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不同盐浓度下外源微生物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菌对水稻耐盐性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水稻品种秋田小町为材料,于2019年4~10月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盐胁迫下(0、1、2、4 g/kg)根系接种微生物菌对水稻的生育进程、地上部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水稻根系在接种和未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后,其苗期成活率、孕穗期单株叶面积、最高分蘖数、单株干物质总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且轻度盐胁迫处理(1 g/kg)与正常对照处理(0 g/kg)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度盐胁迫(2 g/kg)下,接种外源微生物菌比较未接种条件可显著提高水稻苗期成活率、孕穗期单株叶面积、分蘖成穗能力、单株干物质总量和单株产量;在重度盐胁迫(4 g/kg)下,水稻植株受盐害死亡,外源菌的效果未能体现。【结论】当水稻受到中度盐胁迫(2 g/kg)时,水稻根系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可以缓解盐逆境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提升水稻成活率和产量,增加水稻耐盐性。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外源微生物菌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GCNA挖掘向日葵抗列当关键基因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寄生植物向日葵列当(Orobonche cumana)是威胁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挖掘向日葵抵抗列当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以两个列当抗性差异明显的向日葵材料与列当互作后6个时间点的根部转录组数据为基础,运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得到26个共表达模块,从中找到9个与样品显著关联的模块,经过功能富集分析和模块内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最终确定Pink和Blue模块为与向日葵列当抗性产生相关的特异性模块,经过基因调控网络图的绘制找到15个核心基因,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大部分与植物抗逆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向日葵抵御列当寄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向日葵(Orobanche cumana) WGCNA 列当 抗逆 共表达模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KXZ-33与化学药剂协同防控棉花枯萎病的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生防细菌与化学杀菌剂复配效果,筛选出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配方组合处理种子,为棉花病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棉花枯萎病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拮抗细菌,含毒介质法对化学杀菌剂进行毒力测定,相容性测定筛选出与生防细菌协同使用的化学杀菌剂;评价盆栽试验防病效果。【结果】6种生防细菌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56.69%~79.53%,其中枯草芽孢杆菌KXZ-33对其抑制率最好,为79.53%。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15.840 1、18.018 0、12.794 0 mg/L。KXZ-33与20 mg/L的甲基硫菌灵的相容性最高为90.46%,活菌数为2.18×10~7 cfu/mL。KXZ-33与10 mg/L多菌灵在7 d防治效果最高为90.5%,28 d下降为27.0%;KXZ-33与10 mg/L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棉花枯萎病7 d防效为87.7%,28 d防病效果为43.7%。【结论】枯草芽孢杆菌KXZ-33种子处理与喷施50%甲基硫菌灵10 mg/L防治棉花枯萎病可以起到提高防效,弥补生防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效不稳定的同时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协同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态氮素对辣椒幼苗应答盐胁迫的蛋白质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硝态氮素盐胁迫对辣椒幼苗差异表达蛋白的影响,本研究对水培硝态氮素辣椒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以期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硝态氮素辣椒幼苗适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采用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label-free)结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LC-MS/MS)定量蛋白质组技术,鉴定和分析硝态氮素辣椒叶片响应盐胁迫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表明,鉴定出定量蛋白4 697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132个(变化倍数≥1.5,P≤0.05),其中88个上调表达蛋白,44个蛋白下调表达;将差异蛋白与GO、KOG等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硝态氮素盐胁迫下差异蛋白的功能,发现分类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代谢、细胞过程、应激等生物学进程.其中,KEGG显著富集的通路(P<0.05)集中在过氧物酶体、氮代谢、脂肪酸降解、不饱和脂肪酸的4个代谢通路中;STRING蛋白质互作网络差异蛋白涉及代谢、无机离子的转运和分子伴侣等蛋白质,且谷氨酸合酶、糖基转移酶、钠/氢交换体、热休克蛋白同源物70 kD可能在硝态氮素缓解耐盐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深入认识硝态氮素缓解盐胁迫的应答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辣椒 氮素 盐胁迫 蛋白质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白与红地球葡萄落粒因子的细胞学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无核白葡萄落粒的相关因子,为无核白葡萄落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易落粒的无核白葡萄与耐落粒的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测量无核白和红地球成熟期的果梗拉力与果梗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对成熟期无核白与红地球的离区、离层与果刷部位进行染色切片观察;测量离区、离层厚度及细胞截面积、离区及离层细胞纵横径;无核白经2,4-D、PCPA及环剥处理后,测量其脱断率与脱断力。【结果】红地球的果梗拉力为(6.7±3.2)N,无核白的果梗拉力为(2.1±0.5)N,红地球的果梗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为247.5与142.3 mg/g,分别比无核白高13.03%与37.58%;无核白与红地球离区厚度分别为119.84与180.7μm,离层厚度分别为150.58与150.84μm,总厚度分别为108.78与198.48μm,红地球的总厚度较无核白大82.46%,两者差异显著;红地球果刷宽大,无核白果刷细小,果梗维管束都直接通过离区,呈放射状分布,而红地球维管束细胞较无核白多而密;无核白的断脱比分别为0.5、1.13、1.33,远大于CK,果梗拉力也大大增加,其中,环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断落力与脱落力分别为2.57与3.34N。【结论】在红地球与无核白的综合比较分析中发现,果梗拉力大的葡萄具有果梗维管束发达,维管束与果肉连接紧密,离区范围小,果梗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多的特点。

关键词: 无核白 红地球 落粒 果梗拉力 细胞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生产品种机采农艺性状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疆棉花主推品种的机采农艺性状研究,筛选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品种类型。【方法】对100个新疆棉花生产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个农艺性状中变异大于10%有7个性状,分别为叶枝(64.0%)、吐絮铃数(25.8%)、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20.2%)、吐絮率(17.1%)、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16.8%)、单株结铃数(16.0%)和果枝始节高度(11.5%)。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铃数、吐絮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和单株结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中部夹角,下同)夹角与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铃数呈显著负相关。果枝始节与果枝始节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枝与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主要和生育期、株高、果枝夹角、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有关。将100个棉花品种在遗传距离为44.0时划分为7类,初步筛选出第二类群中的11个品种更符合机采品种性状要求。【结论】筛选出11个更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

关键词: 棉花 机采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宽早优"植棉四大优势和四大转变的概述

中国棉花 2022

摘要:"宽早优"植棉模式是通过"宽等行、降密度、壮植株、增株高"创建高光效群体结构,促进棉花早发早熟及集中成熟,以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新模式.与传统"矮密早"模式相比,"宽早优"模式具有增温增光、减药节本、增产增效、绿色优质四大优势,有利于促进新疆风险棉区变为稳产棉区、棉花品质由一般变为优良、中产棉田变为高产棉田、变订单生产为现实的四大转变.基于"宽早优"的栽培理论研究及其在新疆的推广应用,分析概述了"宽早优"植棉四大优势和四大转变,以期为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宽早优植棉模式 技术优势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植物精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椒蒿精油的GC-MS成分分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植物精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8种植物精油,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精油对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驱虫斑鸠菊精油无抑菌活性,其他7种植物精油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香青兰和椒蒿精油的活性最强,在体积浓度为0.5μL/mL时,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95%以上,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70%以上.在体积浓度为0.05μL/mL时,椒蒿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50%以上,香青兰精油对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在35%以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对椒蒿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a,a-二甲基-1,4-二氧-2-奈乙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占比72.17%.本研究可为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精油 病原真菌 椒蒿 香青兰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黄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16种杀菌剂的毒力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甜菜黄萎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16种杀菌剂的毒力,分析其病原菌特性,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比较16种杀菌剂毒力.[结果]该病原菌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生长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5~30℃,菌丝致死温度为57℃;最适碳氮源为乳糖和硝酸钾;pH值4.0~11.0均可生长,碱性环境下生长较快,在pH值11.0时生长最快,对偏酸性环境也较为耐受;在24 h全光照下生长最好.16种供试药剂均对病原菌有明显不同的抑制效果;40%多菌灵和450 g/L咪鲜胺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极强,EC50值分别为0.0891和0.91 mg/L;30%噁霉灵、30%苯甲丙环唑、1.8%辛菌胺醋酸盐次之(EC50:100~155 mg/L).[结论]甜菜黄萎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喜碱耐酸,全光照下生长最好;40%多菌灵、450 g/L咪鲜胺和30%噁霉灵等对病原菌有极强或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作为田间防病的首选.

关键词: 甜菜 黄萎病 变黑轮枝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蓟马危害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农村科技 2022

摘要:蓟马以锉吸式口器吸食向日葵嫩叶、花蕾、嫩籽的汁液,锉吸时产生的伤口易受镰刀菌等病菌侵染,导致向日葵籽粒产生锈斑,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种植户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蓟马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活动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向日葵 蓟马 危害特点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