气象影响因子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利用奉贤1981—2019年逐旬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1982—2019年黄桃产量数据,分析了黄桃产量的变化趋势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并通过采用单要素指标及相关分析法着重分析2003—2019年黄桃全生育期各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构建了奉贤黄桃产量的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黄桃产量以2003年为界,由波动上升转为上下波动,2003—2019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2.9%。黄桃果实膨大—成熟期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大,其次为花芽分化期、萌动—开花坐果期,落叶—休眠期较小。膨大成熟期气温(日照)在4—6月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在7—8月为负相关,降水(湿度)影响与气温基本相反,其中7月下旬的最低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花芽分化期气温除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外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上年10℃终日及10、20℃有效积温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花芽分化期各旬降水量(降水日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波动大;落叶—休眠期的干旱及暖冬带来的蓄冷量不足可能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建立的基于气象因子的黄桃产量最小二乘偏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黄桃生产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关键词: 奉贤黄桃 产量 气象因子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优杂交柑橘塑料大棚工厂化高效嫁接育苗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杂交柑橘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工厂化育苗,具有育苗快、嫁接成活率高、种苗质量优异等优点。现从苗圃地选择、砧木选择与移栽、嫁接、嫁接苗栽培管理、起苗等环节,对新优杂交柑橘塑料大棚工厂化高效嫁接育苗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关键词: 杂交柑橘 塑料大棚 嫁接育苗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