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与机械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介绍了诺如病毒的富集纯化技术,并就目前国内外可用于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的技术: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测,以及生物传感器展开了综述,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诺如病毒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富集技术 免疫学检验 核酸检测 生物传感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蛹虫草CmFbk2基因调控纤溶酶合成及分生孢子产生

食用菌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挖掘,找到潜在的纤溶酶编码基因CmFbk2,该基因全长为1810 bp、编码53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蛋白为典型的嗜热菌蛋白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获得突变菌株,分别对野生型菌株、突变菌株和回补菌株的表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突变菌株的产孢量下降,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速度不受影响;进一步的表型分析显示,突变菌株在米饭培养基上只生长菌丝,不能形成正常形态的子实体,其回补菌株可以产生正常形态子实体;检测野生型菌株和突变菌株菌丝体、发酵液中的纤溶酶活性,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中的纤溶酶活性明显下降,回补菌株中的纤溶酶活性减少50%。

关键词: 蛹虫草 纤溶酶 基因敲除 子实体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鸢尾杂交和诱变育种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路易斯安那鸢尾育种的进程,以5个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杂交和60Co-γ辐射诱变育种。基于短茎鸢尾和暗黄鸢尾的基于表达序列(EST)开发的微卫星标记(SSR)标记,选择其中14对SSR标记用于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杂交后代和诱变材料共40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的杂交后代均与母本的遗传差异小;而5个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经诱变后获得了与其亲本遗传差异大的诱变材料,5个品种的成活率均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成倍增加而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在2.5、5、10、20和40 Gy剂量处理下成活率分别为20.77%~24.99%、13.33%~17.89%、10.11%~15.71%、3.33~10.14%和1.11%~2.77%,可通过组培快繁观测其表型性状。本研究利用路易斯安那鸢尾组培苗开展60Co-γ辐射诱变育种,并筛选出10对适用于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杂交后代和诱变材料的SSR标记,可为路易斯安那鸢尾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和基于SSR标记的种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鸢尾 SSR标记 杂交后代 辐射诱变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红花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21

摘要:藏红花作为一种药用价值丰富的中药材,因其药理活性而深受人们关注.综述了藏红花在临床、医药、食品及工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藏红花的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藏红花 开发 利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萨佩罗病毒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猪萨佩罗病毒(PS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以重组VP1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PSV Ig G的间接ELISA方法。RT-PCR从PSV分离株SHCM2019中扩增VP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对重组质粒pET28a-VP1进行原核表达,经Western-blotting检测后,利用VP1重组蛋白建立检测猪血清中PSV Ig G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表达的VP1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0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blotting表明,重组蛋白与PSV抗体阳性血清具有良好反应原性。以VP1蛋白为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95份猪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44.21%。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为PSV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可靠手段。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 VP1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代报刊中有关食用菌营养成分之研究报告

食药用菌 2021

摘要:我国食用菌营养成分研究和报告,始见于1909年。在晚清食用菌文献中,严保诚撰写的"蕈"篇,首次提及松蕈、香蕈、白麦蕈和黑麦蕈4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数据未注明出处,可能是引自国外。民国时期研究和报告营养成分的食用菌有蘑菇、银耳、木耳、金耳、竹荪、香杏口蘑和茯苓等7种,其中银耳、木耳、金耳、竹荪和香杏口蘑等5种的数据是国人自己研究分析所得。最早报告蘑菇营养成分的是胡竟良1922年撰写的《蕈之栽培》篇,银耳营养成分首见于1932年胡泽撰写的《四川银耳之研究》篇。

关键词: 晚清 民国 食用菌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陆良地区平菇周年栽培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食用菌 2021

摘要:通过比较16个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现原基时间、转潮时间、出菇温度、菇体颜色、菇片厚度、菇柄大小、单产量、抗病虫害等农艺性状,筛选适合云南陆良地区周年化生产的平菇品种.结果表明,CCEF89、99、12、17、平2、平3、平5、4142、4195、茶39、丰平王、早丰7号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合在陆良地区推广栽培.

关键词: 平菇 菌株 袋栽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药用菌高温胁迫应答研究进展

食用菌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温度是影响食药用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高温胁迫已经严重阻碍食药用菌季节性种植、跨地域栽培以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对高温对食药用菌菌丝期、原基期以及出菇期的影响和对食药用菌高温胁迫应答途径以及提高菌丝耐热性的外源添加物进行归纳,以期为今后食药用菌耐高温育种工作以及耐高温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药用菌 高温胁迫 应答途径 外源添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肉销售商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北京、上海、济南3市636位销售商的实证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北京、上海、济南3个城市636位猪肉销售商的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猪肉销售商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的猪肉销售商参与可追溯体系的水平参差不齐,仅有28.62%的销售商所售猪肉具备可追溯能力.就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而言,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目前猪肉销售商多为中青年人,学历普遍较低,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为一般.分析发现,采购关系、销售年限、销售利润、销售业态、关注程度、惩治力度、监控力度与年龄显著(P<0.1)影响销售商的参与行为.据此提出加强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工作、给予规范实施可追溯体系参与行为的猪肉销售商适当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管理方应加强对猪肉销售商的监管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 猪肉可追溯体系 参与行为 销售商 双变量Probi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契约安排与合作社绿色生产行为:市场监督VS组织约束

世界农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保证中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绿色生产,但效果不佳,亟须引起关注。本文从异质契约安排视角出发,理论分析不同市场监督和组织约束对合作社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运用上海市192家蔬菜合作社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契约安排会显著促进合作社采用绿色生产行为,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市场监督中产品认证和合同签订会显著增加合作社绿色施肥行为,组织约束中农资购买和产品销售会显著增加合作社绿色农药施用行为,且除了产品认证会与产品销售存在互补效应以外,其余市场监督均会被组织约束功能替代。进一步通过预测发现,合作社大概率会采用绿色施肥行为但个体差异大,采用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概率低且集中。

关键词: 契约安排 绿色生产行为 市场监督 组织约束 Oprobi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