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基于2b-RAD简化基因组测序的甜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利用2b-RAD(type IIB endonucleases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测序对28份厚皮甜瓜亲本材料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甜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8份甜瓜种质SNPs数量有10318个,其发生转换与发生颠换的比值为2.15,两两种质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0.88和2.22,说明这28份种质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分化.(2)依据甜瓜的果皮颜色、果面网纹和果肉颜色3种性状,分别将以上28份种质分为4个群体(白皮群体、黄皮群体、青皮群体和绿皮群体)、3个群体(光皮群体、稀网群体和密网群体)以及3个群体(白肉群体、桔肉群体和绿肉群体).(3)表型性状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依据果皮颜色分类的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高,其遗传分化系数在0.05~0.19之间,即均存在中度及以上程度的分化;光皮群体与密网群体之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但光皮群体与稀网群体之间以及稀网群体与密网群体之间均无显著分化;白肉群体与桔肉群体之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但白肉群体与绿肉群体之间以及桔肉群体与绿肉群体之间无明显分化.(4)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将28份甜瓜种质划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包含11份种质(主要为自主选育的纯合种质),第二类包含9份种质(大部分为从新疆引进或从新疆品种中选育出来的纯合种质),第三类包含8份种质(大部分为从日本引进或从日本品种中选育出来的纯合种质).研究表明,依据甜瓜分子水平的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具有一定关系,但其与育种者依据甜瓜的果皮颜色、果面网纹和果肉颜色对育种材料的分类结果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 甜瓜 遗传多样性 2b-RAD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养猪业发展效率评价与对策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生猪养殖业存在不同养殖规模下产出效率不一的问题,在收集2012—2017年全国生猪投入和每头猪总产值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了4种养殖规模的投入产出差异,并通过Malmquist-DEA指数模型分析了不同规模水平下的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对我国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最大,生猪出栏量大的省份大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出栏量小的省份大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建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广规模化养殖,政策干预遵循适度原则,强化产学研人才队伍建设和壮大生猪联合制农业合作社等。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生猪 养殖规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丹白'成熟胚愈伤诱导、增殖及组织学观察

经济林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凤丹白’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鉴定具分化潜能的愈伤组织,为‘凤丹白’再生技术体系的完善与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凤丹白’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并对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进行外观形态与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在改良MS+0.5 mg/L水解酪蛋白+6 mg/L PIC+0.5 mg/L TDZ+3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凤丹白’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70.61%;在改良MS+0.5 mg/L水解酪蛋白+4 mg/L 2,4-D+3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21.88%。诱导出的初代愈伤组织经增殖培养后,出现6种状态的愈伤组织,即松散透明、致密白色、致密绿色、致密片状、絮状披针形和透明褐色。石蜡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松散透明、致密白色和致密绿色愈伤组织为胚性愈伤组织,致密片状、絮状披针形和透明褐色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MS培养基+0.5 mg/L水解酪蛋白+6.0 mg/L PIC+0.5 mg/L NAA+3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扩增率最高,为97.78%,扩增系数为19.97;在改良MS培养基+0.5 mg/L水解酪蛋白+0.4 mg/L PIC+3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扩增率最低,为13.46%,扩增系数为2.97。【结论】诱导14 d后,成熟胚开始形成愈伤组织,PIC和TDZ为‘凤丹白’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扩增的适宜激素,经继代培养后松散透明、致密白色和致密绿色的愈伤组织具有分化潜能。

关键词: ‘凤丹白’ 植物生长调节剂 愈伤组织 组织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蟹味菇和白玉菇的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评价与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2种工厂化栽培斑玉蕈(蟹味菇和白玉菇)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均衡性,测定了6个不同企业生产的12个斑玉蕈样品的氨基酸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抽取了各样品的必需氨基酸综合特征,采用多种参数对氨基酸营养均衡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2个样品均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IAA)含量为436.18—533.00 mg∕g pro,含量最高的是Met;各氨基酸评分均值为123.16(Leu)—394.87(Met+Cys),满足多种国际权威氨基酸平衡模式谱的要求。Met+Cys、His、Trp和Thr的氨基酸比值系数相对较贴近模式谱要求。对IAA的化学评分分析发现,斑玉蕈蛋白的氨基酸营养供给略逊于全鸡蛋蛋白。通过PCA可抽取出4个主成分,共解释了90.016%的样品氨基酸组成差异。蟹味菇的总氨基酸含量及其在PC2的得分均高于白玉菇。基于氨基酸营养均衡性分析,推荐将蟹味菇和白玉菇与含硫氨基酸较少的豆类等蔬菜搭配食用,以满足人体对膳食氨基酸的平衡摄取。

关键词: 斑玉蕈 蟹味菇 白玉菇 蛋白质 主成分分析 必需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某郊区猪场戊型肝炎血清学调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1

摘要: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家畜之一;然而,猪也是戊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病病原体重要的储存宿主。为了解上海市某郊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的感染情况,从5个猪场采集健康猪血清样品共256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HEV IgG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256份样品中65份为HEV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5.39%。其中213份育肥猪血清样品中有55份为HEV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5.82%。不同猪场育肥猪血清HEV IgG抗体阳性率为6.67%~34.43%。分析某猪场中不同发育阶段猪的血清HEV抗体检测结果发现,随着猪日龄的增加HEV IgG抗体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母猪(>210日龄)血清HEV Ig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75.00%;保育猪血清中HEV 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85%;母猪HEV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保育猪和育肥猪(P<0.05)。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IgG抗体 上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维盐乳油混合不同助剂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飞防效果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植保无人机喷施过程中添加助剂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的影响,于室内测定不同喷雾助剂对甲维盐溶液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不同喷液量下的植保无人机雾滴沉积分布特征及药后不同时间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喷雾助剂可有效降低甲维盐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雾滴在玉米叶片上的接触角,提高雾滴铺展系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施,其速效性和持效性有所不同,其中二元复配药剂甲维盐?氟铃脲具有最好的速效性,施药3d后防效达到73.6%—76.3%,氯虫苯甲酰胺持效性最好,施药10 d后防效仍达到80.3%—80.4%,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治效果最不明显,这可能与当地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有关.同时,添加植物油类喷雾助剂可有效提高甲维盐药剂的防治效果.该研究结果对于植保无人机药剂喷施防治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无人机;鲜食玉米;农药;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对微生物–根系介导的蔬菜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碳是微生物代谢活动的能量来源,解析碳驱动的微生物磷周转对根系/根际属性以及作物磷吸收的影响,对探索提高磷利用效率的根际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绿叶蔬菜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 Xiaqing 3)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供试碳源为葡萄糖。设置添加葡萄糖(+G)和不添加葡萄糖(-G,对照)两个处理,在添加葡萄糖后第7天和第21天,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磷与Olsen-P含量、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根系形态(生物量、根冠比、根长、根系直径、比根长和根系组织密度)与根际生理(酸性磷酸酶、柠檬酸和苹果酸)指标和作物磷吸收量。【结果】添加葡萄糖后第7天,土壤微生物量磷增加,Olsen-P含量降低;上海青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另外,与不加葡萄糖处理相比,添加葡萄糖导致上海青总根长降低33%,根系平均直径增加27%,比根长降低46%,根际柠檬酸含量增加106%。从第7天到第21天,添加葡萄糖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磷降低,Olsen-P含量增加,上海青根系生长速率显著提高。葡萄糖添加后第21天,添加葡萄糖处理土壤Olsen-P含量高于对照土壤;与不加葡萄糖的处理相比,根际酸性磷酸酶和柠檬酸的分泌降低,上海青根系总根长增加,其相对增加量为31%。添加葡萄糖对第7天和第21天上海青地上部磷吸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添加葡萄糖提高了前期(添加葡萄糖后第7天)根际微生物量磷,降低了Olsen-P含量,促进根际柠檬酸的分泌满足作物生长对磷的需求。后期(添加葡萄糖后第21天),微生物量磷的降低促进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刺激根系快速伸长。微生物介导磷周转诱导作物调节根系形态和根际分泌物响应土壤磷环境的变化,维持地上部磷营养。

关键词: 根系–微生物互作 微生物量磷周转 根系形态特征 根际过程 磷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子实体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食用菌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在15℃放置36 h,按照液料比10∶1加蒸馏水提取粗蛋白酶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 FF离子层析柱和Superdex 75 Increase 10/300凝胶柱分离纯化,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该蛋白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并确定最适反应pH、最适温度和反应动力学常数,并探讨了不同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该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电泳纯蛋白酶D2-S4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最适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米氏常数Km为1.68 g·L-1,Vm为3.11μg·(mL·min)-1;与对照组相比,除Ca2+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对该蛋白酶的活性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Fe2+对该蛋白酶活性有增强作用,该蛋白酶对苯甲基黄酰氟(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 PMSF)敏感,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且β-巯基乙醇对其抑制效果明显;阳离子洗涤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和曲拉通X-100对该蛋白酶活性均有抑制,而离散型洗涤剂吐温-80对该蛋白酶有增强作用。

关键词: 草菇 蛋白酶 分离 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和霜霉威在叶用莴苣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农药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样品通过改良的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叶用莴苣Loctuca sativa L. var. ramosa Hort.中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2,6-二氯苯甲酰胺和霜霉威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0.005~1 mg/L范围内,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响应值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在0.02、0.1、2和10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化合物在叶用莴苣中的回收率在85%~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18%(n=5)之间;3种化合物的定量限均为0.02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以有效成分928.13 g/hm2施药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时,叶用莴苣中氟吡菌胺和霜霉威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9~4.2和4.8~4.9 d。末次施药后5 d和7 d时,氟吡菌胺和霜霉威在叶用莴苣中的残留量分别为3.45~8.51和9.05~31.1 mg/kg,而2,6-二氯苯甲酰胺的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0.02 mg/kg)。结合中国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叶用莴苣的生长特点和消费习惯,推荐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在叶用莴苣上施用的安全间隔期为5 d。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氟吡菌胺 霜霉威 代谢物 叶用莴苣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天山雪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2+2"生产模式下天山雪肉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约560 g,188日龄)和产蛋性能相近且为同一天产蛋的天山雪父母代种鸽60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种鸽,每对种鸽哺乳2只乳鸽。3组种鸽分别饲喂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16%、17%和18%)饲粮。试验期46 d,其中18 d孵化期,28 d哺乳期。结果表明:在1~28日龄,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差异;16%CP和18%CP组乳鸽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17%CP组;18%CP组乳鸽胸肌的滴水损失较16%CP组显著降低,而肉色黄度显著高于16%组;提高饲粮CP水平可显著增加乳鸽胸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18%CP组乳鸽胸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6%CP组。由此可见,在"2+2"模式下,18%CP饲粮组乳鸽的肉品质最好。

关键词: 肉鸽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